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商品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承载着预订和服务流程中的商品信息,还在商户运营效率、平台可扩展性以及终端用户体验等多个维度产生显著影响。
openGauss社区技术委员会主席李国良在接受老鱼采访时表示,openGauss内核180万行代码,其中155万行是自研的,自研率超过86%,剩下的25万行代码是为了兼容性保留的接口和公共函数代码,openGauss在核心技术、性能优化和功能方面已经进行了深
想要成为数据产品大牛,对数据就要了如指掌,那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数据的人生之路吧。数据生命周期包含四个阶段: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分析、数据应用。
十四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2023)很荣幸邀请到了李海翔老师分享他的《第三代分布式数据库》系列。此文是三篇文章的第二篇,在这篇文章中,李海翔老师将带你了解数据库产品的创新之源来自哪里?第三代分布式数据库的特征又是什么?
数据库的发展,有很多推动因素。如硬件技术、AI技术、架构技术等都会对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变迁产生较大影响。但是,我们的思维,仅要局限于此吗?数据库的初心在哪里?
数据库发展了70年,涉及的技术和相关事件丰富多彩。如图2所示,一些主要的事件标识、引领了各种数据库数据技术产生、发展和繁荣。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国内企业对数据库的需求逐渐增加,国产云数据库凭借其性能和价格优势,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占据了主动地位
在技术上,随着滴滴核心业务完成微服务化改造、服务全面上云,以及应对重大故障的同城多活、异地多活的架构积极演进,这无疑给服务通信的可靠性、服务治理、容错与止损、分布式追踪、日志管理、指标集成与观测都带来不小的挑战,与此同时,服务的可观测性自然也极其困难。
要做好一个数据库,仅仅依靠优秀的研发人员和数据库产品经理、架构师是完全不够的,在大量的用户场景中不断磨练,才能够让数据库产品变得更加强大。只有长时间在大量的用户中磨练的产品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作为数据库领域的“风向标”,SIGMOD会议拥有40年发展历史,每年为数据库领域提供大量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成果。可以说,SIGMOD代表行业最高水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行业引导意义。那么,SIGMOD2023展示了数据库领域的哪些新进展、新方向?腾讯云数
近年来,各行业上云提速,企业使用多云已经成为新常态。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多云数据存储白皮书(2023)》显示,在国内,已经有近九成企业选择多云架构。
8月17日,在第14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2023)上,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数据库首席技术官李跃森以“天翼云TeleDB持续创新之路”为题发表演讲,介绍了天翼云TeleDB数据库的发展历程、技术突破以及国产化能力。
8月16日—18日,第14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2023)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作为国内数据库领域规模最大的技术交流盛会,吸引了众多业内知名企业和数百名行业专家参加。届时,聚好看科技将携数据库内核级性能诊断产品亮相现场,展位号为二楼16号,欢
现在很多用户都在做数据库国产化改造工作,因为有大量的系统要迁移,因此保持国产数据库与Oracle的兼容性就十分重要。兼容Oracle数据库,要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数字政府建设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治理方式先后经历了电子政务、数字政府、数据治理等阶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