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甲骨文:适合客户的产品未必是定制的

    在公司管理层面大家可以看到有传统的ERP、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在公司管理之上,大家可以看到实际上电信行业的核心业务是计费和管理,还有一个服务交付的平台,通过我们的融合中间件,我们可以很快地部署或者向市场推出创新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呼叫中心或者零售店或者互联网都可以和客户互动的界面接入我们这个系统,大家看一下Oracle应用集成的架构。

    我们把它称之为关键应用计算的集成,我们推出所谓的PRP,通过这个PRP我们可以把之前针对电信运营商的所有的应用都集成到这个平台上,包括之前的Siebel客户管理,以及以前针对电信推出的计费和管理,还有套间、服务交付平台以及商业分析都可以集成到我们这个平台之上。总结一下:幻灯片上列出了我们提供给供应商的所有的产品。

    问:你好,我是《北京通信世界》杂志社的记者,我想问一下,我们Oracle一个概念就是从概念到现金,Oracle如何建立一个盈利的概念?因为昨天看演示的时候,有很多应用还是在一个刚提出的阶段?Oracle是如何建立一个可以盈利的概念模式?

    Vivek Srivastava:你讲的是价值链从概念到现金,价值链如何盈利是这个概念吗?我们可以看到现金的概念早就已经存在了,在这里的话,我们现在新的内容,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营运商而言可以选择套间当中的组件,至于获利能力,有这么一个概念之后,我们可以把运营当中复杂的内容降低复杂性,这样的话,成本会大大降低,对于营运商而言会把降低成本、收入会更加高。
    Mohan Veloo:其实现金概念有很多电信行业都是这么说的,为什么?因为电信行业传统而言,这个现金回收的时间是非常长的,比如说是6个月甚至7个月,也就是说电信行业从提供一个服务,从概念到现金进帐差不多有6—7个月时间,我们有Oracle这个软件之后,可以把时间缩短到一个月到两周的时间,这样的话电信公司降低复杂性,提高投资回报率。

    Ash Khalek: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中国、印度还是澳大利亚的电信商,他们都有从概念到现金的说法,不过整个过程还是一样的,所有的电信营运商对于缩短概念到现金的概念,尽快拿大投资回报的概念还是很受欢迎的,我们Oracle可以加快他们产品问世的时间,无论是单向产品还是新的产品,还是服务打包都是可以加快速度的。

    问:我是来自于《北京通信产业报》的记者,我参加讲座的时候专家已经介绍了,ARA架构已经和国际知名的架构合作,我们国内运营商和国际运营商比较,无论是组织架构还是市场规模都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你觉得Oracle的ARA架构在中国的推广的架构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

    Sinko Choy:我先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实际上这个不是说ARA本身的挑战,而是Oracle怎么更好地为电信行业提供宣传,教育我们的客户,让他们了解我们这么一个集成的重要性,所以我觉得这个营运集成的框架对于我们客户而言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让我们电信营运商了解我们这么一个ORI架构之后,可以把很多东西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目前我们和中国的电信营运商进行宣传教育和交流。

    Ash Khalek: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全球各地的电信公司都是一样的,他在接受任何一个新的技术和产品的时候,就看是否可以符合他们目前的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切实的问题,我们和客户紧密合作来验证我们这个概念,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是切实实际的,是可以满足要求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中国有这么多的研究中心,我们希望和中国的合作客户紧密合作,这实际上和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地方是一样的,这样我们何以通过当地合作伙伴,把更好的、更快的、满足市场需求的解决按推广到客户那里,缩短他们概念到现金的周期。

    甲骨文亚太区GEH副总裁 Baron Ho:这个ARA框架是统一的标准,是开放式样的,我们知道甲骨文对于开放性、标准性都是非常关注的,我想到中国来的时候,其实应该每年什么问题。在中国已经接受这种开放性和标准性了。
Sinko Choy:我们知道所有的ARA都是根据行业具体情况来定的。非常重要的一点讲到挑战的话,就是怎么培训和教育我们合作伙伴,然后给我们关键的客户提供我们的产品。这方面的话,我们不觉得有什么挑战,为什么?因为在中国我们有很多训练有素的技术人才,他们都已经非常了解行业标准,而且对于我们甲骨文在电信行业的产品都已经比较熟悉了。所以我想我们和中国主要的电信营运商合作应该是没有什么大障碍的。

    Ash Khalek:我觉得相比与亚太地区或者其他地方电信营运商,中国的电信营运商教育层次非常高,他们对于先进技术的接受和运用技能非常高,不过我们在中国还是可以看到,在部署的时候会有一些挑战,因为中国地域非常之大,电信行业也是在世界上是最大,我们必须向我们客户做演示,然后根据他们在中国具体的需求帮助他们部署,到目前为止,我们在中国做的部署客户的反应度非常的好。

    Vivek Srivastava:讲到本土化的问题,我们知道我们当然是希望这样一个ARA框架是整合不断的营运,同时也是符合行业的标准,也要能够符合中国的电信营运商目前具体的设备等等一些其他具体的情况和条件。因为ARA是适应性强的框架,我们可以根据中国电信商的情况进行设计。 

     我们对训练和教育这一块投入是非常多的,我们理解客户的需求之后,我们会把ARA投入进去,所以你们对这一块应该有信心。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