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让应用在性能、可靠性都要差一些的国产数据库上跑得很好,金融、证券、运营商等的核心业务系统都是投入巨资进行改造的,新老系统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了,所以用某些场景来为国产数据库的性能背书,是极不科学的。说得难听点,是有些贪天之功了。这些原本是ISV和用户共同
8月26日消息,MariaDB plc宣布收购SkySQL公司,后者是人工智能驱动的Serverless数据库即服务(DBaaS)平台提供商,此次收购将SkySQL成熟的DBaaS产品重新纳入MariaDB产品组合。
从日前公布的最新融资情况来看,Databricks短期内不会上市。但暂缓IPO似乎并未影响公司迅猛的增长势头。首席执行官Ali Ghodsi表示,该公司正朝着万亿估值企业迈进。
作为数据库领域领军企业,达梦数据受邀参加并带来精彩演讲,系统展现了其在多模数据处理与 AI + 数据库领域的深度探索与实践突破,为行业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十六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 2025)完美落幕,历经十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如今的DTCC已然成为国内数据库领域的技术风向标,见证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与演变。
最近某企业CIO与老杨聊天时吐槽道:“我们信息部门员工的技术能力真的没得说,但一涉及到复杂的业务场景时总会掉链子,要么是不懂业务流程,数据取错了维度;要么就是盯着新技术猛学,却不知道怎么与业务部门的需求进行融合。”
2025年8月21日,国内数据库领域年度盛会——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在北京盛大启幕。当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库国产化替代进入深水区,自主可控的 “破局之道” 成为全场焦点之际,崖山数据库(YashanDB)携全栈自研的技术成果与解决方案亮相,以 “崖山之道
2025年8月22日,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正式发布第三批数据库安全可靠测评(国测)名单。这是继2023年12月首期、2024年9月二期之后的关键更新,标志着中国信创改造进入深水区攻坚阶段。
大会进入第二天,DTCC 2025的火热持续不断!在智能化技术加速渗透的背景下,数据库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架构重构革命。如何让分布式系统在扩展性不衰减的前提下实现强一致性?如何将开源生态的"碎片化创新"转化为"标准化生产力"?如何让数据库从被动承载数据的工具进
近日,第十六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2025)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大会特邀数据库领域专家白鳝与华为云数据库首席产品专家窦德明做客采访间,进行了一场深入的访谈,双方围绕华为云数据库在技术创新、产品能力升级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展开探讨。
8月21日,第十六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2025)上,数据库性能诊断领域的领航者DBdoctor正式发布革命性产品——AI轻量版数据库性能诊断平台。该版本以“极致轻量+AI智能助手”为核心突破,首次将企业级智能诊断能力拓展至中小业务场景,标志着数据库性
2025年,openGauss迎来开源五周年,在经历了“战略聚焦,筑底调整”后,这个年轻的数据库开源社区已展现出与全球优秀的开源数据库分庭抗礼的实力,openGauss正以独特的中国模式探索开源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开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正在成为开源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我们也看到,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开源数据库频繁修改开源协议,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分析数据和治理领域中最相关的四种所有者类型,解释他们各自的角色,并展示他们在实践中如何互动。虽然每个组织都应该以适合自身情况的方式定义所有权,但本文概述的模式反映了我所观察到的在各个行业和数千个组织中最有效的模式,因此可以作为一个建议的起点。
2025年8月21~23日,由IT168联合旗下ITPUB、ChinaUnix两大技术社区主办的第16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2025)将在北京朗丽兹西山花园酒店隆重召开。
归根结底,大数据热潮的失败并非源于技术不足。而是源于一种非理性的信念,即新技术本身就能代表一种可行的商业策略。原本理性的商业领袖们不知何故被说服,认为投资某项技术就能神奇地转型业务。但在现实世界中,业务转型要困难得多。
AI正引起新一轮变革,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形态正发生深刻变革,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等多模数据爆发式增长,传统数据库在处理效率、智能分析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这也为数据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而言,数字化建设都是在打乱仗,既缺乏清晰的战略方向,也缺少跨部门的协同机制。这种混乱不仅体现在预算的争夺上,更反映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自为政、相互推诿上。
8月21日-23日第16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2025)将在北京朗丽兹西山花园酒店隆重召开 达梦三大核心参与形式,诚邀您共襄盛会见证达梦在智算多模数据库与AI融合实践领域的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