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千尺CEO冯文杰:做移动互联网搬运工

  国内互联网市场的差异化

  国外的无线互联网更多的是走传统互联网的模式,比如,用户会将自己想要的内容或者游戏通过PC通路进行下载,然后传输到手机上。再有一点,国外的用户在终端的使用上相对比较高端,而早期阶段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更多的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模式,由于没有电脑,只能使用手机来上网。

  据冯总介绍,在2004年左右的时候,自己做的游戏主要是服务于那些农民工,而2006-2007年的时候,用户的主体开始变成了学生,由于没有电脑,通常使用手机上网,看一些电子书、看图片等等。

  可以说中国的无线互联网和电脑是割裂的,只能通过在线的通路把内容和用户联系在一起。最早解决这个问题的是UCweb,把网页内容传到了手机端,在带宽为20-30K的时代,通过网页解决用户的阅读是一个很大的需求。随着无线互联网带宽的不断增加,这个阶段更应该解决的是视频、影音以及高品质游戏的需求。

  大家通过苹果的iphone和近年很火的Android手机,看到了手机游戏原来还能有这么帮的体验,但是在苹果的应用商店中,这些游戏都超过了10M,甚至会超过100M,用户在感受高品质游戏的同时还会不断的抱怨游戏的下载非常慢,甚至是下载不成功,这对于已经付费的用户来讲是非常头痛的。

  带宽引导用户上网方式的变化

  低带宽的时候,用户通常是来聊QQ、看电子书、浏览网页。当带宽达到1M、2M的时候,用户就会通过迅雷下载高清的视频、高质量的MP3,这是用户不断增长的实际需求。而无线互联网同样会走这样一条路,可能会走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目前互联网这样都能实时在线的状态。

  冯文杰坦言,目前最大的门槛还是用户的流量费,3G是硬件厂商推动的,而不是运营商,特别是有了iphone和Android手机之后,让用户感受到了手机还可以玩这么多好玩的应用和游戏,而运营商在这个时候只能选择降价,刺激用户上网。

  据悉,有些地方的运营商已经开始行动了,用户花几十块钱可以包几百兆的流量,但是用户只靠浏览网页,聊QQ是不可能把这些流量用完的,而且通过检测数据发现,用户在每个月的20日会大幅降低流量的使用,在27日之后会大幅的提升,因为用户的手机安装了流量检测软件或者当收到运营商的短信时,显示自己还有好多的流量没用完,这个时候大家就会疯狂的下载东西,下载软件就派上了用场。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