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国产数据库的出路与前途

  二、推进国产数据库的几点反思:

  1、为什么国产数据库比其他国产软件发展更难?

  我曾参加过其他国产软件的会议,在那里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如五年前我参加国产GIS的会议,他们当时的市场占有率是50%,目标是向80%进军。此外,参加Linux,中间件,office等,感觉发展状况都比数据库好。原因何在呢?

  ①技术难度

  首先要注意到,操作系统(O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都是基础软件,其技术含量、规模、难度远比其他软件大。Linux开源的时间不过五年,而国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几乎都经历了20年的历史。

  回顾一下ORACLE公司的数据库产品,他们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ORACLE起始于8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用户抱怨重重:慢,容易死机,用过ORACLE5和ORACLE6的人都应该对此记忆犹新。但是ORACLE并没有在铺天盖地的骂声中垮掉,反而在应用中不断成熟。

  真正成熟的ORACLE7,具体结构上完全重新设计了,而8i,9i只是是扩大了很多网上功能,体系机构及主要功能基本未变。而对大部分用户来讲,这些扩展功能是用不到的,但它就是一种时尚,例如手机,基本功能是打电话,发短信,可是现在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而决定其价格却主要是这些大多数人使用不上的新功能。

  据统计,ORACLE的功能平均使用率不到30%。 一位从ORACLE公司出来的人讲ORACLE的很多新功能都是一种时尚,就像时装一样,非常招引顾客,但并不实用;可是用户的盲目追新,却会使用户不断跟着国外产品跑!原401工程的总工程师陈咨兮十年前说的一句话:用国外软件好比抽大烟,上了瘾,戒不了;而用国产软件好比吃中药,开始苦,后来甜。

  作为一名数据库厂商代表,我可以肯定地说,国产数据库已经今非昔比,其功能完全可以满足国内信息化需要,我们的用户一定要对我们国产软件有信心!

  ②国外数据库先入为主

  国外数据库产品自进入中国以后,已经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在很多用户的心理已经形成一种既定思维,很难打破:数据库就是ORACLE,就是SQL sever。

  举个例子来说,80年代中国的DOS、DBASE进入中国,虽然其技术含量并不高,但是基本上每个使用电脑的人,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它们,以至于DOS、DBASE在中国IT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到后来windos和 SQLsever的普及,也是顺理成章,畅通无阻。

  试想如果不是国外数据库先入为主,国产数据库的发展会这么难吗?

  ③盗版畅行无阻

  ④文化劣根性

  中国文化正如鲁迅在30年代批判的,向来有一种崇洋媚外的劣根性。所谓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什么刻上洋文便身份变了,不能刻洋文,刻上拼音,仿佛只要是进口的,垃圾也很值钱。

  我们来看我们周边的国家,韩国人基本来讲很少用洋货,大都用国货,小到手表,大到汽车;俄罗斯其计算机水平确实无法与美国和欧洲相比,但有两个特点:一是国产化非常强,二是应用非常强。

  在这方面,国人应该向韩国人和俄国人学习。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