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问题在电池
屏幕分辨率越来越高,CPU 运算能力越来越强,应用程序纷纷出笼,无线网络基础建设越来越完善,法令也急起直追??移动生活的前景晴空万里?其实不然。目前,移动生活的瓶颈在电池。IC 技术至今依然符合穆尔定律,每1 8 个月可在同体积内塞入两倍的电路(更何况运算时脉仍在提升中),但电池技术则遥遥落后。数十年来,从碳锌电池,碱性电池,到镍电池、锂电池、氢氧电池,电力虽然有提升,但是提升的速度仍然太慢,电池化学技术似乎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电池成了移动生活的最大绊脚石。
移动生活仰赖电力足、体积小的电池。我的Mio 8390 Smartphone电力只能维持约1-5 天、Smart Watch 预计也是维持两天。这些移动装置的主人常常要记得充电,否则Smart Device 就会在你需要它的时候电力用罄,Smart Device 顿时成了Dumb Device。(真巧,写此文章时,我的手机电力只剩下一小格,随时会没电,而我的充电器没带在身边。)
许多人都将希望放在燃料(fuel)电池上,因为燃料电池环保(燃烧后的结果是水),可以随时补充燃料,且所提供的电力也比较高。以手机来说,锂电池可以支持6~8小时的通话时间,未来会推出的燃料电池预计可以支持3G 手机两倍通话时间(约16 小时),笔记本电脑也会开始使用燃料电池,一般的干电池也会变成燃料电池(例如:Panasonic 刚刚于11月推出的氢氧电池虽然是熟悉的干电池圆柱外观,但其实内部是燃料电池)。随着移动装置的耗电量持续增加,电池技术成为关键,燃料电池能否解决此燃眉之急,让我们可以享受无拘无束的移动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