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李冰治水 今有"智慧"调度
位于成都市近郊的都江堰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区。到西南重镇成都旅游的游客们,通常都不会放过距离成都市不过几十公里的都江堰和青城山,前者因为一座全世界范围内迄今为止保存年代最久远的水利工程而著名,后者因为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某门派而出名。
去年5月的那次大地震,更是让都江堰市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地震严重摧毁了这座小小的城市,所幸临近的成都躲过一劫,所幸都江堰水利工程安然无恙。伤痛随着时间渐渐抚平,就让它淡去,不提罢。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还在继续,都江堰依然屹立在那里,未曾间断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相信去过都江堰的、未来将去的人们,都会对岷江岸边的山清水秀、都江堰工程的雄伟壮观叹为观止。鱼嘴分水、飞沙溢洪、宝瓶引水科学地解决了江水分流、泄洪排沙和控制进水等功能。汹涌的岷江被分隔成内外两江,外江排洪,内江灌溉。但是,一定很少有人看到这样的景象,一间大的办公室里,中间放着一排电脑系统,墙上挂着都江堰水利图,水情摇控、水位流量、闸门实况布局屏幕,一目了然。2009年6月29日11时11分40秒,电脑屏幕上的宝瓶口闸门水位标尺显示十二。这里就是都江堰管理局调度中心,每天,工作人员就是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
发源于松潘高原岷山南麓的岷江穿过崇山峻岭,从灌县城西进入成都平原后,河面骤然开阔,河床坡度锐减,流速渐缓。从上游带来的大量卵石和泥沙,逐年沉积,淤塞河床。古时,每逢汛期,山洪咆哮,人畜房舍付之东流,生息于两岸的人民深受其害。自从李冰在此修筑水利工事,消除水患、引水灌溉,这一洪水猛兽才真正被驯服、与人造福。经过历朝历代的治水、管水人的努力,这个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让川西平原变成今天的"天府之国"。今天,它担负起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地)36县(市、区)1009万余亩农田的灌溉,灌区规模居全国之首。此外,它还担负着周边成都市、都江堰市的企业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供水,同时提供防洪、发电、旅游等多项功能与服务。
2004年,为了更加科学地管理和有效地调度如此庞大复杂的灌区,充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一套综合性的水资源监控及调度系统在都江堰建成。整个系统包括了水情遥测子系统、墒情监测子系统、水质自动监测子系统、闸门控制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管理子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水情及工情监视、水质分析和灌渠调度管理等功能。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网(http://www.dujiangyan.com.cn)的演示(http://www.dujiangyan.com.cn/show.aspx?id=2007)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水情遥测子系统、闸门控制子系统和视频监控子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