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景气时正是内部“创业”的非常好的时机。经济好时,研发人员会觉得,反正公司有钱投入,往什么方向研发都可以。这就好像风险投资商只管大笔投资,却从不过问所投资的业务一样,实际上是种不健康的心态。危机来时,企业成本控制更紧,更能聚焦注意力,将资源集中在最有价值的方向上。
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是区域性的;2000~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主要影响的是科技行业。这次危机造成的影响却是全球性的。在历次危机中,一些投资者之所以总体上仍能保持稳健,并非因为他们每一次都能准确预测或投机,而是因为他们坚持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的投资行为。
这值得我们在管理研发项目中借鉴。研发部门不应单纯迷恋技术的先进性,主观揣测某种技术将会有很大的应用空间,而是看它能否和核心业务相结合,满足用户和市场的需求。
我们一直坚持两条管理原则:首先,所有研发项目本身都必须对微软的核心业务有帮助;其次,核心团队必须聚焦在这一研发方向上。如果不满足这两个条件,我们会有计划地重新调整,把人员集中到更重要的项目上去。正因为我们一直以这样的原则来管理“投资组合”,危机来时就不需要做太多调整去适应。
当然,今年微软再削减成本上会有更大的压力,但仍会在研发上投入94亿美元,比去年还要多出7亿美元。研发体系基本上不会变动,中国的研发团队甚至还会增员。只要能为企业的未来创造新产品或形成新竞争力,研发人员就不必担忧裁员问题。
企业是否能在研发上持续投入,并维护新产品孵化体制,是基业长青的保证。经济不景气时,企业更应发挥强项,投资未来,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
危机是最好的“创业”机会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