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分析与评论】
企业是否能在研发上持续投入,并维护新产品孵化体制,是基业长青的保证。经济不景气时,企业更应发挥强项,投资未来,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
最近,资本市场冷却,创业者的日子似乎越来越不好过。不过,在微软亚洲工程院,我们仍然在热火朝天地“创业”!工程院自成立那天开始就是微软的创业 “孵化器”。
研发正如创业,两者都须把投入转化成利润。企业的研发体系是否成功,衡量标准就是能否对公司业务产生正面影响,扩大业务和盈利空间。
研发成功与否通常取决于“技术转移”的步骤,也就是说能否让产品部门对研发部门的技术感兴趣,并在下一代产品中采用。问题是,产品部门的人关心的常常是半年、一年之后的产品。微软不断寻求业务创新空间,我们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技术孵化”。对于应用前景非常好的革命性技术,我们希望它们能给微软开辟出全新的产品线。
技术孵化部门和硅谷创业公司其实很类似。硅谷创业企业一般会走两条路,少数公司得到IPO的机会,更多公司的结局可能是被收购。
微软的技术孵化团队也有两种成功途径。最好的情况当然是,研发成果能转变为新产品线,相当于IPO;若研发出来的新技术或新功能被产品部门采用,则相当于被收购。
和明星创业企业相比,有时微软孵化的研发成果在影响力上毫不逊色。举例说,Office中的Sharepoint从被引进市场到实现10亿美元的收入规模,只用了两三年。若将它剥离出来独立上市,规模甚至可能超越不少互联网新秀企业。
微软内部能做到“IPO”的项目,风险更大回报也要大;被“收购”对研发人员来说则是比较稳妥的出路,但同样是一种成功。
危机是最好的“创业”机会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