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浅议企业内部IT与云平台的协同

  未来企业应用可以将部分不可预期的基础部分交给云平台完成,同时将他作为“随时随处”移动中用户的接入终端,而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也依据服务化理念进行梳理和抽象。这样,当用户需要信息以及管理这些信息的软件的时候,他/她仅需要凭借手边可以获得的设备就能够完成相应的业务流转及信息处理。

  那么为什么通常业内不能采用单纯的云方案,将企业所有IT完全托管到云呢?虽然理论上对于部分小型企业可以这么做,但对于中型以上的企业而言,成本和效率是制肘的关键因素,从现阶段云服务看包括:
 
  ·缓存信息的处理很容易被忽视,一般而言有个规律“需要调动最大计算量处理的内容,往往也是企业最多人关心的内容”,例  如:企业的年报、整个行业的汇总数据等,对于云平台而言,除非客户的云程序包专门设计的结果缓存机制,否则每当有新的用户请求时,企业都需要为昂贵的“重算”过程付费。

  同时,常规应用中我们经常会将最近使用的一些信息暂时保存在内存中,下次调用的时候快速提取,但面对云平台我们最好还是不要做这样的假设,因为设备、信息等资产的虚拟云分布,云服务商基本上并不会按照您业务上的需求,定制专门的寻址及提取路由支持,每次调用结果基本上都是“新鲜”计算的结果。
 
  ·安全一直是难于回避的,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它需要的软件包在云上、数据也在云上,无异于将自己的IT资产“赤裸裸”的呈现在云服务商面前,且不说传统意义上的各种颜色的“客”及木马、病毒这些“常规威胁”,即便在企业接受各种调查的过程中,难保被云运营商出卖,毕竟请云运营商协助保守自己的商业秘密风险过高。尤其面临经济危机,个别大型IT公司都难保过冬,一旦发生类似的情况轻则中断企业业务,重则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此,为了使用云平台还需要借助各种安全机制,从安全产品厂商对云的热捧上也可以看出端倪——用云平台的成本远远不止打开水龙头的需要支付的水费,还必须考虑滤水器的费用等等。
 
  ·时效成本也是问题,以往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保证在一系列系统紧密计算之后,对外发布服务反馈,但全部采用云平台每一个调用可能都是完全分离的松散调用,例如:企业的程序是外包给爱尔兰的公司开发并提交的,数据从上海提交被服务商保存在成都的云计算中心,这样为了满足几个小小的算术运算可能要等待电流围绕地球几周之后,这时候估计等着看您公司销售人员介绍公司经营状况的用户早已经失去耐心了,不仅如此办公室的Knowledge Worker们估计也会把大把时间浪费在等待“确认”消息框的过程中。

  因此,从某个角度看,云计算与企业现有IT平台协同不失为比较合理的布局。云平台负责对企业外部、不确定吞吐容量环境下的交互,部署简单的信息交互软件包,尽量保存少量数据流水记录;企业内部信息系统接管关系企业商业命脉的各种软件系统、内部服务、核心数据,定期从云平台ETL或者ELT相关信息,并将其纳入企业统一的商务智能环境。不过,协同的代价就是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借助云平台在甩掉部分“麻烦”之后,协同的计算环境可能会包括更多要素,管理和运行成本成为新的挑战。

  但毕竟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而言,云计算始终不失为一个可控成本下的IT近似解。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