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太极与Oracle——管理、信息和技术衍生的话题


    Oracle的玄机

    我一直不大理解,为什么甲骨文作为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商,会有数据库和应用产品两大软件产品?为什么SAP没有这两种产品,只有ERP?为什么IBM没有这两种产品,只有数据库DB2?这里头会不会有什么天示玄机?

    甲骨文的应用产品,就是俗称的ERP产品,通过前面的分析,相信大家看得很清楚,这个应用产品正是管理的包容器;技术向前吞噬管理,在不断吸纳和包容管理的过程中,就产生了ERP系统(应用软件),这个系统包含了供应链、财务、CRM、智能分析等管理方法,也就是Oracle ERP的电子商务套件11i的内容。

    甲骨文的数据库,那不就是信息库吗?技术向后吞噬信息,在不断吸纳和完善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了数据库系统。使得所有信息都归于一个数据库里,牢不可破。

     "管理信息技术",管理被技术吞噬后,演变为应用产品(ERP系统);而信息被技术吞噬后,演变为数据库系统。技术太极统治下的两大部分:应用产品和数据库,正是取代管理和信息的一种技术。甲骨文旗下两大世界级产品应用产品和数据库,一抓管理,二抓信息,就是以技术的手段,对企业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太极攻势,这恐怕是甲骨文能够横扫企业界的真实原因。

    反观SAP和IBM,在世界级的信息技术领域的角逐中,都逐渐地被起初名不见经传的Oracle所超越。因为信息技术这一领域,尤其在"管理信息技术"领域,管理和信息本来就是一对不可分割鸳鸯,技术对管理和信息,天生就具备了王者的风范。而SAP只抓住了技术阳的一面:管理。IBM只抓住了技术阴的一面:信息。在"管理信息技术"领域,SAP和IBM天生就是残缺的,如何能够在这一领域成为赢家呢?

    Oracle在管理对应的应用产品领域,不断地大量收购了许多一流的企业,SAP仍缩守着狭义ERP的一隅之地。然而企业的信息化不可能只有狭义ERP一隅之地。这样在企业信息化领域,在所有企业的IT应用之中,SAP就好象是Oracle大海中的一叶孤舟,苦苦飘零。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ERP行业的SAP和Oracle之争,可以容易地预见其兴衰:技术太极者为王!如果Oracle能够坚持其技术领先的特性,他将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如果SAP不改其所谓成熟的管理,他无疑将被技术所淘汰。

    太极和Oracle

    企业以往是管理和信息构成的,现在对应到了应用产品和数据库。管理是没有前途的,因为管理渐渐被技术所吞噬;同样信息是没有前途的,因为信息渐渐也被技术所吞噬。未来的公司是技术导向的,不是管理导向,也不是信息导向。

    管理带来的效益,无疑是企业家、经营者们期盼的。我们往往希望从量化的现金效益上去看待问题,诸如投资何时收回,成本降低多等。或者少量地带着感性来看待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可能效益,诸如提高管理效率、信息准确及时完备等等。然而,这些并非就是信息技术的真实。事实是,我们追求的高端高性能的硬件和软件,这些更先进的技术。技术能够刺激更丰盛的欲望,引发更高水平的生产力,也就能够带来更丰厚的效益。

    技术先进者才是真正的王者,技术先进就是理由。管理的极致就是技术。

    管理决定IT,IT是管理手段,这个想法陪伴着我们走过了很久。但今天看来,管理终将消失,人们将变成只知道输入和获取的终端,这是人们自己选择的结局。而技术,一定会将各种管理思想理念,包括所有的信息,一并藏在自己的深处。有所得则必有所失,人们失去了所谓的管理,又将获得什么新生呢?

   老子说"无名万物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一到三的过程,而从三到一,从有到无的回归,却是"易道"的精髓。那么,我们在纷繁的世间,把握住太极的要领,从纷繁中回归阴阳,乃至回归太极,也就是把握住了解决问题最本质有效的方法。

    Oracle无疑已经是"管理信息技术"领域的世界级舵手,Oracle将应用产品和数据库合二为一,构筑了完整而无可比拟的技术太极。从中国太极角度看,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系统地包容管理和信息。

    把握技术太极,我们得以远离浩繁的管理和信息,从而获得终极自由。

    记得以前读过讲述Oracle一本书《唯我独赢》。Oracle试图给我们传导这样一种文化:只有我成功还不够,我要所有人都失败。听起来嚣张狂妄,然而"物物一太极",管理信息技术领域就是一个事物,这个领域的未来当然只有一个技术,"唯我独赢"自然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必然。谁始终不懈地坚持"唯我独赢",谁将证得本我,最终获胜。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