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晚8时,淘宝开启“双十一”新一轮预售,海量订单在这场年度促销狂欢中涌入平台。如何保证支付顺畅?近年来,随着预售模式的兴起,刚刚下单尾款还没付完就收货的场景也屡见不鲜,背后又是谁在支撑?
一个或许你稍感陌生的名字正是背后的功臣——OceanBase,其最早是支付宝为支持天猫“双十一”期间巨额交易量而推出的一款产品,2015年起OceanBase开始承担“双十一”全部的交易流量,并于2017年完成对蚂蚁集团核心系统最后一个Oracle数据库的替换。此后,OceanBase“破圈”拿下南京银行、招商证券等金融客户的订单。
OceanBase快速升级与发展的故事背后,是国产数据库的整体“狂飙”。过去十余年,国产数据库厂商发展迅猛。“就金融领域而言,国产数据库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正逐渐深入。”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院长邵怡蕾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金融行业高度依赖国外数据库技术,但随着国家对自研技术的重视以及数据安全的关注,国产数据库开始崭露头角。例如,蚂蚁集团自研的OceanBase、腾讯的TDSQL、达梦等,目前已经开始在国内金融领域得到应用。
砥砺十年,国产数据库崭露头角
“数据库,被视为信息时代的文件柜。”一位业内人士解释,它建构在存储、计算等底层硬件之上,为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数据的调用查询、录入修改、分析等支撑。近年来,数据库与芯片、操作系统并列的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三大核心基础之一,其安全、稳定、可靠等性能水平是决定行业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
回顾我国数据库的发展,经历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逐步自主创新,并最终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漫长历程。特别是近十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行业的技术革新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为国产数据库厂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产数据库迎来了加速“替换”的战略机遇期。
在金融领域亦是如此。“作为核心基础软件的数据库,始终是金融业关注的焦点。”一位资深金融科技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解释说,近年来,传统集中式、新兴分布式数据库等在不同业务场景中实现创新应用,推动构建新一代金融IT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同时,有力支持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特别是我国成熟的数据库技术产品在金融业实现了广泛应用,并逐步推动在核心系统应用落地,取得显著成效。
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尽管集中式数据库应用目前仍然占比较高,但分布式数据库应用呈现增长趋势。“随着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分布式数据库因具备依托通用硬件、弹性扩展等特征,可更有效支持海量、高并发、高吞吐量的新型金融业务应用系统,在金融业的应用占比相较2022年调研结果实现了5.76%的增长。”金融信息化研究所在《金融业数据库创新发展报告(2023)》中如是表示。
OceanBase首席执行官杨冰近日在发布会上也表示,作为一款“根自研”的原生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已经实现从头部金融核心系统到中腰部金融机构的规模化复制。目前,国内全部政策性银行、20多家资产规模万亿元以上银行等已采用OceanBase。
从边缘到核心,与金融机构携手“大冒险”
当然,与深耕数据库数十年的国际头部数据库而言,国产厂商们还处在追赶阶段,这一追赶是从技术上开始的。
14年前,中国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海量数据以及数据高并发,如何应对这一海量数据处理问题成为许多企业的难题。在这一场景下,国产数据库迎来了发展机遇,其中OceanBase选择了完全自研之路。
“Oceanbase产品稳定可靠、升级便捷、创新采用‘三地五中心’的容灾架构,自研技术也将故障恢复带入了秒级时代,这些特点也让其得到了外部金融机构的青睐。”业内专家表示。
当技术准备妥当,升级就是顺理成章。OceanBase与中国太平洋保险(以下简称“中国太保”)展开的数据库升级就是这样的案例。“当金融机构着手数据库升级,最常见的做法是,从边缘系统开始尝试,验证成功后再应用于核心系统。但太保的路线却大为不同——率先从运维保障级别最高的核心业务系统入手,这在业界不啻一场‘冒险’。”前述资深金融科技业内人士说。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P17核心客服系统是太保运维保障级别最高的核心业务系统之一。P17涵盖了太保几乎所有子公司业务的服务入口功能这一系统要求7×24小时服务,必须做到高可靠、高并发;其次,P17与原有的集中式数据库深度绑定,集成了大量周边工具软件和应用,总代码量近百万行。迁移之前,需要重写相关代码,成本高、风险大。
经过重重考量,2022年初,太保与OceanBase共同启动了数据库的升级工作。整个升级的流程分为“三步走”:第一步,通过OceanBase的分布式架构彻底升级原有的主备架构,破除传统数据库与操作系统、中间件的绑定;第二步,OceanBase通过制定33类标准规范和28类实践、打磨16款数据库专项工具,实现了标准化的兼容性,极大程度破除了升级的不透明性;第三步,对P17中的业务场景进行逐个点测,采取“一事一议”的升级。
“2022年底,实现数据库分布式改造的P17核心客服系统正式上线,达成了业务成功交易率不低于99.99%、交易总平均响应时间小于1秒、整体并发量1500人等预期指标。同时,通过OceanBase的高压缩技术,P17实现‘数据库瘦身’,存储容量节省80%以上。”中国太平洋保险数智研究院首席数据库专家林春介绍说。
截至目前,除P17核心系统外,太保集团资金交易系统、增值税系统、产险P09、产险M6车险理赔、销管系统、寿险自然人、中意险等核心系统均已升级至OceanBase。
群雄逐鹿,数字金融浪潮下“新风口”再起
对于国产数据库,业内抱有很高的期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国产数据库在处理大规模、高集中度数据时的经验也会日益丰富。”邵怡蕾表示。
当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数字金融成为各个机构的必争之地,这也为国产数据库厂商带来了宝贵的机遇。一位业内人士谈到,未来三至五年是金融业数据库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高成长时期,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将迎来巨大的突破和发展,我国数据库产品也将随着大量应用验证不断成熟,实现从“可用”向“好用”转变。
一个重要的领域是,数量庞大且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亟待外部支持的中小银行迫切渴望国产数据库的助力。
作为一家普惠型的金融机构,四川农商联合银行面向的都是小额高频的交易,伴随着业务高峰,交易集中并发,日均交易和峰值交易相差一倍以上。“业务系统迭代快、流量变化快,再叠加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峰值预测变得越来越难。这就要求IT底层需要更加弹性和易变,且能平滑应对不定期到来的流量洪峰。”前述有关业务负责人说,为了应对新挑战,四川农商联合银行于2018年决定向分布式架构转型,OceanBase也因此进入了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的选型范围。
与之类似,在客户需求、监管要求和技术演进综合考量下,浙江农商联合银行也选择了用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替代原数据库,以满足当下及未来长期发展需求。《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该行改造初期采用基于服务器本地盘存储的存算一体架构,但会面临业务连续性降级、能耗上升、运维管理困难等问题,企业级共享存储大幅提升数据库可靠性。“通过分布式数据库超强扩展性可应对快速增长的访问需求。”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建设、运维成本,浙江农商联合银行采用 TDSQL多主多备+存算分离方案,用华为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共享存储存放所有数据,大幅提升了数据库可靠性和运维管理效率。
杨冰也表示,去年开始OceanBase推出“百行计划”,到今年年底千亿元以上规模的银行客户有望突破一百家。
当然,国产数据库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据《金融时报》记者观察,国内该领域市场显示出“头部强势”态势。在金融领域,分布式数据库的整体市场格局中,头部厂商(前五名)占据了近九成的市场份额,约为86.9%。以OceanBase为例,2023年在中国金融行业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本地部署的整体市场规模中,其以23.2%的市场份额排名领先;其金融行业营收规模为2.7亿元,在金融行业分布式数据库市场中位列独立数据库厂商首位。同时,TDSQL已助力30余家金融机构完成核心系统替换。
“对于数据库厂商而言,持续精进分布式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国际数据公司(IDC)在其研究报告中强调,未来国产数据库厂商还要在优化性能、确保数据一致性、提升可用性等核心能力等方面持续攻坚,同时,提升易用性,简化运维流程,针对数据库核心应用场景深化产品优化。
也有不少受访者提到,要推动国产数据库的快速发展,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行业标准规范的及时跟进和发布、金融机构的积极响应和快速推广,科研院所对数据库人才的培养以及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也不可或缺。“只有多方合力,才能将推动金融业数据库创新向深入发展。金融业数据库创新发展只待时日、花开有时。”一位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