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去IOE时代下:国产数据库打赢翻身仗?

  【IT168 评论】2013年“棱镜门”事件爆发后,“去IOE”被整个中国信息产业界赋予了新内涵,尤其是在银行、电信、能源等关键行业,逐渐升级为一次国产与国外软硬件信息产业的对决。以往在参与政府和国企央企的采购项目时,国产数据库遭遇不公平待遇是家常便饭。而2014年以来,一些政企采购方,甚至会主动联系国产数据库厂商,可见国产数据库迎来了新的春天!中国国产化替代的浪潮下,IBM走上了“用技术换市场”的道路。2014年10月底,南大通用与IBM达成合作,获得了数据库行业五大金刚之一的Informix的数据库技术授权。

  据不完全统计,甲骨文一家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超过500人,而国内包括南大通用、武汉达梦、人大金仓、神州通用等几家主流数据库企业在内,技术人员的总数也不过几百人。仅仅靠这捉襟见肘的几百人,能否支撑起中国国产数据库的未来天空?本话题在大话IT栏目引起网友们的极大关注。

  1.究竟大家对国产数据库持有哪些看法呢?国产数据库真的不如国外数据库吗?虽然小编有着一颗火热的红心,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部分网友很无奈的承认了国产数据库不如国外数据库的现实。

  先来瞅瞅没用过国产数据库的网友心声吧!

  某集团DBA huziaa认为国产数据库真的不如国外数据库,“没用过国产的数据库,但是据说南大通用买了Informix数据库,希望他们就像合资车,航母,卫星一样,努力引进别国的技术和人才,辅助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人大有个金仓数据库,武汉有个达梦数据库,我所在的公司(上市公司)一套核心业务和几十套周边库是一水的Oracle数据库OpenBASE。国产的数据库真的不如国外的数据库,而且相差还很远。”

  网友fffqqqyyy回答很干脆,言简意赅,“达梦、金仓、神通、南大等等,都有一些市场,都与国外数据库有差距,但看对谁,一般的用户用一下是足够了的,高端领域可能确实还需要加强。”

  网友情殇无恒很客观地坦言:“我所知的国产有达梦,南大通用,金仓,虚谷等;至于说哪个好,这个说不准,从宣传力度来说达梦却是做得不错,知名度算是最高的了,至于使用,就都是只闻名未使用了。现在公司主要还是用Oracle,少量MSSQL。”

  ITPUB社区网友qingduo04评价了国外数据库,“接触国产数据库的机会真不多,平时也不没有测试过,所以不清楚的。工作几年,主要接触了TERADATA\DB2\GREENPLUM,零星的接触过Oracle数据库,凭心而说,Teradata数据库使用简单,基本上不怎么需要DBA,高可用性强,但成本很贵。DB2 数据库需要专门的DBA支持,并且出问题后得收集日志,当前是DPF环境,几十台组成一个集群,出问题后,DB2 SUPPORT收集的日志太多。GREENPLUM是刚刚引入的,当前还在测试阶段,总体来说还可以使用,价格很便宜。虽然没有使用过国产数据库,但是在普及性、适用性、高可用性、安全、稳定性,预估国产数据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友history_xcy倒是直来直去,立场非常鲜明,直接表示中国数据库真心不如外国的数据库:“这些问题嘛,说些真心话,人家国外的做数据库的时间要早,加上不断更新版本,添加新功能和改善才有了现如今强大的数据库, 最早ORALCE也是随便给别人, 别人也不会用的, 而咱们国产数据库呢,发展时间要短,再加上中国人有个毛病,看到别人的东西感觉挺好,就会想方设法的引进过来,也就是抄袭。 但不会换种全新的思路,先了解了它的原理和机制,然后取长补短,自己研究一套全新的数据库。至于为什么去IEO说起来简单实行难,原因很简单,淘宝阿里巴巴说去就去, 是因为人家有实力有技术,人家有把握,你也跟着去, 有多少把握呢?我觉得中国数据库真心不如外国的数据库, 据了解, 达梦数据库就是仿照Oracle做的。他们都说不是很好用。”

  还有的网友很早就听说了国产数据库,ses19828透露,虽然自己没有体验过,但相对神舟、东软、达梦数据库最为看好,而在国产数据库为何在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上,他指出了五大原因1.性能不是很稳定;2.品牌上不如主流数据库;3.国产数据库的宣传力度没有跟上;4.软件设计人员思路很传统等,5.企业和政府的管理人员的官场思维有局限性,怕出问题担责任等。

       此外,网友认为接受新事物,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的过程。就像10年前的BYD汽车,而今天的BYD汽车,绝对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只是目前品牌上价值比较低,但是新能源技术上,无人可以小瞧。

  而用过国产数据库的人又作何感想呢?ITPUB版主2009532140表示:“要说国产数据库的话,我们部门也有自己的数据库产品:openbase,基于postgrepSQL 的一款产品,但现在好像不继续做了,没什么市场。另外考虑到产品线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产品,主要支持主流的三种关系型数据库,Oracle、DB2、SQL Server。真的不如国外数据库吗?这一点需要承认,至少大部分公司的数据库产品都是模仿国外的主流产品,还没达到要超越的阶段。”

  曾经在南大通用做过两年的华孙表示,“国产数据库,先不说性能,只要稳定性能保证,就足以去竞争。但前提是别老想着国家扶持,否则早晚向红旗Linux一样坐吃山空。GBase相当程度是在依赖商业运作来养活自己的,而另外两家的863或其他扶持资金拿的是真不少,不一定是好事儿。现在863改了扶持方式,还是有助于市场发展的,虽然给的少了,但积极的商业运作,至少还证明了不是吃大锅饭的心态。认真把稳定性做扎实,我还是愿意在很多项目上推荐国产数据库产品的。”

  职于达梦的版主myth8860坐不住了,良苦用心的坦言,“比较知名的国产数据库有达梦、金仓、神通和南大通用;至于哪个比较好,不方便评价,需要以市场来说话,拿达梦来说2014年已经在国家财政支付、社保核心应用、大型央企如中铁建的财务系统这些关键行业的核心领域取得了应用,在大数据分析领域有多个MPP分布式集群的上线系统,还开拓了东南亚、非洲、俄罗斯等海外市场,达梦数据库的市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信其他友商也发展得不错。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我们需要像华为那样专注于技术,脚踏实地的发展,国人也要少点奴性,给国产一点发展空间。现在达梦在政府、军队、公安、安全及中国铁建、国家电网等大型央企业都有了很多的核心应用。准金融的系统都有好几个:吉林省的国库财政集中支付、海南省的社保系统、中国铁建的财务共享平台 ......”

  正所谓高手在人间,康拓普的资深数据库专家Stevendba通过对比国产与国外数据库测试后,用事实表示,“国产数据库当属达梦最值得期待,我最近也在研究,总结几点个人想法:

  1)功能性测试方面,我测试了各式各样的SQL(比如在Oracle中跑的SQL),国产数据库都支持,想必是花了不少功夫。

  2)性能诊断、调优方面,国产数据库与Oracle还是有很大的差距,Oracle已经做到了可测量,诊断和SQL调优非常方便。就达梦数据库的诊断和SQL调优来讲,我感觉一片漆黑,没有了AWR、等待事件、autotrace、dbms_xplan.display_cursor、10046等参数,我最关注的SQL性能调优只能靠不断的改写(没有针对性的改写),甚至我不知道哪些SQL慢以及为什么会慢,是慢在CPU的消耗上还是等待事件上,执行计划居然是缩写(我想设计者的目的就是让人家看不懂)。Oracle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它有一个很长的进化过程,而这也恰好是达梦所缺失的。现在对达梦来说当然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对达梦数据库来讲,如果这点做不好,对于非常关注用户体验的客户来说,数据库切换以后还是可能退回来。

  3)文档质量不高。当然写SQL的文档可以参考Oracle的,但其他的方面就没办法了,其实达梦可以考虑出书来扩大影响力。

  4)比较封闭,不知道如何研究它,Oracle抛出了很多DSI,所以很多人去研究,形成了社区文化,而对达梦数据库来讲,很多DBA完全不知道如何去研究它的内部原理,更不知道怎么去控制他。“

  当然,为数不多的网友bfc99一针见血,认为国产数据库代替必国外数据库只是早晚的问题,此话一出的确大快人心,”在如今这个时代,信息安全就是国家安全。所以,在政治层面,推动相关信息产品的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对于一个有志于实现民族复兴,使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国家来说,安全不完全不在自己手中掌握,那是不可能也是不可想像的。如果那样,复兴就是泡沫,随时可能破裂,屹立也要变成站立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国产数据库代替国外数据库只是早晚的问题,而不是会不会的问题。”

  2.过去30多年里,全球数据库软件市场基本由美国厂商垄断。在中国市场,国产数据库厂商的份额不到5%,生存压力巨大。企业在数据库的选型上,到底会重点考虑哪些因素?品牌、价格、服务、性能?

  从优先级来考虑,对于一些土豪国企来讲,价格因素似乎排在最后,性能、服务、品牌可能是重点因素。

  网友ses19828对国产数据库厂商的份额表示质疑:"我想着5%的份额,可能都是虚的。采用国产的数据库,都是保密级别特别高的政府和军事机构在使用。而这些机构的使用现状,没人可以去探究,去了解,因为它保密,那么也就无人知道使用后的性能现状了。品牌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所以国外的数据库,尽管价格昂贵,但还是不得不用。 如果要高性能高可靠,也需要采购服务,一万左右一天的工时费可是价格不菲啊。"

  作为国产数据库的一员,ITPUB版主myth8860表示,“我并不觉得生存压力巨大,相反达梦已经在连续盈利了。 企业选型方面,我们的客户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高品质的原厂服务,快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作为一线工作者Qingduo04考虑很全面,“企业在数据库选型上,除稳定性、安全性、数据库厂家的品牌、服务等,还关注价格等,举例来说,前期项目现场全部都是Teradata数据库,但是每年面临的高昂费用支出,每次扩容价格都很高,在对数据库进行对比后,后续引入了DB2数据库,主要是由于价格便宜,服务好,公司也是大厂家;在最近,由于数据日益增多,客户又大力推广去IOE,公司又开始采购GP数据库,购买GP数据库主要是感觉费用低,与X86+本地盘能够做到有机结合。”

  网友foreverself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企业在数据库选型上,会重点关注数据库的稳定性、处理能力、兼容性、持续改进性(指的是发行新版本或补丁完善产品)。小型项目使用MySql、Sqlite、Access,免费部署,使用也方便。相对大型的项目一般选用Oracle、DB2、MySql、Sql Server。若甲方无特别指定,按照DB2、Oracle、MySql、Sql Server的顺序来选择,因为需要付费的数据库中DB2授权价格最低(特别是批量购买授权)。MySql虽然免费,但是由于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公司部分系列软件尚未全面支持,这方面工作量较大。新的产品,特别是PHP这种,优先选用MySql。当然也和用户的心理有关,用户一般认为银行系统多采用DB2,电信系统多采用Oracle,会觉得靠谱。Sql Server最大的优势在于可视化做得相当好,windows平台结合紧密(当然,成也windows平台败也windows平台),Sql Server的DBA是最为轻松的。服务基本不考虑,官方收费很贵暂且不说,讨厌其出门计费以及磨蹭时间,而且有时解决问题周期也不短,一般公司都会存在数据库专家,某些问题无法解决,可以交由专门的数据库服务公司进行处理。

  除了品牌、价格、服务、性能等因素外,dbcloudy补充道,“数据库的本质就是一组应用应用软件,作为应用程序的Oracle,必须依赖于其运行的系统环境。数据库的性能和处理能力也依赖于主机硬件、存储、网络和操作系统等因素。”

  3.去“IOE”的概念多年前就已提出,但像证券、银行等金融行业曾经也试图推进数据库的国产化,但很艰难,这幕后有哪些原因呢?我们ITPUB的网友集思广益,各种奇葩理由似乎都考虑到了。

  网友george_luo01以政治家的口吻义正言辞:“盲目提去IOE的口号,无异于超英赶美一样,国产应该从国家安全和要害部门踏实做些实际的工作,逐步提升,象华为追赶电信巨头一样,一步一个脚印,现在不应该开展大规模宣传去IOE,尤其是O,I和E相对容易些,现在主要是开源的产品对Oracle冲击大,而并不是国产产品,基础软件产品和美国差距就好比CBA和NBA的差距,现在Oracle的确创新不多,但各种开源产品却如火如荼,我们现在应该多培养开放的技术氛围和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

  网友doctoryao认为国产数据库本身还不够强大,强调了三点:“1.国产数据库风险收益不成比例:使用了那么长时间的系统,那么多重要的数据一直在跑,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换的。何况目前的国产数据库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没有人敢轻易下决定的。

2.国家扶持国产数据库力度不够: 以中国的体制,真的下定决心要搞一样东西,还有搞不成的吗?何况现在有钱有人多,交流通道也不少,类似行业也有华为这样的成功案例。

3.国产数据库本身存在技术层面的问题 :比如性能、商业推广、服务等等存在差距。”

  网友Qingduo04结合证券、银行等金融行业的业务揣测了三大理由,”其一,证券和银行使用的主要是大型机,要求的处理速度不是简单的X86服务器堆积就能实现的;

其二,证券和银行不差钱,在保障效益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对现有的系统国产化,徒增苦恼。其三,对于证券和银行来讲,它们最大的要求是高可靠性,出现一丁点问题,可能损失N位数字。“

  就在N多网友在剖析为何金融行业在去IOE的道路上任重道远时,网友haitao反其道而行之,分析了银行选择IOE的原因,“银行业务与互联网应用,主要的差别在对出错的容忍度。这就要求银行系统的每个系统尽量跑在一台机器上,很难实现用n台性能差的机器联合起来跑一个系统。这才是IOE成为银行首选的原因。而这是目前数据库技术无法(或者说很难)做到多写多读(n台差一点的机器提供増删改服务,m台差一点的机器提供查询服务)的功能而导致的。所以只能让单机性能更强(因为账号、业务随经济发展而在增长),而强到一定程度,国产硬件基本都跟不上了,即使是IOE,也是性价比越来越低,但是不得不用。如果数据库的多写多读的技术实现了,IOE就很容易被替换了。而互联网应用有所不同,因为出错率要求没那么苛刻,所以业务在设计的时候容易分散到不同数据库,对单机的性能、可靠性要求也就没那么高,没有IOE也行...硬件方面,也是因为数据库导致最核心的应用:数据库所需的硬件只能单机(至少逻辑单机)性能纵向不断提高——性价比越来越低,无法通过叠加中低端的硬件,横向扩展来(接近线性地)提升性能——性价比基本不变其它类型的应用,基本都可以横向扩展,去IOE没有技术的障碍了。”

  而站在国产数据库阵营的网友们,则是几多伤感几多愁啊!

  曾经在南大通用做过两年的网友华孙表示,“至于去IOE,呵呵,只是尽可能罢了,真把Oracle换下来,哪个银行敢用国产的数据库支撑核心业务系统?哪个运营商敢拿来做计费?不过国家是不是可以支持一下,让国产的核心系统宕机的时候别给人家行长、副行长那么大的压力,这也算是一种扶持吧,不过就看老百姓干不干了。去IOE只是相对的,合理的混搭才是正经事儿。现在玩Hadoop的项目中尝试融合国产数据库来实现各司其职,各尽其用。有效果,但还不够好,还需要国产产品再努努力,希望能遍地开花。去IOE争取能在30年后实现吧!”

  版主2009532140则结合自己的项目经历分享了真实的情况,“去年,在南方电网项目跟了4个多月,在项目中也跟浪潮等工程师有不少的接触。我了解到,现在有很多重要行业领域在服务器硬件方面都开始换浪潮服务器了,目前有一些是作为备用机而投入使用,经过一段时间验证后可能会转到主机阶段。

  在南方电网的机房也逐渐能看到国产服务器的身影,虽然在我们部门产品性能测试等方面遇到不少的问题,电网的领导们虽然有些犹豫怀疑,但是最终还是希望用国产服务器,与浪潮的工程师调系统参数,数据库参数,调SQL 等,共同努力下最终推动产品的成功上线并试运行。主要感受是:国家确实重视。浪潮的工程师也确实专业与敬业。至于这个项目本来想使用的是国产数据库达蒙,最终因为数据量以及性能问题而夭折了。如果,Informix 被南大通用成功运用的话,相信还是有不错的未来的。”

  未来金融行业在去IOE的道路上何去何从呢?

  网友foreverself风趣幽默,半开玩笑的点明了这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培养用户信心的过程,“米国的数据库是伴随着计算机飞速发展起来的,用户的信心建立也是个长期过程。国产数据库信心的建立,必须通过强力的案例来证明。中心数据库关乎企业的命脉,对于证券和银行而言,一年内出现超过三次的非计划内异常,就会引起灾难性的的后果,谁也冒不起这个险,谁也不敢先去冒这个险,对于这些不差钱的行业而言,风险远远大于收益。”

  网友fffqqqyyy觉得证券、银行等金融行业要想去IOE,必须坚持走长期路线,“银行、金融这些行业,我不认为试图推进数据库的国产化过,或者曾经真心做过这个事情。浅尝辄止的一次两次测试是不能说明问题的。电力行业的国产化进程做了20年(除了CPU,其他都国产化了),这20年有严密的规划、实施步骤,数据库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即便如此,从国产数据库第一次入场测试,到大面积替换,也花了5年时间,这5年期间数据库、操作系统、整机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磨合,国内哪家银行能做到这一步?”

  4.Informix被誉为是航母,南大通用买过来,能否开起来?作为国内数据库企业获得国际科技巨头关键技术授权的首个案例,您觉得南大通用能否闯关成功?会遇到哪些挑战?

  网友doctoryao颇具哲学家的风范,直接坦言,“这个问题可以举两个身边的例子,一个正面,一个反面。正面例子就是高铁。中国高铁的技术也是引进自德日法加四国,但是走完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整个流程,所以现在可以反过来成套出口。反面例子就是(传统)汽车行业。就光引进了,之后就没了,完全受制于人,成了别人的提款机。捷径可以走,但是也要清楚为什么能这么走,知其所以然。否则从整体来看,反而浪费更多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始终要记住以我为主。”

  某集团DBA huziaa表示:“不会建议管理层购买,即使建议购买领导们也不会同意。设想一个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经常出问题,经常丢数据,领导和同事连觉都睡不好的。多花点钱买更靠谱企业的产品,有啥不好呢?支持国产产品都是一句空话,比如:操作系统,CPU,内存,存储,数据库等底层的东西,国产哪个能靠谱呢。且不说Informix是面对Oracle强大压力败下阵来的东西,即使是很好的产品,也还是要从边缘觉得起作用,这样其实还是马太效应。应该登大雅之堂还需要假以时日。还是其他国内产品都是这样。”

  在南大通用收购Informix的看法上,fffqqqyyy表示不看好,给出了五大理由。“1. Infomix本身已经不是什么先进的东西了,非要说是航母的话,那也是美帝已经淘汰的航母了;2 .Informix本身规模很大,据说有1000多万行代码,我不认为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3 .Informix市场已经萎缩了,市面上人才很少,现在想组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团队,我觉得非常难,更何况国内不光南大一家买了Informix,华胜天成也买了,据传还有买家,总共加起来国内大概会有5家左右厂商会买吧,那本来就只有一点点人才,还要分散到不同的团队中去,1000万行代码的了解掌握那又更显得难了;4 .中国企业买Informix,无非是想打着国产的名义进入党政市场,但问题在于,Informix的技术,即便国内厂商在几年后掌握了,又能如何保证安全可控?除非你把IBM公司Informix团队的老外全都招安到中国来,否则IBM永远比中国的Infomixer们更懂Informix,包括Informix的架构、细节甚至是“后门”;5 .Informix的买卖让我觉得这个模式越来越像汽车行业,巨头纷纷在国内安排代言人,美其名曰自主可控,但说的不好听些,实际上是买办;6 .最后你会发现我们成功的把Oracle、IBM、微软都变成国产的了,可是这样有意思么?这还是最初我们做国产的初心么?”

  与fffqqqyyy观点不同,网友doctoryao表示未必,“有人说Informix是旧航母,不看好,关键还是要看人。比如中国的辽宁号航母就是购自乌克兰的旧航母,但是我们因为有强大的造船工业,所以在吃透原设计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求进行改装。所以关键是看南大有没有这么大的决心以及能力吃透,才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网友foreverself表示看好南大通用收购Informix,“肯定能开起来,就看投入力度怎么样,而且国人习惯了免费和盗版,即使大型公司很多也是部分购买授权,部分盗版混合使用,如果没找到好的赢利点也堪忧,除非政府财政大力度支持,但是一旦这样,估计也废了。而且新的数据库系统,需要很多的小白鼠和技术支持人员,国内的企业一般不会愿意。另外,培养用户的信心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数据库首先需要稳定性,三天两头出问题,谁也会崩溃。99%的稳定性,算下来,一年会宕机87.6小时,会被疯狂投诉,我会崩溃;99.9%的稳定性,一年会宕机8.77小时,我会有点小郁闷;99.99%的稳定性,一年宕机0.877小时,我会欣然接受;99.999%及以上的稳定性,是我的菜!所以最大的挑战还是产品的质量和推广。”

  5.国产数据库如果按部就班,靠自己一条一条写代码,达到能替代国外产品的核心服务能力,将要耗费巨大的时间和成本。有木有什么捷径可以赶超国外数据库?

  大部分网友认为国产数据库赶超国外数据库,没有捷径可循,ses19828表示:”技术之路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玩弄小聪明,早晚有一天要还回来的。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fffqqqyyy振振有词,“Oracle的江山是人家打下来的,凭什么让国产数据库走捷径就能替代掉?即便是高铁,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那也是多少年的积累加上国家政策强推才做出来的。在一个成熟市场想要翻身不要想捷径,必须打铁自身硬,把该做的功能都做到,改写的文档都写到,改犯的错都犯到,然后国家如果能给机会和支持,才能翻身。不管是自己一行一行写,还是基于开源发展,还是用商业产品的代码,只是给你一个起跑线,但是该跨的栏是一个都不会少的。”

  myth8860为达梦摇旗助威,“数据库的复杂程度超乎你的想象,需要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达梦人奋斗了30年才有了今天的快速发展。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锹也挖不成一口水井,任何的技术积累都没有捷径可走,如果有那就是自欺欺人!”

  也有网友表示,在坚持努力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方法。

  网友pacman2000坦言:“从0开始不现实,也没必要,其实开源数据库挺不错的。比如mysql的结构,接口加引擎的方式,很灵活。接口保证访问方式的可延续,引擎又可以不同的后台实现,而且是全放开的。如果重新搞的话,等于是重新造轮子。“

  某集团DBA huziaa坦言,“按部就班自己一条条代码的写,这个问题有意思。这个写代码又不是修长城,一块块砖头地垒,靠人多取胜,然后就成了。难道1000万行代码的Informix,我们找1000个iter每人写1万行代码就自己写出来了吧。勤劳致富无捷径。

  别老想着走捷径,勤劳致富无捷径。就像航母、卫星、氢弹等重大科研项目,都是一伙儿有理想的人搞出来的。但看看现在的人吧,看看那些搞两单一星的科学家,前几天看纪录片,一个功臣,两弹一星搞完了才拿了20元人民币的奖金。数据库赶超英美,等着做白日梦吧。Oracle停止研发10年,没准可以考虑追赶。”

     本活动由大话IT栏目发起,更多详情,请查看http://www.itpub.net/thread-1908927-1-1.html

   如果您想近距离了解国产数据库、国外数据库,请不要错过2015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哦!

    作为国内数据库与大数据领域最大规模的技术盛宴,2015第六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即将于2015年4月16日-18日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震撼登场。大会以“大数据技术交流和价值发现”为主题,云集了国内外顶尖专家,共同探讨MySQL、NoSQL、Oracle、缓存技术、闪存技术、国产数据库、Hadoop、数据挖掘、推荐系统、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前瞻性热点技术。大会届时将吸引2500多名IT人士参会,举办120多场精彩演讲,致力于为数据库人群、大数据从业人员、广大互联网人士提供最具价值的交流平台。http://dtcc.it168.com/  


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