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协作、锐意进取的产品团队
从大学开始做工作室,参加创业比赛,经历一次次变故和洗礼,走到今天,对团队有种根深蒂固的情结。我欣赏那些“天赋异禀”的人,他们是各自领域的专家,杰出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当你和这样的人一起工作时,会发现工作是摆脱了肤浅的应付,开始变得纯粹和美好起来。
做一个APP需要一个完整的开发团队:工程师、设计师、产品经理。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顺利地完成一个产品。
工程师是团队里的侠客,武艺超群,热爱探险。我从12岁开始学习编程,曾经也是一名工程师,工程师的特质是喜欢去寻找更优化的方式解决问题,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有趣的事物,了解这些事物的内在联系,并且十分享受这个过程。我们在做Gfan Mobile的时候,遇到了在Listview下,大量加载图片内存溢出的问题。于是Andrew把一个item的内容作了拆分,让程序能感知到每一个item的图片内容,控制屏幕可见区域的缓存,从而解决了问题。再比如,Gfan Mobile 初版的导航是我当时一直头痛的问题,我设计出了StackNav这样的方式去合并导航和Title,结果并不让人满意。后来由Andrew提议,我们一起研究了Google现在推崇的UI Pattern,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来这个部件经过持续改进,并逐渐使用到了其他产品的设计上。所以团队里的工程师,除了要有严谨的逻辑外,更需要保持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发现的精神,帮助团队寻找更完美地技术解决方案。
▲图 - 2 Google推崇UI模式,顶部操作
设计师,把产品带上更高层次的人。对于手持设备来说,手握感和控制力强,决定了它的视觉体验非常重要,相对笔记本来说,手机的屏幕小,用户操作时间短,如果在一个交互周期内,用户无法轻松完成操作,就会迷茫。手持端的交互和Web端的交互存在很大区别。手持设备设计师所关注的焦点应该细微到像素。比如在今年Google I/O 大会的 Android UI Design Pattern 的Session上,Google的视觉设计师提到“Android系统会自动的分析你设备的DPI,并根据你设计的PNG组件,自动的进行分析和适配”。再比如,9 Patch,android上一种特殊的图片类型,程序会根据图片边沿一个像素的黑边进行数字拉伸,来适应不同的Android设备的屏幕。这些都是视觉设计师应该关注的信息。
交互体验方面,手持端更注重信息的表达,简化交互的过程。举个例子,一个有交互意识的设计师会发现,三星i9000自带的拨号程序,顶部Tab的切换,做成了弧形的表面,当用户按下去的时候又变成纯的色块。为什么这么设计?弧形表面示意了这地方可按。按下去后又变成纯蓝色。这个时候手指已经挡住了这个区域的大部分位置,用户只能从边沿的颜色判断出交互的结果。因此最简单的纯色就能表达信息。这些观察和分析就是一个移动应用设计师应该有的直觉。
▲图 - 3 Google视觉设计师在I/O大会提到的DPI问题
产品经理,他对未来趋势的了解,对产品体验的不懈追求,对用户需求的细致分析, 还有与工程师和设计师一起创造产品的激情,会转变为伟大产品生命力的一部分。我做产品经理也有几年了,近半年接手手持端产品,经手的产品有GFan Mobile(机锋网手持版),aHome,aNews,aMusic等,和工程师设计师进行了无数次的沟通协作,学习到了很多,在这半年里不断地见证着android蓬勃发展的趋势。在熙攘的北京地铁上,你会发现人们用的手持设备,几乎什么都有,Android的Apple的Nokia的……有一次看到一个女生,在地铁上,拿着i9000玩游戏。4寸大屏幕,轻薄易携,被业界称为唯一可与iPhone媲美的机子。但是,当我发现她一手握着地铁把手,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吃力地够不着大屏幕的顶部时,顿时产生了一个想法,她只是想切换一个tab,这么简单的操作非得点击完成?当寻找答案的时候发现手势滑动进行tab切换轻而易举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设计aMusic的时候,我想到,用户坐在办公室里听歌,是否必须一次次的按键切换歌曲?不一定!只要翻转一下手机就可以!或者像豆瓣电台那样晃一下就切到下一首歌。
做产品就需要不断地对用户的需求和行为进行反思,对交互方式进行各种比较和判断,去寻找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的办法。同时产品经理需要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用故事去分享你所了解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