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
平均起来,开发人员在他们写的每千行代码中会产生100到150个错误。当然,这个数量随着开发人员和项目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只有一小段代码,产生10%的错误也是很严重的。
RUP倡导开发人员主动地测试和分析。尽管单元测试和运行分析已经变得更为主流,但是许多管理人员仍然有这样的误解,即这些过程使时间表中增加了不必要的时间。事实上,如果不采用这些措施,开发时间表通常会一样或更加延长,这是由于在质量保证或客户发现问题后,开发人员在生命周期中调试代码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测试
管理系统级功能和性能测试是持续保证质量的一个主要部分。一个开发组织既不应当过分强调,也不应当减少系统测试的重要性。如前所述,保证质量不只是测试团队的职责,测试也不只是质量保证的唯一领域。某些测试可以并且应当由开发人员来运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由构架师来运行。大量的质量保证工作,在RUP的原则下是由其他开发角色构造的。
支持保证质量的团队职责
质量是开发团队中的每个人的职责,但是它也是团队作为一个整体的职责。在一个迭代的过程中,每个迭代确保了每个工件质量的持续的重新评估,这样,在迭代的方式下,经常可以保证提交质量更高的产品。有效的软件配置管理和变更管理是保证质量的一个基本工具;它帮助组织确保软件在每次构建时是可重复的和可靠的,并且保证缺陷和变更请求得到正确的管理。
质量过程改进的步骤
当我们考虑需要什么来构建任务关键和高安全性的系统软件,并涉及过程质量改进时,大家往往想到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实,软件过程质量改进,如软件开发,可以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你不需要一步就完成所有的事情。即使是小的变化,包括调整你的组织中对质量的看法,也会产生一个切实的改进。
我们指出两条参考的改进的线路图,递进式的(或者本质的)和演进式的(反应式的)。递进式的更多考虑工作流程间的依赖性,做到先改善基础流程,再基于已有的改善基础,做进一步改进。而演进式的多来自于工作中感知到的问题和瓶颈,依据问题的表面做反应式的改进。基于改进后再发现新的问题,如此反复。当然,我们也在努力发现一种可以兼顾工作流程间依赖性,有可以快速显示改进效果的改进方式。
我们可以把质量保证工作改善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配置管理和变更管理、静态分析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迭代开发和连续测试、全过程质量、组织级质量体系、架构分析、需求管理、项目管理。递进式和演进式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