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血液
“从上海到北京的很多货车,满载而来; 但往往空着车回到上海。同样,从北京到上海的很多货车也都装得满满的,返回时也有很多空车。”IBM全球副总裁、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认为,这种现象是导致交通堵塞、资源浪费、成本提升的重要因素。
这样物流和资源的配置肯定不是“智慧”的。那么是否有一个平台,可以实现物流配送系统时间、路线等信息的互联互通,并通过软件把物流配送的信息进行匹配?王阳的回答是“可以”。IBM的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智能的平台,以降低物流的成本,并减少资源的浪费。
王阳领导下的IBM中国开发中心有5000名工程师和众多的行业合作伙伴,该中心负责IBM软件部五大产品(WebSphere、 Lotus、Information Management、Tivoli、 Rational)在中国的应用开发。在王阳看来,这五大软件产品从数据的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协作等方面很好地支撑了智慧地球的落地。
比如,互联网基础架构软件WebSphere主要协助企业在各类计算机平台上建立、运行及整合电子商务应用。管理技术软件Tivoli能提供跨越主机系统、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工作组应用、企业网络、Internet服务器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Rational提供基于业界开放标准的工具、非常好的方案和服务,用于开发商业应用和构建软件产品及系统。工作流和协作软件Lotus帮助用户利用整个企业(包括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和企业员工)的所有知识,并使组织内部的所有人员更加有效地进行协作。Information Management不再只是提供一个数据库——它集成了基于开放系统、跨越多平台的数据库服务器。
王阳认为,智慧城市并不遥远,在外国一些城市以及中国南京的玄武区、北京的西城区以及广东省中医院,都可见智慧城市的影子。
南京市玄武区是南京市军区机关和南京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从1999年开始,南京人便着手建设“数字玄武”,但几年下来,这些系统都是按照各部门和项目分别建设的,系统之间并没有真正的互联互通,而是形成了一个个分散的信息孤岛。2006年,玄武区采用了IBM 提供的以 SOA 为架构的电子政务平台,希望能有效地整合已有应用系统,规范和理顺政府的工作流程。
在新建的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之上,玄武区整合了财务、计生、民政、发改、卫生、市容、文档一体等全部(共 13个)政务应用系统,以往通常需要 30天才能处理完的行政审批事项,现在缩短到7天。
“玄武区的成功在于,第一流程透明化,提升了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给公众提供的服务更加快速和敏捷; 第二,SOA的软件架构提供的是一个基于开放标准的城市数字化支撑平台,把财政、农业、教育等单位的数据进行共享和交换,光IT的成本,每年就节约80万元。”王阳透露。据说,因为政府办事流程的缩短,很多人纷纷到玄武区买房子置业办公司,使得该地的房价涨了不少。
如同IBM的众多高层,王阳也认为智慧地球不是IBM一家公司的事情。“协作”、“开放”是必经之路。“IBM在中国有众多的合作伙伴和IBM进行共同的开发,比如SOA的解决方案,而智慧技术就好比联结伙伴的血液。”
智慧的骨架
如果说软件是智慧城市的血液,硬件便是骨架。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暨中国系统与科技研发中心总经理施正方认为,芯片、存储、服务器撑起了智慧地球的基石。这三种技术正是IBM中国系统与科技研发中心的关注所在。IBM中国系统与科技研发中心在北京、上海、台北三地拥有超过1200名员工。
在智慧地球的“3I”当中,不论是“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还是“更深入的智能化”中,都离不开芯片、存储、服务器等技术。
施正方介绍说,在智能交通、手机上,芯片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未来通过手机里的芯片,根据某地同一手机位置移动的快慢,可以判断当地交通的状况。而随着芯片技术向更为便宜和耐用的技术和纳米技术的演进,人们的生活也将随之改变。当比米粒还小的一块芯片被植入各种设备时,智慧的设备将代替人做很多的事情。
芯片是计算机的龙头,也是智慧地球的核心应用。而在半导体的研发方面,IBM已经有了近100年历史。
存储对智慧地球的重要性,更不用质疑。海量的信息要采集和分析,必须靠存储。比如在北京有100多万辆车。各类行驶证的记录、车牌号的检测等工作,都需要海量的存储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IBM中国系统与科技研发中心目前大约有100多位工程师专注于存储技术的研究,推动存储的发展。
而在高性能计算服务器方面,智慧技术已经进入科学研究、生物分析和地质研究等领域。据了解,IBM正在研发为中小企业提供的高性能计算平台,这一平台可以把很多中小企业连接起来,这些企业不需要专门的IT管理人员,更可以共享到高性能所带来的便利。
也许,你会觉得这些IBM的技术大佬们所说的技术都不新鲜。确实如此,它们早已经存在,只是之前名字没有被戴上智慧的花冠。这也证明着,智慧地球并非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原先的地基之上的,因而一切并非从零开始。而这智慧地球这一完美的设计图,只是引导业界,使得目标更为清晰和明确,使得前行的步伐更为轻快和坚定。
评 论
智慧城市不是IBM的独角戏
当一个商业公司提出了跟地球、城市相关的宏伟生态蓝图时,除了向它投去佩服的目光,人们也会质疑其实现的可能性和难度。
IBM并非没有自知自明。
在所有接受采访的IBM高管看来,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协作”和“合作”。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特别强调,IBM 要发起一场“大合唱”,而不是“独唱”。
这种合作和协作来自于技术,更来自于商业。
技术上,要达到所有系统的感知、互联互通乃至智能化,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是最为基本的。即使IBM有着更广泛的产品线,也难以覆盖到城市和地球的方方面面。
钱大群提出了技术上“联合研发”的方式。这种方式一反IBM独自研发出产品和解决方案,然后向各方推销的方式。而是俯下身子,由研发团队和各个城市合作,和城市重点行业合作,共同开发出一套适合该城市的发展策略和实施规划,并提供相应的软硬件和服务支持。在研发平台上,IBM也敞开大门,呼喊众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发解决方案,一起来为客户提供服务。
相比于技术,商业和业务上的协作和合作更难。
原先每个系统都是封闭的、不开放的,要互联互通就必须推倒各自的围墙。但有的围墙内的花比较“漂亮”,有的比较“丑”,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呢?花多且漂亮的一方肯定不乐意。有什么样的机制可以保证资源共享的公平呢?
在6月份杭州的黄龙酒店建设“智慧酒店”的发布会上, 黄龙酒店一连签了5份协议。协议涉及三大电信运营商、IBM、广播电视机构等等。能把这些各自行业的大佬都整合在一起做事情,据说是因为黄龙酒店在当地的影响力。如果是稍微弱势的机构,恐怕整合起来没有这么容易。而其他的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等项目,都需要各个方面的协作,这涉及到利益的分配、职能的划分等等方面,都是棘手的问题。
在中国,技术从来都不是实现某个愿景最为关键的惟一因素,商业和人情也才是。因而,在中国迈向智慧化的路上,我们需要高瞻远瞩,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更需要建立符合中国人情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