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PMP培训后的感悟分享

【IT168 分析评论】

    写此文的目的主要是与大家分享考完PMP后一段时间的感想,以及我能感受到的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些变化。

    内容大致包含以下方面:

    为什么要考PMP

    什么态度去应对PMP

    我的经历:考完PMP有什么改变

    -- 主动性

    -- 独立思考

    -- 平衡的艺术

    -- 再学习

    -- 为人处世之道(职业道德四要素,人生成功基石三要素)

    正如PMBOK认为的那样每个过程不是孤立的那样,这里的这几点也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并不是完全分开来说明的。

    闲话少说,来看第一问题,为什么要考PMP?我想到一个比喻,演员有两类,一类是科班出身,一类是业余的,这两类都可能出好演员。优秀的业余演员经过一段时间后很可能会觉得在事业突破上遇到一些瓶颈,于是就选择继续进修。不管是我们主动来报名还是公司要求报名,看起来更像后者,当然还有个原因就是报考PMP需要一定的项目经验。至于更细致的考虑,我想各人或许有各人的想法。

    无论如何,按照排列组合,学了PMP,无非是四种结果:没学到知识,未通过PMP认证;没学到知识,通过PMP认证;学到知识,未通过PMP认证;学到知识,通过PMP认证。这样列出明细之后,不管情愿或不情愿承认,我们学PMP的目标看起来似乎是两个--知识和证书。而这两个目标在当初个人尝试回答“我为什么要考PMP”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差不多有了定论。

    换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所谓态度就是做事的心态、心情、心境。我对“态度决定一切”的深刻印象最初来自米卢对中国足球队员的要求。当时甚至有很多人都诋毁过他对中国足球的贡献,而今回想一下,米卢提倡的“态度决定一切”和“快乐足球”的理念其实是多么的具有启发性。只可惜,中国足球根本不会总结经验教训,也就无所谓进步了。有意思的是,这与后来我在《头脑风暴》节目里听到的打工皇帝唐骏提到的两句话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你工作了一天,有成就吗?”,“今天你快乐吗?” 日省吾身,智莫大焉。 幸福是什么?不就是追求快乐的过程么?

    与“态度决定一切”常常一块说的一句话是“细节决定成败”。 是否依稀记得第一次跟异性朋友约会的情景呢?约会之前是不是常常担心头发是不是很乱,衣服是不是很土,鞋是不是很脏--好像这些都像在说男生:),然后去做充足的准备?细节无非就是这些琐事,但它确实是个事。大家是否还记得那次上完课因为去食堂的路要改道,老徐坚持让小徐给咱们带个路?又是否记得在单位里的桶装水用完时那个主动换水的身影?这其中显示了一种态度,对自己的,对别人的,不是吗?

    学完了PMP,知道了无论变更多小,它也是需要走一个完整的变更流程。其实或许站在我们的客户看这个问题,可能就体现了项目管理是专业还是不专业。 我概括为 “no small thing,  no small change”。

    学习PMP的态度决定了学习PMP的成果。就在最近,我至少看到两篇文章,说现代人读书的功利性太强,不是个好事,至少这样很难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当然提得更多的是文学著作,我觉得读PMBOK也是如此。诚然,PMBOK开始看比较无味,很多人只是为了考试才看书。我当时的定位很明确,考试不是我的终极目标,除了看中文版的PMBOK,还看了英文版的PMBOK,不管怎么说我觉得看英文版的,一来体会了原汁原味,二来我学习了英语--至少在写email的时候不会用来用去就只有那么几个可用的词汇。

    说到这里,我想提一提我在考场听到的一次有趣的谈话。我座位的左边、右边、后面坐的是彼此熟悉的三个同学A,B,C。先是考前对话。同学A大概报了保证班,跟同学B说这次是铁定过不了,不过呢反正下次也不用自己另外交钱;同学B呢说因为出差凌晨两三点才到家,此时很困。彼此都说过不了,又都替对方打气,这一点倒是让人感动。然后是考后对话,同学A和B都跟同学C说这次考试没什么感觉;同学C说比平时模拟的每一次都难。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自己主动来报名参加PMP班的同学比公司报名的同学主动性,积极性普遍要高一些。同学A是公司给报销的,如果真的再考一次看起来没有什么损失,其实是损失了机会成本。学过PMP的人都知道,事情一次作对的代价最低。而且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人越晚学一样东西花的代价越高(所以我们常常抱怨在学校的时候没学这,没学那,嘿嘿),未来的不确定性通常比现在大些,风险自然也大些。我的想法是,既然来了,既然没有什么不可抗拒因素,那么就一次搞定(技多不压身,何况有时候有个证书确实也能说明些问题,省去很多口舌,当然是跟实力匹配的前提下)。另外说一句,我觉得同学C通过的可能性更大些,因为我同她感受是相似的,呵呵。

    大多数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学习了PMP,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吗?我说不,PMP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给你带来什么。真正可能为你带来改变的是对待PMP的态度,处理事情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试想,一个带着急功近利的人即使通过了PMP,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呢?无非是拿到一张废纸而已,如果拿着这样的一个证书去想面试获得什么一官半职,最后或许得到的就是那句话“太伤自尊了”。事物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有时还是很有用的),对于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来说,通过PMP的学习完全是一次梳理;对于没有管理经验的人来说,可以在大脑里形成一个框架,日后的积累和提升才是真正的开始。

    前面提到主动性,主动性也是一种态度,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东西与主动性有着必然的关联,如热情,积极性,创造性。“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最好的诠释了主动性的意义。非常有趣的是,发现在我报名PMP并完成所有培训和考试一周后,我们单位就给员工作一些演示指导如何更好的团队合作,于是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机会用上了我学到的PMP知识,并提出了建议。再说一件好玩的事情,就上个周末,我去图书馆之前想着带上一盒面巾纸(不管什么用途,总之有可能会用上的,不是吗?),不过我后来还是忘了,在图书馆里,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同学过来问我哪里有餐巾纸卖,我纳闷他为啥这么问,不过我确实不知道。后来看着他捂着肚子走了,我大概知道他要做什么了,我当时后悔当初在家里为什么不带上呢。学完PMBOK之后,知道PMBOK相当强调了计划的重要性,但同时再好的计划执行不好,那也是空洞的计划,呵呵。在生活中,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事,上海的公交车司机在车子从站台刚刚启动后,会不会给后面跑步快赶上公交的人停车,也要视情况而定。如果追赶的人发现车已经启动,于是哪怕在已经追到车尾的时候,司机也会扬长而去,相反如果不放弃,继续追到后门,那么车子就会停下来。留心生活,其实生活是很意思的。

    或许已经发现了我的一个变化,就是喜欢用PMBOK的思路去思考生活中碰到的一些事情(thinking in PMP/PMBOK),而且乐此不疲。以前在论坛里看到有意思的一段话:人生就是一个大的项目,包含了很多的小项目,也包含了很多项目阶段,而你就是这个项目的项目经理。换言之,别人都可以逃,你却不可以。个人觉得, 项目管理的艺术源于生活的艺术;生活的艺术也是项目管理的艺术。我也越来越深刻的明白,运用PMBOK的知识去管理项目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使项目获得成功,但它肯定可以增加项目成功的概率。这应该就是我们学习PMBOK的意义所在。再说说生活中碰到的例子吧。 我在电视上看过有关奥运开幕式幕后的采访,大家应该还对那个活字印刷的节目印象深刻吧?可谁又知道这个节目差点在正式演出前被拿掉呢?原因出奇的让人匪夷所思:那2008个道具由于不同厂家生产,规格不一致,导致无法更换。另外,我比较喜欢看NBA,我觉得NBA篮球很好体现了项目管理的思想。如团队合作,在团队陷入僵局的时候,有人可以勇敢的站出来,在团队运行不畅的时候,教练(项目经理)作出及时调整,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特长。赛后会做及时的总结,以备下次比赛。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