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华尔街日报:失业者互联网寻求慰藉

多种方式寻求慰藉

去年底,38岁的莫尼卡-罗斯-威廉姆斯(Monica Ross-Williams)选择了另外一种网络娱乐方式来逃避现实。去年6月,威廉姆斯在密歇根州创办了一个家政服务公司,由于经济不景气,公司只有3 个客户,每周的工作时间仅为9小时。因为时间充裕,她从去年10月开始使用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并通过该网站联系业务。

去年12月,威廉姆斯又在社交网络站点Facebook上注册了帐号,并与自己的高中同学取得了联系。上个月,她又有幸成为一家小企业的论坛版主。从那以后,威廉姆斯每天都要花上两个小时发帖并整理其他用户的评论。“现在真是光阴似箭啊。”她说。

非常时期的网络使用率激增也曾有过先例。卡内基-梅陇大学的克劳特博士表示,此前的研究显示,在“9·11恐怖袭击”这类事件发生之后,互联网的活跃度会明显提升,很多人都会通过网络搜集信息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忧虑。他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使用网络讨论组、博客以及其他的交流工具来讨论“有意义”的事情,与他人交流各自周围发生的变化。

47岁的拉里-哈维斯(Larry Hawes)去年11月丢掉了工作,在此之前,他曾经是IBM的一名顾问。但是哈维斯从未与以前的同事中断联系。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建立自己的博客,并将博客命名为“团结起来,我们能行!”他使用Twitter的频率也有所增加。通过这项服务他就可以向自己的朋友和同事发送短信息。哈维斯说,他整天都呆在 Twitter上,每天大概向137人的小组发送10条信息,其中包括IBM的同事和其他朋友。自去年10月以来,哈维斯已经在Twitter上发出了 652条信息。

“正因为我已经离开了IBM,我才需要与之前的同事保持联系。”哈维斯说。

还有些人会在失业后通过结交新朋友来寻求慰藉的。去年10月以前,27岁的卡拉-维曼(Cara Wayman)很少上网。在此之前,她在一家疗养院当护士,同时还在读在职的社会心理学课程。那时,她每周只上两三次网,每次约15分钟。但是去年10 月,维曼被炒了鱿鱼,从那以后她每天都会在网上呆5个小时。下线后,她还会玩数独和其他的游戏,以此来逃离现实。

但是维曼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社交网络上找工作,甚至连为肥皂剧《医院那些事儿》(General Hospital Happenings)的观众建立的论坛也不放过。而维曼的状态很快就从单纯的上网找工作变成了在线交友。“这就像是支持小组,”她说。“我会一遍又一遍的刷新页面”以确定是否有人回复了我的帖子。她认为,每天在网上花这么多时间令人很窘迫。

还有很多维曼这样的人。《医院那些事儿》的论坛管理员雪莉-康顿(Shirley Condon)表示,当前的经济状况已经改变了人们讨论问题的口吻和目的。康顿是一位居家母亲,她有两个十几岁的女儿。她说,论坛的访问量已经从一年前的 1万次增长到现在的2万次。康顿说,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帖子不是为了讨论《医院那些事儿》这部戏,而是讨论经济。

“很多丢了工作的人承受不起这种打击。他们来到论坛上问,‘我该怎么办?’” 康顿说。“现在已经人心惶惶。现实生活比电视剧更富戏剧性。”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