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开源软件测试模型

  4.2 软件元素
  · 结构

  指组成软件产品的任何事物。

  代码: 组成产品的任何代码结构,从可执行码直至单个例程。

  接口: 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和通信点。

  硬件: 任何作为为产品组成部分的硬件元素。

  非执行文件: 除程序外的任何文件如文本文件、样本数据、帮助文件等等。

  其他介质: 软件和硬件之外的任何介质,如纸面文档、 Web 连接和内容、包装、许可证协议等等。

  · 功能

  指产品要完成的任何事情。

  用户接口: 任何协调与用户交换数据的功能。

  系统接口: 任何协调与用户之外的其他实体(如其他程序、硬盘、网络、打印机等等)交换数据的功能。

  应用: 任何用于定义产品、区分产品或完成核心需求的功能。

  错误处理: 任何检测错误和从错误中恢复的功能,包括所有的错误消息。

  可测试性: 任何支持测试该产品的功能如诊断程序、日志文件、声明、测试菜单等等。

  · 数据

  指产品要处理的任何任何事物。

  输入: 产品要处理的任何数据。

  输出: 经产品处理后产生的任何结果数据。

  预置值: 要作为产品的一部分提供给客户、或直接构建在产品内部的任何数据如预制数据库,缺省值等等。

  固定值: 存储在内部、在多个操作中应保持一致的任何数据,包括产品模式或状态如选项设置、视图模式、文档内容等等。

  时序: 数据和时间之间的任何关系,如每秒击键次数、文件的时间戳、或分布式系统的同步。

  非法: 任何能够触发错误处理函数的数据或状态。

  4.3 操作
  指产品将被如何使用。

  · 使用情景

  与时间相关的操作模式,包括产品在相关领域要典型处理的数据模式,随用户而变化。

  · 物理环境

  产品运行的物理环境,比如噪音、照明等等。

  五、质量准则
  当声称一个产品是“高质量”时,意味着“高度”满足了该产品的受益人所定义的质量准则。测试工作常常不得不在质量准则不很明确的情况下进行,以下所给出的准则类别可帮助进行“头脑风暴式”思考或揭示那些需要知道的问题,尤其适合根据实际项目进行定制。建 议同时参考 ISO 9126 质量特性标准或其他相关软件工程标准。

  5.1 操作准则
  · 能力

  产品能否执行要求的功能?

  · 可靠性

  在所有要求的情况下产品均能正常工作并抵御失败吗?

  错误处理: 产品在错误的情况下可抵御失败,失败时能够妥善应对并很容易恢复。

  数据完整性: 产品可 防止系统数据的丢失或损坏。

  安全( Security ): 产品可防止未授权用户的访问。

  保险( Safety ): 产品的失败不会造成生命或财产的损失。

  · 可用性

  产品是否很容易被真实用户使用?

  易学习性: 产品操作可很快被潜在用户掌握。

  易操作性: 产品的操作只需付出很少努力,不会引起混乱。

  · 性能

  速度和相应能力如何?

  · 可安装性

  是否能很容易地安装在目标平台上?

  · 兼容性

  能否与外部元素和配置协同一致地工作?

  应用兼容性: 产品能够与其他软件产品一起工作。

  操作系统兼容性: 产品可与某种特定操作系统协同工作。

  硬件兼容性: 产品可与某种特定硬件平台元素和配置协同工作。

  后向兼容性: 产品能够与其早期版本协同工作。

  资源使用: 产品不会滥用内存、存储介质或其他系统资源。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