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频道

谁会让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前进入大结局

本文来自于”湘江数评“公众号,作者老杨,经作者本人同意授权后发布

很多人问老杨企业数字化转型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很多人会说企业数字化一直在路上!其实大部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在起步阶段就结局已定,没有成功可言,有些只不过是CIO在苦苦支撑而已。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这条路没有太多靓丽的风景,更多的是无奈与甩锅。

很多年前在做信息化的那个年代企业就在喊要打破孤岛,当前做数字化仍将打破孤岛作为主要工作,但数字化几年做下来,大部分的企业依然孤岛丛生,为什么?老杨认为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技术孤岛易破,管理孤岛难通。不管是做信息化还是做数字化,软件始终是工具,用的好是利器,降本增效,用不好是“凶器”,伤人伤己,可惜的是大部分企业最终将软件用成了“凶器”,数字化建设搞的鸡飞狗跳,最终一地鸡毛。

所以不难看出,在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大部分的传统企业还是缺乏“转”的认知、“转”的能力、“转”的魄力,很难用简单的技术、工具思维来撬动企业的管理改革,更难打破坚挺的管理与组织孤岛,最终带来的就是大量的数据重复录入工作,搞得基层用户怨声载道,而关键是造成大量人力成本浪费的同时数据还毫无价值可言,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当领导需要相关报表时,业务部门提供的还是Excel表格,而领导也只相信这种传统的报表,因为系统数据都是错乱的,但当需要某种精细化的多方对比数据时,这个时候就会因数据统计核算口径不统一而导致数据错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虽然做了各种花花绿绿的报表系统但决策还是靠手工核算的原因,因为那些报表系统只有外在的价值,即面子工程,而毫无内在管理价格可言。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孤岛的本质在于管理而非技术本身,但大部分的传统企业都在试图用技术来弥补管理的短板,但管理的围城岂能是一个小小的管理软件所能撼动,最终技术背了管理的锅,或许也可能会用CIO的职业生涯提前结束为代价来结束这场数字化转型建设。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很多企业往往很在意软件功能有多少,很在意软件是不是大厂的,甚至恨不得软件系统能满足企业未来几年的业务发展需求,但却非常容易忽视企业的流程管理,所做的工作就是流程搬家,即从纸质原封不动照搬至线上,不管流程是否合理、是否需要优化,甚至根本没有流程优化的意识与能力,这样做造成的后果就是系统上线即乱套,流程跑不通责怪系统无用,从来不在运营管理上找原因,这也就造成系统应用难、价值体现难,混乱流程管理的背后其实也就是企业混乱的管理,只不过系统将这些隐性的管理问题显示出来而已,所以说数字化有时候也是一面“照妖镜”,透视企业管理的能力。从这里不难看出混乱的流程不改善、不优化,也会让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建设提前进入大结局,那就是直接弃用软件恢复传统纸质签字时代。

众所周知,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优化的、不断迭代的过程,因为企业管理场景是多变的,但系统功能是固化的,系统代码是写死的,但要适应管理怎么办?只有不断迭代系统,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软件公司在不断迭代系统版本,而企业也在不断进行系统的二次开发、功能升级、各种接口打通,以满足各业务场景的需求,但问题在于这些需求的满足技术上不是问题,企业愿不愿意投入才是关键,会不会持续投入才是核心,同时由于部分企业缺乏数字化项目规划与管理能力,缺乏统筹管理能力,导致数字化建设成本居高不下,而数字化的价值却由于各种的问题难以显现,产生的结果就是由于资金问题导致软件系统缺乏迭代管理能力而难以满足业务需求,业务部门会在吐槽声中提前决定系统的命运:下线!

遗憾的是大部分传统企业在数字化的投入上总是存在“前期胡乱投后期舍不得”的现象,即使部分企业制定了数字化的资金投入规划,但真正执行起来却也是非常有难度的。

如果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系统不能满足业务需求该怎办办?很多企业可能都会选择一条简单粗暴的路:下线封存!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部分企业中人员的更替也将直接导致系统的命运,例如企业信息部门负责人或分管领导的更换、软件公司项目经理的更替等,都将是一个数字化项目巨大的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将项目送入“大结局”,而这种案例不在少数。系统的更替不仅带来的是资金的损失,更是应用习惯的改变,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某些企业数字化系统换了一个又一个,总是难以找到自己合适的,总是在吐槽各种问题。

综上所述,如果企业的管理不升级、不转变、不改革、流程不优化、又同时舍不得投入,那么仅凭技术方面的一己之力很难实现完美的数字化转型,要么在吐槽,要么在甩锅,导致数字化一直在路上且徘徊不前,甚至会让系统提前进入大结局,所以不难看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来共同完成。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