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全盘失败?鲍尔默需离开微软的五大原因

        【IT168 资讯】史蒂夫·鲍尔默将在未来12个月内从微软退休。这是官方的说法,微软的这种做法更让我们觉得,董事会给他的选择是:要么自己走人要么被解职。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即使在2008年,当比尔盖茨从微软退休,他成为微软的一把手时,鲍尔默已经失败。为什么失败,让我们细细说来:

  1.Vista和Windows 8的失误

  Vista是一种失败。它是如此的糟糕,以至于微软不得不在2009年将Windows XP Home版再次投放出来,以应对Linuk上网本在低端PC市场对微软的冲击。然后,史蒂文·辛诺夫斯基用Windows 7挽救了微软桌面操作系统。

  尽管Vista很糟糕,但Windows 8悲哀的销售数字却更胜一筹。就在用户明确表示不会转移到拥有烦人Metro界面的Windows8之前,辛诺夫斯基早已离开了微软。鲍尔默蓝屏死机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2.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无所建树

  时下的趋势是:人们正在购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PC永远不会消失,但PC市场没有增长。在鲍尔默的治下,微软不断努力,想在移动领域有所作为,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

  不可否认,Windows Phone 8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成绩是因为黑莓帝国的崩溃引起的。Google的安卓正在顺利的统治智能手机市场,就像Windows当年统治台式机市场一样。

  平板电脑这边,鲍尔默可以投入大量广告,宣传Windows 8平板电脑,比如联想Yoga如何的胜过iPad。无济于事。安卓平板的份额已经超越了iPad,而Windows平板电脑几乎还没有任何影响力。

  Surface平板电脑已经失败,尤其是Surface RT更是一种完全与彻底的失败。

  3.微软网络战略的失败

  你不需要用Bing搜索就可以知道微软在线服务部门一个季度接着一个季度的出现亏损。“好”消息是,这个部门不再一个季度亏损5亿美元了。

  也许微软应该收购雅虎。在1年多的时间内,雅虎新CEO梅丽莎·梅耶(Marissa Mayer)已经将雅虎治理成美国第一大网络公司,2013年7月,其独立访问用户数量超过了Google。想想吧,假如微软购买了雅虎,然后梅耶进入微软,那么现在的微软CEO候选者名单会有更好的人可选。

  4.来自地狱的企业文化

  听说过堆栈排名(stack ranking)吗? 它是微软的个人与部门排名系统。每个员工和每个部门,都会以1到5的等级来进行打分。本来这种系统很普遍,也很流行。让它有害的是,微软规定,每10个员工,或每10个部门,要有一个必须是差评。

  比如,你部门当中有100个人,得有5个人的评分是差等。这太糟糕了。作为一名老板,你必须将5个表现还算OK的员工列为差等。与此同时,你还需要努力让自己的部门不会进入那10%的差等部门行列中去,否则,你很快就可能卷起铺盖走人。

  这种糟糕的系统结合微软一年一度的公司重组,微软终于将自己的重点放在由一家软件公司转型为一家设备与服务公司上,“一个微软”,一家更灵敏的科技公司。

  这是一个很好的理念。微软的部门曾经象被扔进河中一个麻袋里面的猫狗的打架。以前的微软没有“统一”这一概念,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对抗,为了简单的生存而战。

  鲍尔默会打破这种至上而下的文化与管理模式,将微软打造成一家温和,亲切的公司吗?Paul Carroll这样的管理专家认为不太可能。

  微软的董事会也这样认为。他们似乎认为,鲍尔默不会改变这种有毒的企业文化。

  5.市场不相信鲍尔默

  鲍尔默过去就不是一个好的CEO人选。他总是是一位推销员。经过这么多年,他不得不销售噱头多过真材实料的东西,市场已经开始反对他。

  2000年1月,鲍尔默成为CEO。2000年8月22日,微软股价收于35.62美元。2013年8月22日,微软股价收于32.39美元。盖茨2000年在微软最后几天,公司股价是在55美元一股左右。

  10几年来,微软实际价值总体上是衰退的。而其竞争对手呢?苹果目前的股价为501.42美元,Google则在871.29美元左右。

  这么多年来,分析师都在叫鲍尔默离开。现在,当市场知道鲍尔默要离开了,微软股价已经反弹了6%。

  微软何去何从?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

  我们所知道的是,微软需要彻底改变。是的,这家公司仍然收入几十亿美元,但在2013年,微软仍是一家PC操作系统与商业PC软件公司,而世界已经从PC转向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与云计算。为了重新塑造微软,使其成为一家真正的21世纪科技公司,微软确实需要采取激进的变革措施,即使倾其所有财富都行。

  这是可以做到的。IBM做到了。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特也做到了。不过,即使我们知道了微软的新CEO,我们也无法知道微软是否有能力做到这样的变革。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