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频道

厚积薄发,OceanBase以“加速度”奔向AI未来

  “做基础设施,是良心活。我们的目标始终明确,打造一款世界级数据库。”OceanBase CEO杨冰在年度发布会上表示。

  今年OceanBase的主题是“专注·向未来”,走向未来,所有的企业都要面对全球化和AI两大浪潮,这为中国数据库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全球化是打造世界级数据库的必经之路

  “要打造一款世界级的数据库,全球化不是可选项,而是必经之路。”杨冰强调。

  三年前,OceanBase开启了全球化之旅。今年10月22日,OceanBase宣布公司全球化战略全面提速,并正式启动“GO GLOBAL GO Program——全球拓展计划”,加快全球化布局。

  全球化发展拥有广阔的机遇,也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杨冰介绍,OceanBase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全球化路径。

  首先,打铁必需自身硬,把擅长的事情打穿打透。OceanBase通过以TP为核心的一体化架构,打造面向AI时代的数据底座,在产品力方面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其次,躬身入局,与海外客户建立信任,打造标杆案例,逐步树立海外品牌认知。

  最后,专注聚焦,现阶段在海外的发展OceanBase会更加聚焦于云上客户,围绕Fintech金融方向为核心,和蚂蚁集团实现更好地协同,把资源禀赋和行业know-how发挥到极致,通过金融行业打穿打透,再渗透到更加广泛的行业和区域当中。

  目前OB Cloud已支持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AWS、Azure、GCP七大主流云基础设施,应用无需改造即可“一套架构、全球运行”,其多云原生的优势获得了全球客户的广泛认可。

  在海外OceanBase已覆盖港澳、东南亚等核心市场,于2025年9月正式进入技术门槛极高的日本市场,并积极布局拉美、中东、北美地区。目前,OceanBase已为GCash、2C2P、PalmPay等50余家海外客户提供服务,并连续两年获评Gartner云数据库“荣誉提及”和亚太区“客户之选”。

  今年,位于老挝万象的老中银行(LCB)新一代核心系统成功上线投产,该系统全面采用OceanBase,成为首个将中国数据库应用于海外银行核心系统的案例。通过“仲裁高可用+异地灾备库”双架构,实现系统单秒事务处理性能提升20倍,核心批量处理时间压缩至30分钟,而整体建设成本仅为同类方案20%。

  杨冰在会上指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经历了“走出去”的Global 1.0阶段,如今已经到了Global 2.0阶段,“本地化”是当前做好全球化的关键。虽然科技是无国界的,但是作为来自中国的科技公司怎么融入当地的场景、生态、社区,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所以OceanBase也会加强社区建设和开源的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全球。

  OceanBase正面向全球化进行人才、组织、制度等全方位升级,在本地化方面做好安全、合规,进行本地生态适配,以及打造本地化的技术服务体系。据悉,OceanBase将在马来西亚、欧洲、北美设立三大服务中心,构建“Follow-the-sun”体系,实现全球客户全生命周期支持。

  可以看出,OceanBase为全球化发展做了充足准备,如今的AI浪潮更是给了OceanBase走向全球的新机遇。

混合搜索是AI原生数据库的分水岭

  根据麦肯锡最新的报告,62%的企业表示正在尝试AI智能体,但是智能体需要与AI适配的数据,而大多数企业目前尚未达到这一要求。MIT研究也显示,超过95%的企业AI项目因多模态数据割裂、系统链路冗长、权限管理复杂难以落地。

  “决定AI应用落地质量的是数据。”杨冰表示,数据层面的AI-Ready成为了AI落地的瓶颈。

  企业数据通常分布在多个系统中,包括订单、交易等结构化数据,日志、JSON等半结构化数据,以及文档、文本、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同时还有用于语义检索的向量化数据。可能用到关系型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向量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在传统架构下,要实现一次完整查询,开发者必须跨系统整合和排序结果,这不仅增加了系统复杂性,也让混合搜索性能难以满足实时AI推理需求。

  未来,市场对AI原生数据库有巨大的需求,据Gartner预测,到2028年,支持生成式AI的数据库支出将达2180亿美元,占市场74%。

  然而目前业内对AI原生数据库的定义和产品形态还没有形成共识,有人认为支持向量搜索便是AI原生数据库,但是单纯的向量搜索已经无法满足AI应用需求,多路召回和混合搜索已经成为AI数据处理的核心需求。

  “向量搜索只是AI数据库的初级阶段,最终所有的向量搜索都会逐步演进为混合搜索,能不能支持混合搜索是AI原生数据库核心能力的分水岭。”OceanBaseCTO杨传辉说。

  本次年度发布会上,OceanBase发布了其首款AI原生数据库seekdb,并以Apache 2.0协议全球开源,为全球企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更普惠、可落地的数据底座。

  seekdb最大的特点是支持AI原生混合搜索,支持向量、全文、标量、GIS数据统一检索,兼容30+主流AI框架,开发者使用seekdb通过三行代码即可构建知识库、智能体等AI应用。

  具体来看,seekdb通过原生SQL及Python SDK,同步完成结构化过滤、关键词匹配与向量语义计算。其内置AI Function功能,允许直接在数据库内调用大模型或向量处理函数,实现“存储、索引、检索、推理”一站式闭环,能够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跨系统权限泄露风险。例如,在金融反欺诈场景中,系统可毫秒级响应“过去7天交易超5万元、地理位置异常且行为模式接近历史欺诈样本”,无需跨多个系统调用。

  此外,seekdb支持极简部署,最低仅需1核CPU、2GB内存,兼容嵌入式与客户端/服务器双部署模式,降低了AI数据应用门槛,提升了AI开发效率。seekdb既可独立使用,也可平滑融入新发布的OceanBase 4.4一体化融合版本,该版本将TP、AP与AI能力集成于单一内核,是一体化架构下多模融合的里程碑版本。

  杨冰指出,AI时代新的技术和客户需求快速变化,轻量化的seekdb能够快速迭代,同时开源开放,通过与客户共建,与全球开发者共建,快速实现AI落地。

小结:以专注向AI未来

  今年是OceanBase创立以来的15年,也是OceanBase商业化的第5年。整体来看,OceanBase全球客户数突破了4000家,连续五年客户数增速超过100%,其技术已深入金融、政务、通信、零售、制造、互联网等十余领域,服务覆盖16个国家和地区、60多个地域、240多个可用区。

  杨冰认为,能够获得客户的认可和快速增长,关键在于OceanBase十五年如一日对技术工程化的追求。工程化本质上是把一个技术变成稳定、可靠、规模化、产品化的能力,对于数据库而言,用户最看重的是稳定、安全、好用,通过对技术工程化的极致追求,OceanBase为用户带来了省心、省力值得信赖的数据库产品。

  OceanBase的亮眼成绩是以专注铸就专业的厚积薄发。今年也是OceanBase以“加速度”发展的一年,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举办,迈入生态建设2.0阶段,聚焦“能力”和“增长”;调整组织架构,进行战略升级,全面拥抱AI;发布CEO全员信,加速全球化布局……

  面对AI浪潮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变革中的机遇,OceanBase在专注中找到了通往未来的路,战略更加清晰,步履更加坚定。“AI对数据库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全新的场景,AI时代全球的数据库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中国应用比较发达,数据基建发展得比较快,数据量比较大,在AI场景中国数据库的玩家反而有更多的机会。”杨冰说。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