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数据库国测第一批结果发布,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不过又都在大多数人的期望之中,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像三十年前挤公交一样,上车的人希望马上关门,别太挤了;还没上车,排在前列的人希望里面的人能再往里挤挤,自己也能上了这趟车。排在后面的人,反正与自己无关,看着只能看着热闹等下一班车。
如果我说未来的国产数据库很难再有新玩家通过国测了(主要是针对通用型关系型数据库,有可能未来还有新型数据库会入围国测清单),可能一些正在努力争取通过国测的朋友会不认同,从目前的情况来说,中国市场容不下那么多的数据库厂商,哪怕过了国测的,也不见得几年后还能活着。
经常有朋友会让我分析分析,哪些数据库产品会在未来成为王者?说实在的,以我的能力,只能看到当前,无法预知未来。不过我根据当年Oracle崛起时代的数据库争雄的历史,来看一看当今烽烟四起的国产数据库战场,也许有一些参考意义。国产数据库的战争就像是一场马拉松,现在刚刚响起发令枪,很多有实力的选手可能还没有真正出发,所以现在就给国产数据库的未来盖棺定论有些早了。跑在前面的人也可能是只有半马实力的,中途离场也未可知,出发晚的可能耐力极好,20公里后才会显示出真正的实力。
能走得较远的数据库厂商都有几个特点。决定未来王者的最关键因素不是现在技术有多好,而是能活得更久。想要赢,先要能活下来,经过这几年的资本狂潮之后,资本对数据库产品的投资变得更加谨慎,更加挑剔。而目前大多数国产数据库并无造血机能,大多数还是依靠资本的支撑在往前发展。为了抢占市场,数据库厂商在产品研发、营销、售后等方面的投资会高速增长,因此短时间内想要以市场实现盈利解决现金流的企业,往往会在发展上过于保守,从而在技术与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就很难去竞争这个王座了。
看一家数据库厂商健康不健康,首先要去看看它的现金流和融资情况。只有有充足资金的企业,才会在产品研发等方向有充足的投资,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哪怕现在产品各方面都不突出,但是未来也未可知,因为从目前用户反馈的情况来说,各国产数据库都处于能用,但是不太好用的阶段,还没有出现一骑绝尘的绝对领 先者。只要有钱,能组织高水平的研发队伍,能支持强大的销售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哪怕现在产品水平还差一些,五年十年后还是能赶上来的。也就是说,在未来十年中能活下来的,才是未来王座的竞争者,他们不一定是现在在技术或者市场上的领 先者。
第二个我们需要去看的,是这家厂商是否足够谦逊,能够聆听客户的心声。最近老罗怼西贝的故事挺热闹的。其实最大的看点是贾总的言论。从他的言论中我不看好西贝,因为一个傲慢的,不愿意聆听客户意见,偏执地认为客户需要的就是他们的产品的领导者,必然带不出一支优秀的服务行业的团队的。数据库厂商也是如此,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是搞数据库产品的,比客户更懂数据库,那么他们也是做不好产品的。理所当然地,他们肯定比客户更懂数据库,但是客户更懂他们的系统,客户对数据库的需求可能不尽合理,也可能不一定非要成为自己产品的功能,但是了解和理解客户对数据库产品的需求,是数据库产品做得更好的关键要素。
第三个我们需要去看的,数据库厂商是否足够开放,是否愿意和第三方合作伙伴和生态合作,是否愿意把一部分利润让给生态伙伴。一个总想吃独食,技术不透明的数据库厂商,是很难把数据库产品做好的。如果你的产品和服务好到没朋友了,那么有可能这个产品也就这样了。
第四个要看数据库厂商本身的态度,其实目前有些数据库厂商也就是玩票的,在技术上、市场上、生态上都比较佛系,自己也缺少战略目标,在我们看来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这些厂商如果在未来的一年里不改变态度,未来也是很危险的。
可能读者朋友看到这里不过瘾,觉得我并没有指出哪些数据库能成为王者,其实你根据我谈的几条去找找就行了,在目前的数据库市场上,确实也还没有出现真正的王者,大家都还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