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频道

GBase 8s崔志伟:国产数据库收敛之后,生态是制胜关键

  百花齐放的国产数据库正迎来加速收敛,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仿佛都在增加。

  中国数据库市场正在发生哪些变化?未来将会如何发展?什么是制胜关键?在DTCC2025中国数据库大会上,就相关问题我们采访了GBase 8s产品经营部总经理崔志伟,他认为中国数据库市场越来越趋于理性,未来国产数据库的竞争是生态的竞争。

  图左:GBase 8s产品经营部总经理 崔志伟

市场趋于理性,未来多元化并存

  崔志伟提到:近两年明显感受到,随着国产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数据库市场越来越回归理性和理智,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主要的变化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大浪淘沙,国产数据库厂商数量显著收敛,技术路线选择更加清晰、多元。二是,用户对自身业务需求以及不同技术路线的数据库产品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会结合业务场景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库产品。三是,随着国产化替换或升级实践,用户开始更加关注TCO总有用成本,不再一味追求项目的快速上马。

  比如在架构方面,随着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集中式架构好还是分布式架构好的争论从未休止,分布式数据库会不会取代集中式数据库也成为热点讨论话题。

  让崔志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2021年-2023年期间,分布式数据库来势汹汹,当时很多人认为大的场景都能够去做,小的场景更没有问题,似乎有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来了,集中式数据库就会被淘汰的感觉,但是实践后并非如此。近几年,集中式数据库的共享存储集群不断取得突破进展,受到客户认可,同时也看到有分布式数据库厂商推出了共享存储集群产品,集中式与分布式可以并存,也是为了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集中式数据库经过40多年发展仍然无法被替代,是因为集中式数据库解决了并发和事务两大问题,虽然一些开发厂商可以通过业务改变事务的运行,解决事务问题,但是门槛太高,只有极少数头部厂商在尝试。分布式数据库起源于互联网,是应对超大规模场景产生的产品,更适合超大规模的事务场景。”崔志伟指出,不同数据库产品有自己擅长和适用的场景,用户也越来越理解自己的业务场景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库产品。

  部署方面,数据库上云是大势所趋,但是很多行业场景并不适合数据库上云,比如对数据隐私、安全合规要求严格的金融、医疗等行业场景,在业务连续性要求高却无人值守的水电能源等行业场景,并不适合将数据库部署在云上。

  崔志伟判断,未来国产数据库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会出现多元化共存的局面,多元化需求有多元的产品支撑,这也是理想的发展过程,每个客户在每个场景里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实践出真知,现在业内已经充分认识到,国产数据库替换并不是单点的技术产品替换,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客户在国产化替换过程中越来越关注TCO总拥有成本,包括前期的硬件投入、软件许可费、安装调试费,以及迁移适配成本,上线后还要考虑运维、硬件损坏、电力空调运行等方面的费用。就像业内专家所说,现在国产化替代已经真刀真枪干了,花的是真金白银,也会更加理性。

GBase 8s从内核创新到生态自立

  崔志伟指出,集中式OLTP数据库是体量最大的数据库单品,在这两年国产数据库收敛过程中,经过市场初步筛选后的产品在技术能力上得到了验证,但是数据库生态更为重要。国产数据库的自主可控之路,必将经历从产品内核创新到生态自立的过程。

  以GBase 8s为例,十多年来,GBase 8s通过内核创新打造稳定可靠、高性能的数据库产品,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生态,走向生态自立。

  首先,明确GBase 8s自身定位和技术路线,是要打造一款值得信赖的关系型OLTP事务数据库,锚定在集中式架构,通过内核创新打造稳定可靠的数据库产品。GBase 8s主要提供主备式集群(同城主备HAC和异地容灾RHAC)和共享存储集群(SSC),对标Oracle,提供全方位的高可用方案。这些高可用方案经过几百个落地项目的检验,稳定性和性能表现优异。

  为什么提供共享存储集群?

  “随着集中式的算力越来越强,能够承担更多的业务场景,通过共享存储的方式在线扩容磁盘,可以管理越来越多的数据,GBase 8s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崔志伟指出,共享存储集群是集中式数据库的终极目标和终极产品形态,随着新型硬件和软件技术发展,为共享存储集群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产品侧,今年GBASE南大通用发布了GBase 8s新一代存储引擎,把最底层的悲观锁控制改成了内存化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技术,提供更强的并发能力和性能。

  在生态侧,GBase 8s提供一体化监控和运维工具、数据迁移和同步工具等,为了降低迁移难度和成本,GBase 8s也兼容Oracle和MySQL,同时不断完善对上下游国产软硬件生态的兼容适配。

  “我们作为数据库厂商,除了数据库Server本身,还要有周边生态。就像开发商盖房子一样,建设好一个生活小区,数据库Server就是房子,数据库驱动、接口、框架适配就像通往小区里的水、电、煤气,是一个体系化的工程,将来国产数据库的竞争是生态的竞争。”崔志伟强调。

  实际上,国产数据库的替代迁移肯定是要完成平滑替换,国产数据库需要提供对源库的数据库对象兼容适配支持,崔志伟认为,兼容性问题本质仍然是生态问题,需要借助原有数据库生态打造自己的生态,比如GBase 8s便是借助Oracle和MySQL生态。

  国产数据库很多都是基于MySQL和PG生态打造,避免了重复造轮子,共用成熟的开源生态,在迁移和替换上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基于开源社区的产品要面临大量安全漏洞,如果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么跟随社区不停的升级版本;要么就是自主解决各种漏洞,从而和社区版本断开独立发展,开源社区的后续红利将无法享受。

  崔志伟认为,无论是纯自研,还是从开源中来,国产数据库最终都要走向自己的生态建设之路,实现生态自主自立。GBase 8s将在语法兼容性(Oracle、MySQL兼容)、周边配套工具和开源社区支持、开发框架支持、运维支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完善自己的生态。

小结:中国数据库产业正于收敛中孕育新的增长逻辑

  从市场喧嚣到理性归位,中国数据库产业正于收敛中孕育新的增长逻辑。当大浪淘沙筛选出更清晰的技术路线,当用户从追求替换速度转向精打细算的TCO,当集中式与分布式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场景适配的共生,国产数据库的竞争早已跳出单一产品性能的比拼,迈入生态制胜的新阶段。

  正如GBase 8s的实践所印证的,从内核创新筑牢产品根基,到兼容适配打通迁移堵点,再到周边工具、人才体系搭建完善生态网络,国产数据库的“自主可控” 从来不是孤立的技术突破,而是覆盖 “产品 - 场景 - 服务 - 生态” 的系统工程,打造值得信赖的数据库产品,需要产品力和生态力双管齐下,而对生态壁垒的构建能力、对场景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快速响应,不仅关乎国产数据库厂商的成败,更是中国数据库产业走向全球竞争力的关键。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