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频道

7大类型常见产品核心数据指标梳理

经济下行,数据化运营和管理成为企业降本增效和提高决策质量的重要方式,但很多新人产品经理在做产品或运营活动效果复盘时,往往不知道要看什么指标。尤其是对于一些B端中后台产品,在做项目复盘或者简历项目描述时,不知道该如何量化收益结果。因此,基于不同类型的产品,整理了一些日常需要关注的核心指标,供参考,实操过程,需要基于战略目标确定核心的北极指标,以及其他可以全面准确反映业务健康度的数据指标。

一、 通用基础指标(几乎所有产品都会关注)

用户获取:

  • 新用户注册/下载量: 衡量市场拓展和拉新能力。

  • 获客成本: 获取一个新用户所需的平均成本。

用户活跃度:

  • 日活跃用户 / 月活跃用户: 衡量产品日常/周期性使用情况的基础指标。

  • 活跃用户占比: 衡量用户群体的健康度和粘性。

用户留存:

  • 次日留存率 / 7日留存率 / 30日留存率: 衡量用户粘性和产品价值的关键指标。用户是否愿意回来继续使用?

  • 流失率: 停止使用产品的用户比例。

用户参与度:

  • 会话次数/时长: 用户使用产品的频率和每次使用的时长。

  • 核心功能使用率: 使用产品核心功能的用户比例和深度。

  • 页面浏览量: 用户浏览内容的数量(尤其对内容型产品重要)。

用户满意度:

  • 净推荐值: 用户向他人推荐产品的可能性。

  • 用户反馈评分/评论: 应用商店评分、用户调研反馈等。

  • 客户服务请求量/解决率: 间接反映产品体验问题。

二、 按主要产品类型划分的核心指标

1.用户增长/获客导向型产品 (早期阶段常见)核心指标:

  • 新增用户数: 绝对增长量。

  • 获客成本: 获取效率。

  • 激活率: 新用户完成关键引导步骤(如注册、首次体验核心功能)的比例。这是留存的前提。

  • 渠道转化率: 不同推广渠道带来的用户量和质量(留存、付费等)。

  • 病毒传播系数: 每个用户能带来多少新用户。

2.用户活跃/粘性导向型产品 (社交、社区、内容)核心指标:

  • 日活跃用户 / 月活跃用户: 基础规模。

  • DAU/MAU 比率: 衡量用户粘性的黄金指标(越高越好)。

  • 用户平均会话时长 / 单日使用次数: 使用深度和频率。

  • 核心功能使用率/渗透率: 如发帖量、评论量、点赞量、好友添加数、内容消费时长、特定工具使用次数等。

  • 用户留存率: 长期粘性的根本。

  • 用户生成内容量/质量: 对UGC平台至关重要。

3.交易/电商/商业化导向型产品:核心指标:

  • 交易总额: 平台或商家完成的销售总额。

  • 订单量: 成交订单数量。

  • 平均订单价值: 每笔订单的平均金额。

  • 转化率: 关键步骤的转化率(如浏览->加购->下单->支付)。

  • 客单价: 每位顾客的平均消费金额。

  • 付费用户数/付费率: 进行购买的用户比例。

  • 获客成本: 获取一个付费用户的成本。

  • 顾客终身价值: 一个顾客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带来的总价值。

  • 购物车放弃率: 反映支付流程或价格问题。

  • 复购率: 衡量顾客忠诚度和平台价值。

4.内容/媒体/信息流产品:核心指标:

  • 内容消费时长: 用户花费在浏览内容上的总时间(核心价值)。

  • 人均内容消费量: 用户平均消费的内容条数/时长。

  • 内容点击率: 内容被用户点击查看的比例。

  • 内容完播/阅读率: 用户完整消费内容的程度。

  • 用户留存率: 是否持续回来消费内容。

  • 内容发布量/更新频率: 内容生态的活跃度。

  • 内容互动率: 点赞、评论、分享、收藏的比例(衡量内容质量和用户参与)。

  • 广告相关指标 (若依赖广告): 广告展示量、点击率、千次展示收益、广告填充率等。

5.SaaS / 企业服务产品:核心指标:

  • 月度经常性收入 / 年度经常性收入: 可预测的收入流,是SaaS的命脉。

  • 客户获取成本: 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

  • 客户终身价值: 一个客户在整个合作周期内带来的总价值。

  • 客户流失率: 停止付费的客户比例(尤其是净流失率)。

  • 客户续约率/续费率: 现有客户在合同到期后继续付费的比例。

  • 收入留存率: 衡量现有客户群产生的收入随时间增长或流失的情况(>100%是理想状态)。

  • 活跃用户/活跃账户率: 客户内部真正使用产品的用户/账户比例。

  • 功能采用率: 客户使用付费功能的程度。

  • 客户健康度: 综合产品使用、支持互动、满意度等多维度的评估。

  • 平均销售周期: 从潜在客户到成交的时间。

6.效率/工具型产品:核心指标:

  • 任务完成率/成功率: 用户能否高效、正确地完成核心任务?

  • 任务完成时间: 完成核心任务所需的平均时间(效率体现)。

  • 核心功能使用频率: 用户使用核心工具的频率。

  • 错误率/用户求助率: 用户在使用中遇到困难或出错的比例。

  • 用户留存率: 用户是否持续依赖该工具解决问题。

  • 付费转化率/订阅率 (如为付费工具)。

  • API调用次数/成功率 (如为开发者工具)。

7.游戏类产品:核心指标:

  • 日活跃用户 / 月活跃用户。

  • 用户留存率: 次日、7日、30日留存至关重要。

  • 平均每用户收益 / 平均每付费用户收益: 核心收入指标。

  • 付费率: 进行过付费的用户比例。

  • 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一个玩家在整个游戏生命周期内带来的价值。

  • 用户会话时长 / 次数: 玩家投入程度。

  • 关卡/任务完成率/时长: 游戏进程和难度设计是否合理。

  • 用户流失点分析: 在哪个关卡/阶段用户最容易流失。

  • 社交互动指标 (如有多人元素): 好友数、组队次数等。

  • 道具/皮肤销售情况: 具体付费项目的表现。

注意事项

  • 阶段相关性: 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关注的核心指标会变化。例如,早期更关注留存和激活,成长期关注增长和获客效率,成熟期关注变现和客户价值。

  • 目标导向性: 核心指标必须服务于产品的核心业务目标(是扩大用户基数?提升用户粘性?增加收入?提升效率?)。

  • 指标关联性: 单一指标往往无法说明问题,需要结合多个指标综合分析(例如,高DAU但低留存,说明用户来了就走;高收入但高获客成本,可能不健康)。

  • “北极星指标”: 每个产品应该定义一个最核心的“北极星指标”,它最能综合反映产品为用户创造的核心价值和商业目标的达成情况(例如,Facebook早期是“7天内添加10个好友的用户数”,Airbnb是“预订间夜数”)。

  • 用户分层: 不同用户群体(新用户、老用户、高价值用户、流失风险用户)的行为和指标表现差异巨大,需要分层分析。

  • 定性结合定量: 数据指标需要结合用户访谈、反馈等定性信息,才能理解数字背后的“为什么”。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