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OceanBase在京举办的沟通会上首次披露了营收数据,2023年,OceanBase的金融行业营收规模为2.7亿元人民币。在IDC发布《中国金融行业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市场份额,2023:技术验证结束,迎接高速增长》报告中,OceanBase收获两项第一:金融行业本地部署市场份额第一、保险证券子市场本地部署份额第一。
如今,数字化转型成为各金融机构的必答题,数据库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基座角色。OceanBase副总裁、金融政企事业部总经理王爽介绍,金融机构会“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去选择数据库,会关注自主可控能力以及从技术路线角度看该数据库是否为主流数据库。
OceanBase是100%根自研,采用原生分布式数据库路线,可以满足金融客户的长期需求。OceanBase具备高效稳定、实时分析、高性能、高性价比、平滑迁移的能力,为金融转型提供全面保障,收获了众多金融机构的认可。
据悉,目前70%千亿资产规模以上银行、75%头部证券机构、65%头部保险机构、45%头部基金公司都已选择OceanBase进行核心系统升级,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四川农商联合银行、中国太平洋保险、招商证券等。其中,一半以上将OceanBase应用于核心系统。
王爽介绍,核心系统数据库升级主要有重构和平迁两条路线,各有优缺点。
所谓重构,是基于分布式架构重建业务,从应用到数据库都基于分布式技术重构。优势是最大程度发挥新技术优势,历史包袱小。而且伴随重构对业务本身进行改造,能够同时完成业务演进。但是整体方案成本较高,实施周期长。
而平迁就是在基本上保留现有代码和应用的前提下,对数据库进行迁移。优势是总体成本低,应用改动量小,业务安全可控。但是国产数据库在性能、稳定性、生态工具、人才储备所面临的挑战,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提供平滑迁移的数据库。
从OceanBase服务客户的实践来看,核心系统数据库升级的四条路径。一是,应用不动,从Oracle平滑迁移到OceanBase。二是,从DB2迁移到OceanBase,一步到位从大机切换到OceanBase。三是,一些用户原来使用小型机,通过单核异构平滑迁移到OceanBase。四是,中小银行以及其他中小金融机构之前使用MySQL,平滑迁移到OceanBase。
在沟通会现场,中国太平洋保险和四川农商联合银行两位用户分享了各自的分布式数据库实践,来自保险和银行的两家金融机构对数字化转型的决心都很坚定,但是都明白没法一步到位,根据自身发展因地制宜选择了不同的策略,分阶段落地实施。
中国太平洋保险选择了先难后易的策略,先与OceanBase在核心系统上攻坚,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工具、方法论的创新实践,在核心客户系统做攻坚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迅速形成知识库,进行能力沉淀,强化了自主掌控能力。而四川农商联合银行最初目标是面向核心系统,但是选择采用“先外围,后核心,先一般,再关键”的策略稳妥推进分布式架构转型。
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永远是“稳”字当头,业务不能停,数据不能丢。在稳定性前提下,也会重点考虑成本,这里的成本并不单是数据库产品本身和改造成本,而是包括数据库、改造、后期维护、硬件环境等在内的综合成本。
中国太平洋保险数智研究院首席数据库专家林春介绍,很多数据库产品不会把压缩作为一种常态化方案,而OceanBase把压缩作为对客户的标准方案,根据业务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压缩算法。太平洋保险有很多大库,由于OceanBase有很好的压缩性能,就不再需要进行跨服务器的分布式应用改造。此外,高压缩性能也使得其备份恢复性能提升了4倍,这对大金融机构来讲非常重要。
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科技部副总经理唐明剑也介绍,四川省农商行的很多分支机构都位于地震活动区,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和业务运营的连续性,采用了“三地四中心五节点”的城市级多活容灾架构,OceanBase的分布式架构很好地匹配了四川农商行的需求,目前已有49个系统在OceanBase上稳定运行。
IDC中国研究经理李凌霄在报告中指出,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可行性已经得到验证,伴随技术验证的稳固,不仅中小型金融机构,如电信运营商、交通运输等高度依赖数据库且业务复杂度相似的行业,也都将加速转型进程。
客户指出在使用国产数据库升级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关键要看厂商能否及时响应,快速解决bug,这考验着厂商的内核掌控能力和自主能力,OceanBase对内核有很好的把控,能够及时响应解决出现的问题,为数据库升级的攻坚克难提供了有力支持。
与会专家指出,国产数据库能够支撑金融核心系统在技术上已经得到验证,但是在生态和服务支持等方面还有不足,这需要时间去沉淀,以OceanBase为代表的中国数据库厂商正在不断完善生态和服务能力。当前国产数据库正在从能用到好用的路上,数据库厂商应该集中力量做好产品和生态,打造好内功,才能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