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频道

达梦上市引爆数据库市场,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摘要:近日,美国三大科技巨头市值逼近中国A股总市值,这一消息凸显了全球经济格局中科技力量的崛起。科技行业的飞速发展正重塑传统经济模式,对各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走向产生深远影响。相比之下,中国A股市场科技板块的市值占比显然较低。

  达梦的上市,为相对沉寂的数据库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6月12日,达梦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交易,上市首日,达梦数据发行价86.96元/股,开盘后股价一度飙升至256.49%的最高涨幅,公司市值瞬间触及235.6亿元的高点,这凸显了资本市场对数据库的认可,极大提振了产业信心。

  历经24年的发展,达梦从初创时期的孤军奋战,到逐渐获得政府及市场的认可,再到如今领军国产数据库行业。若追溯其真正的发展历程,则跨越了超过四十年的时间。

  国产数据库第一股诞生,员工1400,70%为技术研发人员

  在数据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众多数据库企业正筹划甚至加速推进其上市进程。

  在这场IPO的竞赛中,达梦率先成功撞线,正式摘得“国产数据库第一股”的光环。

  截至2023年底,达梦已拥有超过1400名员工,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比高达70%。达梦表示始终将研发投入置于重要位置,从2019年的0.6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65亿元,复合增速达到27.21%。而在2024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已达到0.44亿元,同比增长16.93%。

  尽管此前有流言蜚语称达梦使用了Oracle的源码,但懂技术的人都知道这纯属扯淡。达梦对此也给出了明确的回应:公司产品中没有使用过一行Oracle的代码。达梦数据库在实现与Oracle的高度兼容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种努力有时甚至让人产生了误解,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对达梦数据库技术实力的一种肯定。达梦总架构师韩朱忠如是说。

  大学教师创业做数据库,背后不仅是情怀,去年营收7.94亿元,净赚2.96亿

  达梦不仅怀揣情怀与梦想,更对自身有着清晰的认知与明确的定位。正是通过技术与产品的持续创新,达梦才得以稳步发展至今。

  达梦的故事源于1978年,当时冯裕才教授在华中工学院执教,他亲身经历了技术封锁的困境,由此下定决心要研发出属于中国的核心技术。

  在公司成立之前,冯裕才团队已于1988年成功研发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版权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原型CRDS,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随后,1989年华中理工大学成立了达梦数据库与多媒体技术研究所,在深化研发的同时,开始将产品推向市场。

  2000年,冯裕才教授与研究所的核心成员共同创立了武汉华工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达梦”之名寓意着“达成梦想”,彰显了冯裕才教授自主研发数据库的坚定信念。

  同年11月,随着公司的创立,第三代产品“DM3”也应运而生,标志着公司产品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达梦通过市场运作,将产品与服务广泛推广至政府、军方及合作企业。

  达梦始终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立志成为国内领先的数据库产品开发服务商,并推动国内数据库基础软件产业的发展。为此,达梦坚持原始创新,拥有全部源代码,自主原创率高达99.9%。多年来,自研一直是公司的核心理念。同时,达梦坚持产品化与标准化的道路,这也是其毛利率特别高的重要原因。

  尽管数据库属于数据基础设施,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真正能赚钱的国产数据库并不多,达梦却是其中的佼佼者,赚钱能力出众。

  从2021年至2023年,达梦的营收数据分别达到了7.43亿、6.88亿和7.94亿,而净利润则分别为4.38亿、2.65亿和2.96亿。尽管2022年的营收和净利润有所下滑,但在2023年便迅速恢复了增长态势。净利润的波动可能与市场竞争加剧有关。

  谈及达梦出众的赚钱能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得益于信创政策的驱动。确实,没有信创政策的支持,达梦的业绩难以实现如今的飞跃。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同样的信创环境下,其他数据库厂商的表现却远不及达梦,这是不争的事实。

  上市是重要里程碑,但也仅是新征程的开始

  达梦的业务过度依赖信创,还没有破圈,这是达梦一直被诟病的问题。显然,达梦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尝试多元化发展,目前,达梦正在向全行业发力。以金融行业为例,达梦就完成超过200家金融客户的支持。

  达梦成功上市固然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值得我们庆祝和认可,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达梦上市,能够获得更加充足的“弹药”储备,但同时也将面临来自客户和投资者更加严格的审查。

  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和行业内卷化趋势下,作为数据库行业的领军企业,必须在资本、品牌和规模上持续扩大优势,以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数据库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了存量博弈的下半场,这场竞争的序幕已经缓缓拉开。

  随着行业内卷的不断加剧,品牌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价格战愈演愈烈,曾经8-10万元/套的数据库产品,如今已卷至数千元甚至更低。这种卷降迫使众多数据库厂商不断寻求资本市场的支持,以维护和巩固其市场地位。

  在达梦之后,还有不少数据库厂商都正摩拳擦掌,准备登陆资本市场。

  然而,上市虽然是目标之一,但绝非终点。随着数据库上市潮的到来,这些巨头们将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

  上市只是一个新起点,未来数据库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残酷,行业洗牌也将更加剧烈。我们看到,国内数据库市场已经开始呈现出逐步收敛的状态,若干头部品牌正在形成。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