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频道

当前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应回归理性与朴素的价值观

本文来自于”湘江数评“公众号,作者老杨,经作者本人同意授权后发布

做数字化转型,其实80%的传统企业都是在摸索,而研究表明,90%的企业做数字化转型都以失败而告终,都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做转型。

第一、意识与能力的矛盾

在很多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文章中,我们都会看到“转意识”三个字,企业都有意识,在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领导人都有意识,但意识并不等于有共识,各级领导人形成数字化新共识还需花费很长时间。一旦形成共识,大家都想利用数字化技术改变管理,在领导人的意识里,数字化是万 能 良药,以为用数字化就可以解决所有的企业问题,这其中矛盾点就是:领导人虽然有意识,但领导者有没有突破困难的担当、企业有没有快速调整的能力,一但遇到困难与阻力,很难去逾越,破坏数字化规则的往往在高层,一次的破坏可能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大家争相模仿,数字化也就失去了其价值。

第二、短期见效与长期投入的矛盾

在很多企业领导人的眼里,数字化等同于持续不断的投入,信息部门是烧钱部门非效益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去进行数字化建设,企业领导在期望中要快速出成果,甚至要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而忽视过程中的那些管理的“变量”,现今的数字化已不是曾经的工具化,需要企业内部“协同、共生”,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数字化转型短期见效的只是一些表象:纸质化变电子化,但更深层次管理的提升,需要更长时间技术与业务的磨合,比如流程的优化。所以,此时的矛盾点就是:数字化投入大,买套系统点到为止,如再继续投入做其他,需再考虑。老杨认为,对于数字化的投入不仅是资金投入,还包括领导人对数字化的热情投入、精力投入、管理能力的投入。

第三、技术的先进性与用户应用能力缺失的矛盾

从众多数字化项目失败的案例来看,是真的软件产品功能不行吗?非也!是软件公司规模太小吗?非也!是软件功能实施能力不行吗?非也!软件大厂失败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企业的信息系统真正能发挥其价值,关键在于其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有效性,在于数据源头的管理,有些企业看似数字化转型很成功,花花绿绿报表一大堆,数据大屏非常的霸气与震撼,但如若仔细去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其中充斥着大量的错误数据、无效数据、垃圾数据,那么数据源头在哪里?就在终端,而造成终端数据质量问题的源头在哪里?就在管理;这就造成了技术的先进性与用户应用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第四、数字化透明与传统管理灰度的矛盾

企业领导人进行数字化转型,引进信息系统,就是希望企业管理更透明,工作更高效,而系统带来高效的同时,让企业里的一些灰度变的透明,让某些人的管理能力透明化,同时也必然影响到某些人的利益,这必然促使这些环节的关联者反对系统的应用,不惜利用各种手段抵触使用甚至破坏系统,所以此处的矛盾不言而喻。

以上矛盾,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众多困难的一个缩影,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问题、困难、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组织和领导人在危机的时候没有能力担当,不能够很坚定地去相信自己能够引领这个组织去突破这些困难。

除了以上矛盾,很多企业从一开始做数字化就错了,有的被舆论导向搞错了方向,认为搞数字化转型就是搞大平台,大中台,如果不搞一个数据中台或者业务中台就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信息部门如果不搞一个大数据平台就无法体现其价值,老杨认为就传统企业而言要以朴素的价值观做数字化转型。

要做数字化转型企业首先应该明确:

1.为什么要做数字化?

2.在企业战略上数字化意味着什么?

3.领导层是否理解数字的真正含义?

4.数字化建设是否有明确目标?

5.要达成目标需要分几个步骤走?

6.谁在主导、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

7.是否落实到相关部门?

8.是否有持续投入的资金?

目前大部分的企业做数字化,浮躁多于深度,无论是企业领导人还是CIO,需要静下心来,深度学习,深度思考,以朴素的价值观做数字化转型,何谓朴素?其实很简单:就是以“实用、好用、爱用、易用”、“减输入、增输出、提速度”导向为原则,功能要实用,能满足员工需求但不过度建设;系统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工作,即为好用;满足用户的需求痛点,大家都爱用;系统界面的交互友好,用户体验愉悦度高,系统易用性强。

数字化转型是长期主义,企业管理在不断改进,数字化技术也要随之不断迭代,即技术与业务融合,但目前大部分企业数字化最后全部是业务与技术两张皮,系统与数据两张皮,那么企业为什么做数字化?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实现相关赋能,能够提高管理效率,提高资源整合能力,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不能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