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频道

好的北极星指标的六个制定标准

前几年增长黑客的火爆,让北极星指标成为数据圈人人皆知的名次,北极星指标又被称之为唯一重要指标OMTM(One Metric that Matters)。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企业在数据化运营过程中,希望可以有一个像北极星一样,可以为公司发展指引正确方向。那么北极星指标有什么特点,又该如何制定北极星指标呢?

首先需要基于公司业务形态战略目标及业务过程,把一些核心指标列举出来,然后根据北极星指标的制定标准进行过滤和筛选,最后再用公司战略进行匹配验证,得到可以指引公司团队协作、落地执行的“北极星”。

北极星指标制定的六个标准

1.北极星指标需要体现产品的核心价值

例如电商类的产品,北极星指标需要和交易相关,如成功交易订单数、交易用户数、交易额等,而内容类的产品,则需要和内容的生产、消费过程息息相关

2.需要准确反映用户的活跃程度

在讲北极星指标时,就要讲到虚荣指标的案例,比如MySpace早期用注册用户数作为公司的北极星指标,但用户注册行为来源于市场推广、红包补贴、病毒营销等各种来源,营销费用投入后,注册用户虽然增长了,但是用户下载了就再也不使用了,不活跃,这种指标就属于“虚荣指标”

3.该指标变好是否可以说明公司业务在向好发展?

例如,对于滴滴、曹操出行等打车软件有买卖供需的双边关系的产品来说,如果只是用注册司机数作为北极星指标,就忽略了乘客端

4.指标是否方便团队协同和交流?

北极星指标是要指引整个公司各个业务线和团队的,所以要尽量简洁易懂,便于沟通和交流,通常建议使用绝对值作为北极星指标,而非百分比或占比等比例,比如成功交易订单数,就好过“订单金额大于1000的订单占比”方便交流

5.指标是先导指标还是滞后指标?

公司上市后,需要考虑股东的利益,所以会比较关注营收(利润)等收入指标作为北极星指标,虽然没有太大问题,但是收入由于用户交易周期、财务账期等各种因素,其实是一个滞后指标,不利于及时发现业务问题。比如一些自动付费的产品,虽然收入每个月可能是增加的,但是用户已经停止使用了,只是付费周期没结束,或者自动扣费没关闭。而“月活用户数”,就是一个先导型指标。

6.指标是不是具备操作指引能力?

如果业务看了某一个指标数据后,什么都做不了,或者没有可以落地执行的动作,那这个指标就不适合当北极星指标。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