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CCF数据库专委会杜小勇:数据库40年激荡历程

  【IT168 评论】在中国数据库40年的过往中,不知道留下了多少数据库人砥砺前行的足迹。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的萨师煊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了“数据库”三个字,自此数据库理论正式传入国内。即便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的,CCF数据库专委会的前身——数据库学组还是在一群执着的学者们的带领下轰轰烈烈搞起了数据库研究,从最初的“我们看世界”到现在的“世界看我们”,回顾整个发展历程,杜小勇说道:“客观来说,如今的中国数据库已经处于与世界并跑的位置了!”

CCF杜小勇:数据库40年激荡历程

  杜小勇,自2016年起担任CCF数据库专委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CCF数据库专委会:我们是不一样的学术组织!

  你对学术组织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在见到杜小勇之前,笔者想到了很多可能,可能是一群资深教授对数据库从业者的指点迷津,可能是一群年轻人对着自己刚刚发表的论文侃侃而谈,CCF数据库专委会同样具备了这两种元素而又远不止这两种。

  早在很多人还不知道“数据库”三个字是什么的年代,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以下简称:NDBC)就一直在数据库学组成员的努力下召开,那时主要处于“我们看世界”的教育普及和初级应用阶段,NDBC通过引进国外数据库方面的先进技术,不断学习和摸索,争取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数据库之路。1999年,CCF数据库专委会正式成立,这场属于所有数据库人的年会也从几年一次正式转变为一年一次。随着国内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逐渐从“我们看世界”过渡到“世界看我们”的阶段,中国的数据库开始慢慢与世界接轨,如今的国际会议上可以听到越来越多来自中国数据库研究者的声音。杜小勇表示,从跟跑、并跑再到某些领域内的领跑,不单单是学术领域,企业界同样也在发生,从国外的商用数据库产品到开源产品再到自研,国内很多企业已经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和体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数据库研发之路。

  作为CCF众多专委会之一, 数据库专委会这些年进行了很多创新,更多地倾听来自一线互联网企业的声音,倾听来自国际一线专家的前沿技术介绍,与杂志社直接合作将NDBC论文评审与期刊专刊论文评审流程合二为一等。

  从单一学术报告到设立多样论坛,NDBC希望成为所有数据库人的Party!

  任何一个组织真正影响它发展的因素中,文化肯定占据着主导作用。如果你是资深数据库人,那你一定会注意到今年的NDBC有些不一样。今年的大会提到了八个字“团结、执着、和谐、潇洒”,杜小勇表示,这代表了CCF数据库专委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文化,希望可以通过这次会议表彰前辈的同时,让新委员了解学会的文化和意义,了解数据库前辈们攀越学术高峰的精神。

  今年的大会设立了众多论坛,比如阿里技术研讨交流会,云计算与大数据重点研发计划特别论坛、区块链论坛、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论坛,还有一些国际学术组织中国分支的活动等。谈及此,杜小勇说道,在学术大会上做特邀报告是惯例,但邀请企业作报告的情况不多见。计算机行业不一样,在这个行业里,产业界的发展非常棒,用户的需求催动了技术的一次次更新迭代,来自阿里巴巴和腾讯工程师的高质量分享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除此之外,以往的大会一般都是出版社赠书。今年,来自腾讯的一线技术团队TDSQL的成员携手李海翔老师,共同为中国数据库四十华诞献礼,发行《数据库查询优化器的艺术:原理解析与SQL性能优化》和《数据库事务处理的艺术:事务管理和并发访问控制》两本书,让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关系更进一步。

  杜小勇表示,通过与一线互联网企业的牵手,还有与国际专业协会的合作,NDBC的参会人数和会员活跃度都更上一层楼。未来,CCF数据库专委会将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更多样的方式将NDBC办成所有数据库人的狂欢Party!

  面向未来,创新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下!

  即便,今天的中国数据库已经向国际迈出了一大步,但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关系数据库的未来何去何从?BAT等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对传统数据库带来的挑战?面对大数据库时代层出不穷的产品和组件,企业应该如何管理才能达到高效? 杜小勇认为,由于硬件平台的多样性和应用的复杂性,要实现自动化调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只有通过产学研的共同合作,将问题定义清楚,将研究环境建立完善,才能寻求真正的解决方案。

  近几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旺盛的用户需求,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恐怕都无法达到中国的用户体量。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中国的科研条件也在不断提高,聚集了大量优秀的人才。未来,中国数据库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所有数据库人的狂欢盛宴,NDBC也将紧跟数据库前沿技术趋势,加强与国际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寻求更合适的合作方式,继续带领数据库人砥砺前行。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