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环信iGeek Camp技术交流活动亮点解析

  【IT168 评论】1月9日,环信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四期iGeek Camp系列技术沙龙活动。旨在以开放的心态,分享深厚的技术积累,推动并打造一个互联网技术创新的平台,以期能够将有价值的技术资源整合推出,让更多的技术人开始分享技术,获得价值。不久前刚刚完成千万美元级B轮融资的环信此次邀请来的演讲嘉宾也是重量级的,野狗科技资深工程师廖彬旭、小米运维架构师孙寅、日志易CEO陈军、阿里云生态首席架构师石立勇等业内大咖悉数到场,与在场观众进行了深入交流,气氛十分热烈。

环信iGeek Camp技术交流活动亮点解析

  环信高级架构师梁彦杰讲述,反垃圾(anti-spam)技术实现

  当某平台达到一定热度,很容易出现被垃圾信息所骚扰的情况,结果会导致平台发生产品缺陷、安全漏洞、利益损失,损害用户体验以及导致政治风险,危害极其严重。梁彦杰在活动中从技术、内容等层面,讲解了环信产品反垃圾的成果。即利用算法,通过用户点击操作等行为捕捉判断其所发出的是否是垃圾信息;或通过把用户行为特征提取混合计算,判断其是否会产生垃圾信息。

环信iGeek Camp技术交流活动亮点解析
▲环信高级架构师 梁彦杰

  环信利用自身大数据的基础,与客户合作,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平台上是否有垃圾信息存在。环信会通过机器学习模型不断丰富自身资料库,以精准自身判断,防止垃圾信息骚扰用户。在这之前,环信还会做一些预处理工作,包括用户的隐私保护、数据完整性处理等动作,进阶到特征提取,最终能够对用户行为和内容作出正确判断。

  孙寅解读小米运维平台核心三大部分

  近年,各个中型、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内部基础设施平台,乃至私有云。其根本原因为,互联网公司发展至中型后,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成本和效率,极受运维能力影响,而基础设施平台的能力正是运维综合能力的体现。而小米运维平台的服务树、服务变更、监控告警,这三大核心部分是如何有机整合为体系的呢?

环信iGeek Camp技术交流活动亮点解析
▲小米运维架构师 孙寅

  首先,服务树是小米的创新产品,它对传统的CMDB进行了服务视角的延展,展现服务和服务的关系,同时兼顾管理人对服务、人对服务器的权限。它为其他各个运维子系统,提供了一个公共的视图和标准。小米的创新在于给服务器打上各种tag,通过一个有序的shema即可展示出所期望的服务树,十分灵活。同时,小米设定了一个全平台最重要的标准——用8个固定的tag进行组合,对每个服务进行全局唯一标识,并以此作为所有子系统的通用标识。

  其次,对于服务变更,发布标准十分重要,为了少绕圈子,减少复杂度,标准或规范能够有利于简化设计。同时小米要求全量发布,即无状态服务的全量,其好处为回滚等于发布上一个版本。线上的目录规范,同样是为了全量发布,日志和数据都是状态,它们如果和程序目录混在一起,就无法做到全量发布。孙寅讲道:“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通过LVS来做内外网NAT穿透,以及web service的负载均衡,我们为web service,也实现了自动注册LVS的RS,来达到自动接引流量的功能。首先我们通过规划,为每一个机房的每一种出口线路,做一组lvs集群,集群用ospf协议聚成cluster然后我们通过web提交VS-RS的配置,以node的结构存放到etcd里,改造每个lvs集群的keepalived,让它能够感知etcd的变更,并且同步自身的内存配置。这样也就达到了可以自动化变更和管理LVS配置的效果。”

  最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管理内容就是监控,当有众多服务器和服务要维护,为了发现故障,就需要无死角监控。小米的企业级监控系统open-falcon是开源系统,在这一体系里,有哪些关键设计?

  其实,小米监控的几个关键设计决定了falcon能够被称为企业级监控。在设计中,所有的数据,都走falcon-agent以推的方式上报给监控服务器,但业内几乎所有的监控系统都不是这样的,它们都是服务器端向agent端去拉数据。小米要求只存在两类监控,一类是基础监控,一类是服务监控。基础监控,是放在每个falcon-agent上,由falcon-agent无条件上报;服务监控,只能和服务绑定在一起部署,上报给本服务器的falcon-agent,再由它转发上报。这两个条件一综合,就可以做到既限制了不会有很多无效数据上报,又解决了漏配置导致监控缺失的问题。所以,全push采集的设计让小米做到了,监控项的采集几乎是完全免配置的。

  除以上内容外,野狗科技资深工程师廖彬旭分享了,基于Flume的日志收集和报警系统的实战经验,数人科技CTO肖德时讲解了使用Go开发秒杀系统的方式,日志易CEO陈军分享了IT运维分析与海量日志搜索的经验,均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回应。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