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听云吴静涛专访:APM是未来IT行业标配!

  【IT168 评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每种业务、每个手段、每次方向的选择调整,最终都是为了企业的获利盈利。如今,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的普及,极大的改变了企业的盈利和业务模式,“云-管-端”已经逐渐成为信息服务的新架构,移动应用市场已经成为各互联网相关企业最大的战场,IT更是直接关乎很多企业的存亡。然而,在新市场中寡头现象明显,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霸占着市场的大多份额,很多企业为运维好一个应用,投入大量资源仍无起色,直接影响到企业盈利。那么导致这一问题的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一个词汇,应用性能管理(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以下简称APM),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应用性能管理是较新的网络管理方向,主要指对企业的关键业务应用进行监测、优化,提高企业应用的可靠性和质量,保证用户得到良好的服务,降低IT总拥有成本。

  一位在应用交付领域浸淫十五年的重量级大咖告诉笔者:APM是运维未来的方向,它也将成为云-管-端,未来市场的标配!他就是听云的技术副总裁吴静涛先生。带着对市场和与APM技术相关的种种疑问,笔者采访了吴总,一番畅聊后,对APM及互联网市场的认识已然不同。

听云吴静涛专访:APM是未来IT行业标配!
▲听云技术副总裁 吴静涛

  首先,笔者简单介绍一下听云以及吴总。听云是国内首家成功登陆新三板的企业级服务提供商,拥有20万遍布全国的真实用户节点,包括BAT在内,Alexa排名前100的企业有81家在使用听云提供的服务。吴静涛1999年加入F5,在应用交付领域打拼了15年,在业内获得极高地位。吴静涛于不久前加入听云,任技术副总裁,主要负责技术支持和客户服务,即从售前到售后到客服的技术相关工作。

  多种因素导致企业级用户IT需求巨变

  在谈到市场变化时,吴静涛表示,与以前相比,近年来企业级用户对于IT的态度和需求有极大的转变,IT的地位几乎已经升至较高级别。那么,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 1、IT需求变化的根源是企业业务流量来源的转变

  在很多企业业务流量中,应用占比极大增加。吴静涛在采访中透露,一些企业的手机APP业务甚至能占其总量的90%。例如银行,最开始的网银只是电子渠道之一,现在已经有了单独的电子银行部,目前几大行有70%-80%以上是网银或手机银行带来的业务,另外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才是那一万几千家营业网点带来的。同样,金融、电信均有这方面的变化,更不用说OTA、O2O、快递、打车等互联网行业了。此时,企业对IT的重视是必然的。

  • 2、企业级用户需求变化更多的来自于互联网的压力和与BAT等巨头的对比

  互联网+风口下,企业争相比照BAT开展了一些电商、平台或服务。而对于被BAT养“刁”了口味的用户来说,他们对使用体验的要求很高,用着不舒服,就会觉得你没有用心做,服务不好。但是,想要打造一个好的移动APP,需要很大规模的团队。以BAT为主的大企业招聘成本很高,企业级用户却根本无法承受花费大量资源养活如此规模的研发团队。

  • 3、光“有”不行,还要“快”

  以前企业级用户常说,我们有这个服务就行了,反正客户都是我们的代理商,用户也是忠诚度很高的原有客户,各种解释。而现在,有不行,要解决慢的问题。吴静涛举了一个现实的例子:最近我们处理最多的客户问题是,运维的人说,我们无论投多少钱和人,做了多少事,只要客户一个字就能把我们所有的工作全部抹杀,那就是“慢”。为什么访问你就慢,就卡呢,访问别人就没事?要是崩溃或宕机,我们还有办法能想,了不得服务器扩容多投资源,但是慢这个字完全没有办法。

  APM应对IT需求变化的难点

  在以前,做运维是很模式化的事,无论政府、金融、互联网等行业,一个Browser、一个Server做BS结构,而运维人员在数据中心里运维着自己的APP就可以了。但是,当移动互联网、云出现,它们给应用的运维增加了很大难度。并且,一个应用打造的好坏,除了被自身性能服务的内因影响,用户体验也是重要因素。吴静涛表示,听云要做好几件事情才能把客户的问题解决。

  • 1、用户层面,用户体验相关标准如何界定?

  上文中提到,应用一旦“慢”,很有可能流失大量用户,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而慢这个字又是形容词,它与太多因素有关,那么该如何解决?

  快慢是形容词,听云将其量化。访问效率、访问失败比例(是网络导致?或应用导致?)、一个屏幕显示所需时间的行业均值等,将有关信息全部统计后做标准化,来给APP评分。以得分来评判APP的快慢,高于行业均值说明它慢,反之就是快。

  • 2、技术层面,开发、运维、运营不相通,环节无法检测

  移动APP的运维并不在数据中心,且客户也不知道在哪,而更可怕的是,服务器也在云端,不在手上。而且,很多企业的开发中心、测试中心、使用中心完全不通,互相数据是看不见的。这时,一定会需要一个公正的第三方,那就是APM。

  在衡量标准制定后,听云会帮助客户分解各个环节,将从APP到DB的环节全部拆开,每个环节制定行业均值,判断是哪个环节造成的慢。是渲染慢?编程代码不好?后台APP的体系架构有问题?DB访问有问题?某行代码执行问题?某个接口出现问题?还是调用第三方应用出现了问题?或者很有可能各个环节累积导致最后的慢。听云通过对整个云-管-端各个环节的分解,才能帮助用户将各种因素找出,提出最后如何整改。

  • 3、平台层面,服务器监控难,用户行为无法获取

  一般做运维的看不到用户发生的事情,因为用户在外面,运维无法得到用户行为。而听云的价值在于,如果用户操作后应用出现问题,听云能够真实的将崩溃之前,此客户当时所作的行为拿回,然后再做分析,其结果会真实准确很多。

  在不同的应用、不同的企业用户、不同的行业里面存在不同的均值。用户的体验快慢是互相比对产生的,APM把它标准化,再将其因素分段判断下来,而后告诉企业到底是哪出了问题,给出专业的建议如何整改。这就是APM所能为用户带来的真实价值。而这样一个第三方公司需要有足够大的客户量的积累,这样其统计发布出的基准值才具有参考价值。

  吴静涛在采访中提到:“如果企业用户拥有这样一种服务,能够为他解决慢这一个字的话。我们可以想象,用户体验好,首日客户留存率一定会提高,随之用户月活跃度就会高,而后,客单率、客户下单值都会提高,因为所有这些都是跟应用性能相关的。而7日留存率、月活、客单价,实际上就是钱,那谁不愿意去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我们传统强项互联网行业客户中,应用性能管理根本就是必备的。”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吴总还透露给笔者一个信息,听云已经成立了主动客服中心,主动为客户提供实时监控。吴总介绍道:“当客户的应用出了问题我们再反应实际上就已经出事了。比如秒杀,以及我们9.3阅兵的值守任务,如果有突发原因造成大面积用户体验下降之后再去解决,就已经无法挽回。我们要在客户发现之前提前发现,帮助客户去解决。所以我们7x24小时派人来盯,主动发现问题,问题级别不同,回应的时间方式也会不同。”据悉,此服务听云已经在大客户中试运行,预计于11月正式发布。

  其实,对吴静涛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有一个疑问,他是当年将F5从零做到100million的元老中仅剩的几个人之一,可谓是应用交付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他为什么离开这么好的平台和环境?对此疑问,吴静涛也做出了解答:“我比较看重业界趋势。99年负载均衡(应用交付前身)的概念刚刚兴起,在16年间,它扩张的非常快,几乎从0到几百million,而我是最早做这个领域的。吃到了甜头,当我去找下一份工作时,当然也希望是找一个未来的方向。从网络走到市场交换,再走到应用交付,越来靠应用越近,那么下一步,很明显是从应用交付到应用性能管理。应用交付的目标是让交付的应用的性能更好,而应用性能管理则靠应用更近了一步,业务价值更高,对客户的价值在一步步的提升。所以,我的答案非常简单,我愿意花未来的5-10年在里面,而我所代表的是这个业界技术精英级别人物的判断,可见期望值高。我认为未来如果没有APM平台,客户会活不下去。”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