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爱恨交加 大数据走在精准营销的边缘

  【IT168评论】这两天受到第四届中国数据库大会的洗礼,对大数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场的数据库和架构师大牛们在切磋技术的同时,对大数据也是颇有研究,说辞不一,但是价值认同感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坚定。大家探讨的问题不仅仅是大数据能给企业带来N多个存储磁盘,而是这些数据究竟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少“金子”。作为技术人员,怎么利用大数据获得企业价值,或者说采用什么生产力工具才能在数据沙漠中更有效的筛“金子”至关重要。因为,也只有金灿灿的金子才能“灼伤”利益索取者们的眼睛。

  大数据走在“精准营销”的边缘

  写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个偶然,今天的邮箱收到了一封《缪诗真爱邂逅正品性感文胸 3.5折 买一送四》的邮件,邮件的来源是“天猫推广”(这里声明,不是为某文胸和天猫做广告)。好奇心驱使本人打开邮件,看到了香艳的美女大秀性感文胸,着实放松了一下紧张疲劳的眼睛。同时,忍不住把如此美女与同事分享,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爱恨交加 大数据走在精准营销的边缘
▲这封邮件是垃圾吗?

  收到同事的回复则是:1、肯定到网站上买过文胸产品或者相关产品。2、至少是浏览过文胸的网页或者相关网页。3、有某种特殊的癖好被搜索引擎记录等等,不一而同。

  这里我就要掰扯掰扯了,首先说本人对文胸确无好感,也无意把玩(避免变态之嫌)。其次,印象中还真没有浏览过文胸相关的网页,根本没有流露出购买需求。最后,下个结论,天猫推广肯定搞错了。作为用户,我不需要这封邮件,因此我会把它放到垃圾邮箱,这次营销不够精准。

  我还遇到另外一种问题,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滥用,收到各种垃圾短信。对此,甚至有人已经相当麻木:“使用互联网的人谈隐私?开玩笑呢吧,基本上和裸奔无异”。

  对于个人信息泄密,普通人或许不会特别在意,但是对于白领阶层,或者更高阶层的人来说,这可是天大的问题。目前,国内个人信息泄密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地下黑链条。

  深受其害的用户被骚扰的经历十分类似。手机经常收到莫名其妙的垃圾短信,邮箱里也经常收到垃圾邮件。如果仔细研究一下,这些信息似乎和你的个人身份有直接的关系。比如你是一个白领,你的垃圾短信通常会有一些教育培训、银行贷款等;如果浏览过某个房产网站,那么还会收到房产信息、贷款信息等。

  我之前也层和一位垃圾信息推销的受害者聊天,他谈到自己的个人信息明显被泄密了,而且收到的各种垃圾信息都符合“精准化营销”,很显然这些企业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兴趣爱好等。精准化营销走进普通人的视线,但大数据仅仅是走在精准营销的边缘,让人谈之色变。

  用户对大数据确实有需求

  大数据对普通用户真的没有好处吗?其实不然,我们对大数据是有很多需求的,特别是在如今各种网络信息泛滥的情况下,用户迫切需要获得有效的信息,如果大数据真正做到精细化和精准化,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同样是一封邮件和一个短信,对于被接受者来讲,内容的质量并不是主因,是否需要才是关键。需要的就是好的,不需要的就是垃圾。借助商业智能分析的手段更深入的去了解用户,而不是浮于表面。

  比如,一些用户来到某个商场,商家会智能的推荐用户需要的信息,并进行提示是否接受下一次的询问,给用户一个自我选择的机会,非常人性化。假如是强行推荐的话,有些用户甚至都不会打开信息,再怎么推送也毫无意义,只能给用户带来负面作用,这种情况就需要优化。

  伴随着大数据出现的还有“商业智能”。目前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各种大型计算中心的出现,发展也就者几年的事情,不过商业智能确实让人震惊。在IDF2013的现场,英特尔的专家现场演示了一个美国和演艺界不相干的人想要认识赵本山,英特尔给出了众多的分析数据,体现两个人之间的相关性,大致看了一下不下20条,比如年龄,职业,兴趣,关系圈等等。最后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和赵本山有信息的相关性。这或许是大数据以及商业智能的价值体现之一。

  如何解决大数据泛滥遇到的问题

  1、从技术上下功夫

  如各种大数据的技术和方案已经越来越成熟,企业在获取了如此多的数据之后,如何能够进行精细化分析,甚至在做出各种推送之后持续的对用户反馈的信息进行筛选和优化,尽最大可能不让用户感到厌烦,做到信息的有效传达。

  2、杜绝大数据的负面影响

  大数据在正面价值没有充分发挥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先走入歧途。日前,四川雅安发生7.0级强烈地震,而就在全民关注灾区人民安危之时,一些不法分子却借机发“国难财”,地震诈骗短信接踵而至。据网友反映,4月20日地震当天就已经出现“爱心捐助”、“赈灾捐款”等诈骗短信,这些短信大打感情牌,并伪造捐款账号骗取钱财。这些都极大的伤害了民众。

  3、呼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

  建立投诉机制,之所以目前信息泛滥,最核心的是利益驱使,如何更有效的在用户需求和厂商利益之间进行平衡,如何建立更好的监督机制确保这种平衡关系,值得解决。

  其实对于受害者来讲,最大的痛苦不全是信息泄密,而是在发现自己的信息被泄密之后没有地方申诉。对于这些问题,早在去年的315已经曝光了相关的手机信息泄密问题,责令中国电信进行整改。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去年12月23日,新闻联播也大篇幅报道了因个人信息泄密引发的各种问题,呼吁国家政策出台,企业加强监管,要求产业链共同恪守职业道德。

  总之

  目前在大数据方面,我们仍旧处于一个盲目的开发阶段,整个行业没有相关的规范和说明,没有一些配套的制度进行限制,往往在急功近利的利益趋势下走进“歧途”,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期待大数据的相关厂商和部门能够充分认识到大数据在商业挖掘方面的“双刃剑”。太过于急功近利,无异于拔刀自宫。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