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从腾讯农场Bug中引发的一些思考

  分析

  但是,这几个问题说明了什么呢?

  腾讯的各个开发团队之间的沟通比较弱或者没有沟通交流,完全同样功能的代码,而且将来也不可能扩展出更多新功能的代码,居然写了很多份。

  同样,腾讯的产品经理之间也没有沟通,一个让用户进行物品锁定起来非常繁冗的操作实现居然在网上挂了最少3年多才被修改。

  而同样功能的代码其实在另一个几乎完全相同的产品中已经实现了,却没有得到代码的公用和复用。

  而最好的实现方式已经有了现成代码却不能得到复用,居然重新写一套新代码,即使在同一款产品中也这样实现,实在是让人有些不解。难道是农场的产品经理换人了,但是这个种子管理是最开始就有的功能,并不是后来添加的功能呀!

  从上述内容可以分析得到如下几点

  1、 开发团队中的开发资源和人力浪费,由此可见一斑。

  2、 配置管理和配置库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

  3、 企业代码库并没有建立,也就是说,没有工具类代码或者通用代码的说法,所有的代码都是新写的,于是测试人员也会特别累,因为每个代码都必须做全面测试,而不是部分代码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白盒测试——但是,腾讯真得做到了么,最好测试了么?后面还有例子。

  4、 另外程序员的基本功也比较弱,甚至连代码的统一性都做不到,都习惯用最简单的代码实现形式来完成任务,完成后就不做任何检查,也不做思考,或者说,没有很高的敬业精神,对自己的代码并没有尊重感,心里想到的只是如何尽快完成任务。实话实说,只要这个程序员细心一点检查一下自己开发成果,就会感到种子的管理和成果的管理之间的差异,就应该将他们调整成一致的表现形式。

  5、 接续4中表现出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程序员几乎没有做过代码重构,也就是说代码写完,只要测试那边没有说有问题,他就绝不会再看这段代码了。

  6、 团队间的沟通和产品形态不能统一,完全不像是一个大公司应有的形态,几乎同款的产品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

  7、 腾讯的测试真得很弱。

  8、 其他的,需要其他佐证,看后续的文字分析吧。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