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从Pocket PC到Mobile 再到WP的三大跨越

  【IT168评论】2000年4月19日的纽约中央火车站前,当年刚刚担当微软CEO的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为全球带来了PocketPC,一举打破了Palm在手持信息工具上的强势地位。而11年后的2011年11月13日,仍然是在纽约,Herald广场,微软竖立起了一块近20米高的Windows Phone手机舞台,为刚刚全球升级的Mango版Windows Phone猛烈造势。

从Pocket PC到Mobile 再到WP的三大跨越

  牛顿和Palm时代的Windows CE

从Pocket PC到Mobile 再到WP的三大跨越
▲Windows CE 1.0

  源起1996年,Palm第一代Pilot以简洁代码和高效率用户界面,开始威胁苹果的牛顿掌上电脑时,所有的信息巨头都相信,个人电脑将彻底步入手持化的浪潮。作为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上的绝对巨头,微软并没有躺在Windows 95的绝对胜利上瞌睡,而是在Windows 95还处于最后测试阶段,单独将winPAD和Pulsa研发项目合并,开启了新的Pegasus工程研究,目标只有一个,基于Windows的代码架构和应用接口传统,开发一种极度精简的系统。很快在1996年10月的Comdex大会上,微软拿出了一套名为Windows CE 1.0E的华丽系统,有着类似Windows95的窗口界面,但对于当时的掌上低功耗处理器而言,Windows CE还是太重。即便1998年微软在优化代码和整合应用上付出努力,拿出了支持彩色屏幕的2.0版Windows CE,但当时的消费市场依旧无法接受微软对于掌上信息社会的“小电脑”设计思路。

从Pocket PC到Mobile 再到WP的三大跨越

  尽管2.0版的CE还无法对抗Palm,但乔布斯此时已经终结了苹果的牛顿系统,同时Windows CE也延伸出在信息家电和嵌入式设备上的诸多尝试,并且在2000年4月的CES上,将日渐成熟的Windows CE引入到了3.0时代。原本强调多媒体和复杂界面,一直是CE的效率短板,但此时掌上处理器已经由摩托罗拉16MHz的龙珠新片,进化到了70MHz的MIPS和206MHz的ARM芯片,也是这个时代Windows CE真正得到了全球大多数消费电子制造商的认同。3.0时代的Windows CE设备,微软重新对自己的掌上设备予以定义:Pocket PC,一个更生活化的名字。

  超越口袋的Mobile进化

从Pocket PC到Mobile 再到WP的三大跨越

从Pocket PC到Mobile 再到WP的三大跨越
▲Pocket PC已经提供了非常完善的功能

  最初的Pocket PC依旧定位于个人数字助理的角色,手写输入和个人电脑的多媒体体验,几乎让当时康柏的iPaq横扫。ActiveSync的程序同步工具,以及Media Player和掌中Office,奠定了微软在手持设备领域的特色,也正是依靠这种个人电脑的体验习惯,微软Win CE系统慢慢开始撼动Palm,通过Pocket PC 2002版的ARM架构统一,以及2002年2月发布的Phone Edition升级包,让我们看到了整个智能移动通信设备的未来趋势。这种软件和硬件上的定义,深深的对后来的Symbian、 iPhone、Android甚至WebOS和Meego系统,都影响深远。另一个对于生态的影响在于游戏,以往手持设备上游戏开发和移植只限于2D的简单纸牌游戏,微软统一化的ARM芯片和Win CE架构,极大地精简了游戏开发难度,尤其是3D游戏的优化效率大为提高,让《帝国时代》和《古墓丽影》的手持游戏成为可能。

  而随着互联网的功能化需求,微软也在不断的让Win CE进化,研发代号Talisker的Windows CE.Net,几乎以早期移动互联网需求为目标,革新很多Win CE的底层代码,不仅在于优化了电源管理系统,更将当时的IE 5.5浏览器和DirectX 8引入到了Pocket PC之上。这种升级带来了微软重新更名的Windows Mobile 2003,此时的Windows CE内核版本号已经进化到了4.2,Wi-Fi和蓝牙,这些当年极端前卫的技术应用模块都被快速的引入,这也让微软更坚定了涉足智能手机领域的决心。

  真正的里程碑还是Windows Mobile 5.0,大量的系统更新,不仅仅在于宏达电子和惠普的实用化手机产品投产,更开始让微软越来越重视对第三方开发者的代码管理和API支持。尽管并不像后来苹果通过应用市场建立起来的商业生态系统,但对比当时Palm和Symbian的开发环境而言,为Windows Mobile系统进行开发在当时已经是一个有获利方式的程序项目,即便当时依旧只有贩卖拷贝授权的软件商业思维。此后的Windows Mobile 6.0和6.5,更是将自己定位于智能手机系统,触摸屏幕和九键结构,微软以Smartphone作为自身系统注脚,并且逐渐累积了数千款高质量的第三方程序。

从Pocket PC到Mobile 再到WP的三大跨越
▲最后一个版本的Windows Mobile 6.5

  Windows Phone新生态和界面革命

  2007年iPhone爆发式的增长,不仅仅打击了Symbian和黑莓,对于微软的智能手机也侧面带来了冲击。关键在于iPhone的多点触摸屏幕,打破了以往智能手机的指点笔结构,进而颠覆了以往传统的系统界面。无疑源自Pocket PC和Windows Mobile时代的用户界面,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适应手指触摸和便捷的App应用市场,成为了iPhone流行后,整个消费群体对于未来智能手机的需求共识。

  也正是基于这种对于新用户界面和应用生态模式的认识,微软选择了停止Windows Mobile,而是催生全新的Windows Phone系统平台,尽管在其间出现过Kin和Courier的试验项目,但是Windows CE依旧,版本号也从6.0RC3升到了7.0。不仅仅是新的Metro UI,以及应用程序Cab到Xap的格式封包变化,对于生态系统而言,开发工具上Windows Phone似乎更具亲和力,尤其是对于曾经在涉猎过Windows Mobile平台的开发者,相同的类库和开发语言,F#和VB.NET让Windows Phone编码变得更简单,尤其是Silverlight平台的UI界面定制辅助,不再依赖稍显复杂的.NET Compact Framework,而是Silverlight平台所见即所得的Template。

从Pocket PC到Mobile 再到WP的三大跨越
▲Metro UI最初应用于Zune HD之上

从Pocket PC到Mobile 再到WP的三大跨越
▲Windows Phone友好的开发工具

  Windows Phone正在努力打造的新生态,之于微软家庭游戏平台Xbox也颇有故事,尽管Windows Phone的Metro UI是全新设计的,但是其中与Zune HD依旧有很多瓜葛,这也体现在程序员生态的开发工具之上,以XNA工具套件来制作的Xbox和Zune游戏,几乎只需要简单修改就可以直接移植到Windows Phone之上,这要比Windows Mobile平台上的Native更容易的多。正如同Windows Phone项目工程负责人Joe Belfiore在诺基亚大会现场说的那样:“Windows CE基因,所带来的简单,将让Windows Phone的生态开发者自然而然产生一种亲切感,而同时又能在Metro UI上展示出独特的功能体验。”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