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移动数据时代来临 爱立信奔赴硅谷

    【IT168 评论】当通信产业的改变被移动互联网概念所覆盖,这个产业的中心也开始了从欧洲向美国的硅谷迁移。

  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只在广袤的树林里隐匿着一片片并不高的楼群。这些楼群在加州阳光下算不上多彩和绚烂,但是它们的拥有者名字却大都如雷贯耳:苹果、谷歌、Facebook,还有老牌IT巨头微软、HP和英特尔。

移动数据时代来临 爱立信奔赴硅谷
▲这就是硅谷,IT与互联网世界的心脏。

    而今天,这里正在迎来越来越多的信徒。比如,作为传统通信厂商的代表,爱立信正在“到硅谷去”的路上。

  2011年5月,爱立信每年一度的商业创新论坛首次选在硅谷举办,颇有深意的是第一天会议安排在了硅谷的摇篮——斯坦福大学,第二天则安排在了爱立信硅谷总部,传达出一股通信产业与硅谷的融合气息。

  曾几何时,通信产业的心脏可以说在欧洲。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还有一直占据市场份额头把交椅的爱立信,无一不具备欧洲血统。

  然而,“今天移动互联网的震中已经从欧洲转移到了硅谷。”已经落户硅谷一年半的爱立信CTO洪凯申(Hakan Eriksson)给出了最重要的理由。

  重新定义电信行业

  当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代替了传统通信行业的概念,传统的游戏规则自然也被迅速地改变。或许,每一个传统通信行业的业内人士都对此耿耿于怀。

  推动这种改变的是苹果,当然还有它的硅谷邻居——谷歌。Android系统的出现降低了智能手机的门槛,促进了智能手机的普及,也进一步推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运营商和设备商先是乐于见到它推动了3G网络的普及,但是很快又转喜为忧,无穷无尽的建网投入似乎只让互联网公司搭了便车,自己却收获寥寥。苹果的APP Store则彻底把运营商推向他们最不愿意出现的局面——沦为管道。

  爱立信曾经也对苹果耿耿于怀。在洪凯申看来苹果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情就是——并没有听它的客户到底要什么。在传统意义上,终端客户其实是运营商,再由运营商定制终端给消费者。在iPhone一代问世时,运营商认为如果这部手机超过200美元的话,基本卖不出去。但是乔布斯并没有听当时通信行业里绝对强势的运营商的警告。乔布斯把价格定到了500美元以上,当时美国的运营商们无不酸溜溜地送给乔布斯一句“祝你好运”。结果,苹果成功了。

  今天再去评点苹果时,洪凯申的语气里再也没有酸溜溜的味道。对于苹果已经改变了通信行业这个事实是行业内都要面对的,而这也成为爱立信选择硅谷的一个重要理由:“iPhone并不是由传统意义上的手机制造公司造出来的。它并不来自于传统的通信行业, 它来自哪儿?这里,硅谷。”

  无论是模拟时代到数据时代,还是2G再到3G时代,在苹果出现以前,语音模块都是终端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对于设备厂商和运营商而言,所提供的服务也仍然与语音密切相关。早在3G推广之初,语音通话被视为最大的卖点。然而事实证明,用户对于这一点并不买账。

  相反,随着苹果App的盛行和3G上网卡的热销,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如梦初醒:原来移动互联网才是用户们真正需要的。

  这一行业的改变慢慢发生了。没有敌手的傲慢巨人——运营商们开始自危,担心被互联网公司抢走利润,自己沦为管道。而运营商的境况直接决定了设备厂商境况。

  变革必然会发生在设备厂商之间。目前占据市场份额第一与第二的爱立信与华为就纷纷选择了不同的变革路径,去面对设备市场未来有可能面对的天花板。

  华为的方法是进军企业网市场,此外着力打造移动终端,以应对未来网络设备收入滑坡所带来的影响。

  而爱立信则认为未来移动宽带接入的数据量会越来越大,这其中包括机对机的连接。爱立信CEO魏翰思(Hans Vestberg)一直强调到2020年实现500亿次的连接,而爱立信的机会就在这里——帮助运营商打造智能管道以应对成倍增长的数据流量。另外,继续保持在电信专业服务方面的优势。虽然其他传统设备厂商也纷纷在打电信服务的主意,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在收入和规模上都不及爱立信。目前,其专业服务合同覆盖了8亿用户,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入在爱立信3大业务中仅次于网络设备,2011年一季度占整体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38%。

  要做到这两点,固守在斯德哥尔摩已经不是办法,向硅谷迁移成为非常好的的解决方案,洪凯申的调动再一次印证了爱立信的决心。而硅谷的使命也清晰地定义为:IP和宽带解决方案,研发侧重于移动宽带与互联网的融合。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