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专稿】私有云,是指企业自己使用的云,它所有的服务不是供别人使用,而是供自己内部人员或分支机构使用。私有云的部署比较适合于有众多分支机构的大型企业或政府部门。相对于公有云,私有云部署在企业自身内部,因此其数据安全性、系统可用性都可由自己控制。但其缺点是投资较大,尤其是一次性的建设投资较大。
就云计算目前的大趋势来说,公有云的发展速度明显没有私有云快,私有云是大企业IT发展的方向。那么在传统IT向私有云过渡的过程中,私有云对企业的IT架构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着重从服务器与数据中心虚拟化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传统数据中心的问题
企业或组织在过去IT过程一直遵循着这样一个流程:业务部门定义需求->采购->系统交付->转交给数据中心进行运维管理;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业务部门需要部署自己的IT系统,并不断的交付给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传统数据中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数据中心中各种资源利用率低是许多数据中心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多家第三方机构调研表明企业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一半低于15%。
2、各应用系统建设相对独立,各自为政。从基础设施的角度看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孤岛”,因此很难从IT基础架构整体的角度来考虑资源分配及使用的合理性。
3、传统数据中心资源配置和部署过程多采用人工方式,没有相应的平台支持,使大量人力资源耗费在繁重的重复性工作上,没有自服务和自动部署的能力。
第二:企业传统IT模型与云计算模型
云计算的分类有很多,比较流行和公认的有两种:根据服务模式和部署方式来划分。根据服务模式把云计算分成: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根据部署方式可以把云计算分成:公有云、私有云和社区云。企业传统IT模型、私有云计算模型关系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传统IT和私有云计算模型
目前一些数据中心包括成千上万台服务器。当服务器数量持续增加的时候,我们发现数据中心的复杂度和管理成本急剧上升。大型数据中心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可靠性的问题。当一台服务的可靠性达到99.99%,这意味着一年的故障时间约为53分钟。但是,假设数据中心中有一万台这样的服务器,那么要维护高可靠性就会变成非常挑战。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硬件的冗余设计来提高单台服务器的可靠性,但是这种方式的成本比较高而且在随着服务器数量的增加这种方式的有效性随之降低。因此,大型数据中心采取的方式是通过软件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把硬件服务器上通过一个软件层来构成一台逻辑上的计算机。这样底层某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进行隔离,由于整个数据中心规模很大因此对整体计算能力和可靠性不会造成影响。像微软、Google、Yahoo等公司的数据中心一般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