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基于SOA的企业应用系统集成研究

       2面向服务的应用集成模型框架

面向服务的应用集成模型框架

图2所示为一种通过Web服务实现面向服务的集成模型框架。

  在该框架中,我们看到它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a.表示层。

  该层由企业门户和企业应用程序构成。企业门户为客户提供服务,向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访问方式和认证授权,通过调用不同的Web服务,客户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企业应用程序是企业内部使用的应用程序系统。

  b.业务层。

  该层是企业所有业务的逻辑集合,它是通过面向服务的业务流程执行语言(WS—BPEL语言)进行业务流程描述。其中OASIS标准组织已将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BPEL)定义为基于标准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编排由服务构成的业务流程。2007年,WS—BPEL 2.0被批准为标准语言。作为一种执行语言,WS—BPEL定义了如何表示业务流程中的活动,以及流控制逻辑、数据、消息相关性和异常处理等。

  业务层将存在的Web服务操作连接,按照特定的规则统一描述到某个业务流程中,将粗粒度服务编排和组合成企业不同的业务流程,实现动态化。业务过程描述文档中包含了它要使用的服务的引用(如:服务名称、使用服务的地址和WSDL文档的存放位置),BPEL文档中标明了每个服务的使用顺序。业务层中还有能理解WS—BPEL过程描述文档的工作流引擎,该引擎负责按顺序或必要的逻辑来使用服务。

  c.服务层。

  该层是业务层的一个平台,定义了总线提供的细粒度的API接口,通过Web Services封装只是将API用基于XML的WSDL重新描述,但是服务仍然是细粒度的,而服务引擎(Service Engine)代表了粗粒度服务的实现,它使用原有系统的API重新组合成具有更粗粒度的服务。

  d.集成层。

  该层是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来实现,企业服务总线描述服务的元数据和服务注册管理;在服务请求者和提供者之间传递数据及对这些数据进行转换,并支持同步模式和异步模式等。企业服务总线提供基于标准的连接服务,将应用中实现的功能或者数据资源转化为服务请求者能以标准的方式来访问的服务。企业服务总线(ESB)是SOA的基础架构,在整个结构体系中,每个服务都是通过企业服务总线来进行互相访问。

  假设当有一个服务请求者A想寻找一个Web服务,那么它要通过相关的调用协议通过入站端口进入到ESB中,这时就可以找到已经存人在UDDI中的对应的Web服务B,然后通过出站端口,将消息提供给服务请求者A。

  ESB可以通过发现、路由、匹配和选择,支持服务之间的动态交互,解耦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提供者。

  e.操作系统层。

  该层是由整个集成框架中的最小单元组成,这些基本服务是应用系统集成的基石。这些基本服务(数据或业务单元)通过单独封装成单个Web服务,用Web Services封装应用系统可屏蔽原有系统的实现细节,消除不同技术之间集成的困难。Web Services封装使外部应用程序以统一的松散耦合的方式使用系统服务,当业务的实现逻辑需要更改时,只要Web Services的WSDL接口不变,无论系统的业务逻辑、实现技术甚至是更换全新的应用系统,客户程序都不需要作任何改动。我们将各种API接口用WSDL进行再描述,然后通过HTTP与SOAP共同进行传输。

  SOA可以满足各种信息集成的要求,动态地适应企业流程的更新与重组,体现了跨平台、灵活性和易扩展。只要将企业的应用系统看作是一组组服务,那么就可以通过重新组合编排这些服务来满足企业需要。但是SOA技术的数据标准和Web技术还处在不断完善阶段,Web服务语言还有许多不兼容,这都制约了Web服务集成应用的发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