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i殇:始“乱”终弃 跳舞的大象不带PC

【IT168 评论】  “咣、咣、咣”,1980年的一天,脚蹬蜥蜴皮牛仔马靴的一名男子掠过办公室,满脸兴奋。这天,公司已决定把开发PC的项目交给了他。

  他是哪个公司的员工?惠普、IBM,还是苹果?

  2010年8月底,记者把这个问题放到自己的微博上,无人能够正确回答。

  实际上,此人是IBM的Don Estridge,IBM PC部门的首任负责人。

  高射炮不打蚊子

  “才开始做这个项目,我就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延误了3个月。”面对IBM员工的质询,比尔·盖茨舒展了一下被领带勒得有点紧的脖子。

  为了表示对IBM的尊重,盖茨在第一次和IBM打交道时特意穿上了西服。他深夜飞赴Don Estridge所在的城市,次日清晨等一家商店开门后买了条领带,戴上后匆匆奔赴IBM PC开发小组驻地——一个漏水的仓库。

  这是1980年9月的一天,IBM想让盖茨和他的32人组成的微软公司为自己的PC研发操作系统。

  当时,高度集中的大型机运算业务正慢慢向小型机和PC分流,这无疑动了IBM的奶酪。IBM高层对此很恼怒,称他们为“寄生虫”,但当时IBM正被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法上着紧箍咒,不敢踩扁那些“寄生虫”,当然也不屑与“虫”共舞。为了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IBM于1975年研发了IBM—5100微电脑。这台电脑重30磅,配有5英寸显示器,售价高达5000美元。这完全一个“票友”的做派,其市场反应可想而知。

  IBM公司几乎从上到下都认为PC是个低档玩意儿,不值得投入精力参与。只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Don Estridge。他效力IBM多年,但并不得志,还差一点被炒了鱿鱼。Don Estridge的行事做派与IBM传统员工很不一样——别人都是西装革履,他却喜欢穿着蜥蜴皮牛仔马靴游荡。

  早在苹果I型电脑问世之初,Estridge就被这台简陋的机器迷住了。在IBM的一次会议中,他拿出报纸,指着上面的广告,提议为IBM技术人员购置一批苹果I型产品,以方便编写微机程序。高管认为他疯了,他们认为IBM就是生产计算机的,不可能去买别人的同类产品。于是Estridge私下买了一台苹果I型电脑独自进行研究。

  随着苹果II型电脑出现在市场上,并且销售量每月超过千台,IBM再也坐不住了。IBM的实验室主任提议打破常规,秘密组织一个精干小组,在一年内搞出PC来。甚至为了应对苹果创业时的仓库文化,他们刻意选择了一个曾经是仓库的办公场所。Estridge因为风格另类,被选作项目负责人。他们的目标是超越苹果。

  IBM技术实力雄厚,配套工厂齐全,但那是为IBM大型机准备的。Estridge一改常规做法,决定不再采用“高射炮打蚊子”的做法来开发PC,而是直接向供应商购买最便宜的元件,IBM只做成品的组装工作,并与盖茨合作,预先在电脑里安装DOS操作系统。当时的微软尚处于草创阶段,IBM的青睐让他们受宠若惊。

  1981年8月,第一台IBM PC诞生了,IBM准备为此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8月11日晚上,Estridge看着忙碌的小组成员,有些心神不定,他把一个助手拉到一边,不无忧虑地问:“你说,明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人来吗?”

  “小红帽欢迎大灰狼”

  1981年8月12日,IBM PC如期推出。Estridge担心的新闻发布会无人出席的场面没有发生,但也没有人表现出过多惊奇和兴奋,倒是乔布斯在《华尔街日报》做了一整版的广告,内容是一行通栏大标题:“欢迎IBM,严肃点”(Welcome IBM,Seriously)。

  “那广告词就像是小红帽欢迎大灰狼,公鸡欢迎黄鼠狼一样愚蠢。”后来苹果的继任董事长沉痛地对这个广告做了这样的评论。

  IBM PC诞生数月后,势头迅速压过风头正劲的苹果。乔布斯为了反击IBM PC,匆匆推出尚不成熟的苹果III,但因质量问题惨遭失败。

  1983年1月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破天荒地将PC列为“年度风云人物”,配图用的就是IBM PC。《时代周刊》写道:“有时候,在一年中最有影响力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过程;而且整个社会都普遍认定,这一过程将改变所有其他的进程……因此,《时代周刊》将PC选定为1982年的年度人物。”

  比尔·盖茨曾称,Estridge是他在IBM公司中可以推心置腹的人。虽然两人时有激烈分歧,但Estridge是少有的可让他折服的对手。这话是盖茨多年以后变得势大力沉时说的,当时盖茨和他的团队唯Estridge马首是瞻,根本没有资格称之为对手。

  IBM PC销售一路攀升,到1985年售出了超过100万台。PC事业部成为了年收入达45亿美元,拥有上万员工的IBM的大部门。

  但是暗流在涌动。在这一段时间里,所有的报纸报道的都是PC,到处都是Estridge的照片,似乎这位中层经理已成为IBM最重要的人物。而且,Estridge始终不让自己的部门与IBM其他部门结合,不和IBM的销售队伍合作,不愿意向IBM内部购买零配件。这引燃了公司上下的嫉妒之火。

  1985年初,Estridge升职调任,这可以解读为明升暗降。3月,满头飞霜的Estridge在一个聚会上向手下道别,含着满眶泪水的全体人员两次站起来,鼓掌良久。对于这次调任,IBM PC部门的员工宁愿相信这是IBM总部对Estridge委以重任,日后他会带领IBM PC部门再攀巅峰。而且Estridge对IBM的忠诚早已得到证明,他曾回绝了乔布斯为他提供的苹果总裁职位的邀请,这个职位能让他获得每年100万美元薪水加100万美元分红。

  IBM PC员工泪水横流,但梦还在。

  可是,噩耗很快传来。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1985年8月2日,Estridge和其太太乘坐的191班机试图在暴风雨中降落时失控,两人不幸丧生。

  1985年10月17日,英特尔386处理器发布,但IBM却还在286上打转,没有进军386的迹象。英特尔几番恳求,也无进展。其中的缘由在几年后水落石出,原来IBM内部当时正在开发自己的286,同时也在发展专属的16位操作系统OS/2。这就不难理解IBM为何不愿意接受386了。

  IBM的传统之一是尽量自行研制所有的部件和系统,从处理器、内存芯片、主机电路板到系统软件。Estridge离去后,IBM再次走上了眼睛向内的窠臼。IBM的拒绝对英特尔是个重大的打击,但这种挫折感很快传递回IBM,因为IBM很快从康柏公司的成功中发现了自身的严重失策。早在英特尔开发386的同时,康柏就在着手设计386计算机。1987年元旦刚过,386计算机突然成了市场的抢手货,386处理器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经此一役,英特尔不需要再仰IBM的鼻息了,真是“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变化龙”。

  那么,此时IBM是否领悟到了Estridge对包括英特尔在内的零部件供应商的驾驭之道的高明呢?似乎没有,Estridge也没向人传授这些。当年他做出“开放”和“兼容”策略时,想必也想好了驾驭之道:Estridge在研发IBM PC时,最合适的处理器有2个:一个是英特尔的8086芯片,另一个是摩托罗拉公司的68000芯片。摩托罗拉的芯片技术更先进,程序编写也更方便,但Estridge选择英特尔。

  一条蛟龙归海去,一匹野马欲离槽。

  1985年,Estridge的继任者洛伊代表IBM PC部门和微软达成一项协议,两家联合开发OS/2操作系统,在未来许可使用费的分配上,IBM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随意安装,几乎分文不费,但允许微软公司向其他电脑厂商收取OS/2的使用费,即微软公司可以向IBM以外的公司出售两家联合可发的操作系统。洛伊几乎不假思索地同意了。微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了原始积累,然后纵身一跃,脱钩而去。

  IBM此后在操作系统上曾投入巨资研发,但在1990年产品推出后不久即败北。1991年前后,苹果联合IBM、摩托罗拉,开发了一个叫Power PC的新芯片,也没有取得成功。

  “当我加盟IBM的时候,这两家公司(微软和英特尔)已从IBM手中夺走了(PC)行业的最高控制权。”1993年4月1日,郭士纳就任IBM董事长兼CEO,面对IBM PC面临的尴尬局面,郭士纳这样感慨道。

  IBM决心要摆脱这一局面,郭士纳在《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中提到:“我们的赌注就是:在未来的10年中,顾客将逐渐看重那些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即能够将各种供应商所提供的电脑零部件进行整合的技术方案,以及(也是更重要的)能将技术整合到一个企业流程中的公司。我们还打赌:芯片速度、软件版本、专有系统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都会衰亡,而且过一段时间以后,信息技术产业也将变成以服务为主导产业,而不是以技术为主导的产业。”

  打短工的成了东家

  “(IBM)好比一个要过豪华生活的老头,靠三个儿子来供养,大儿子是做银行的,二儿子是搞房地产的,三儿子是炸油条的。尽管三儿子油条炸得不错,但是要承担这个责任很困难,所以IBM愿意把它分出来,好专注做其他的业务。IBM像是穿着西装在卖油条,尽管IBM的PC业务是可以赢利的,只是它不应该在IBM,因为这样摊销太重导致亏损。”柳传志2004年12月这样说。

  联想与IBM发生初次交集的时间可以上推至上世纪90年代前后,当时联想尚处于创业初期,迈着其“贸工技”策略的第一步:贸。联想曾是IBM某些产品线的代理。1990年联想在《中国计算机报》上的一则广告中称:“在世界上,IBM代表着计算机发展的方向。在中国,联想集团和IBM一道为您提供PS/2(IBM的一种286电脑)的超质享受。”此时,联想已推出了自己的青涩的自有品牌——联想286电脑,但还未担纲演出。

  1996年5月,苹果、IBM、网景、Oracle和SUN五家厂商在旧金山成立网络计算机联盟,联合公布了NC的工业标准,全球有70多家厂商表示愿意加盟,但其中没有微软和英特尔。IBM以此想改变Wintel联盟控制下的PC产业格局,虽以失败告终,但其转型决心没变。

  1995年6月,IBM以35亿美元购并Lotus公司。当时这是软件产业最大的并购案。进入21世纪,IBM加快了并购步伐,将数十家软件公司纳入自己的软件部门,形成了最大商业软件产品组合。

  而PC部门则是IBM打算甩掉的部分。“在这个行业当中,我们不是特别有竞争力。”IBM高级副总裁兼软件事业部总经理Steve Mills曾这样对《中国计算机报》记者说。

  IBM开始聘请美林证券公司帮助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买家。2003年10月前后,美林证券公司将联想列到目标收购者的第一位。

  “开始的时候,双方都有些怀疑。”美林证券负责此案的亚太区兼并与收购部主管戴凯宁说。有人认为联想是在冒险,“不冒险怎么办,不冒险窝在中国也是不行的,不突破慢慢就只有萎缩。”柳传志曾这样说。

  谈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IBM接触的不止联想一家。据称,在确定联想为最终谈判对象之前,美国一个财务投资人对IBM PC表示出了浓厚兴趣,其开价也与联想相近。日本一家公司也与IBM接触过。IBM最终还是选择了联想。有分析人士称,IBM选择联想,是因为联想比较“单纯”,在收购IBM PC后,联想仍处于其“贸工技”战略中“工”的阶段,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冲击IBM利润丰厚的高端产业。

  2004年12月8日,IBM与联想正式公布资产购买协议,拥有30年历史的IBM PC(从1975年IBM推出微电脑开始计)自此画上休止符。

  IBM CEO Sam Palmisano在给IBM员工写的一封信中称:“今天,计算机和它的使用再次发生了大规模变化——我们将其描述为按需要(而产生)的业务。摆在IBM面前的是巨大无比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加强我们在硬件、软件、服务以及核心技术方面的能力,重点关注公司转型。”

  智慧地球序曲?

  IBM打算成为智慧地球的大脑,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兼软件集团总经理Steve Mills在2010年3月23日于西安接受《中国计算机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60多年前,IBM曾立志成为全球的计算中心。1943年,美国IBM公司总裁托马斯·沃森预言:“我认为也许5台计算机就能满足全世界的需要。”

  记者手记

  战略的时间纬度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死了。”

  这是经济学家凯恩斯说的一句话。他认为世界本质上是可感知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或者说世界在某个短暂的时期可以看做是确定的,但从长期来看是不确定的。

  如此看来,一旦加进时间坐标,企业战略管理在变得清晰的同时,实际上也在游移。

  如果以本文提到的IBM PC 30年发展史来看,IBM PC发展战略无疑是失败了,其败因有三点:首先,错失PC发展先机,让苹果领先,虽然后来IBM以其实力后发制人,扳回此局;其次,它错失了对CPU的控制权;最后,IBM丢掉了对操作系统的领导权。

  而从二战后IBM 60多年的IT业务发展史看,IBM PC发展规划是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战术部分,所以,我们看到IBM几次努力将PC业务纳入到公司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只不过,新生的PC部门桀骜不驯,其游戏规则和IBM的既有体系格格不入,IBM PC部门最辉煌的时刻,恰恰是与其母体分割得最清晰的时候,即Don Estridge主政IBM PC时期。

  在大卫·凯琴和艾伦·伊斯纳合著的《战略:基于全球化和企业道德的思考》一书中提到,好的战略应该让企业能“在公司内不同业务部门之间转移积累技能与经验。如果实施得好,这能带来可以长时间保持的优势。公司也可以获得各业务部门之间活动共享而产生的协同效应。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共用生产设备、销售渠道、销售团队等价值创造活动。”如果一个部门不能与其他部门产生协同效应,从战略的角度来说,是无益的。

  所以,IBM前董事长兼CEO郭士纳努力整合IBM既有的资源,力图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于是IBM在1995年提出“e-Business”,在2002年提出“电子商务随需应变”,在2009年开始提出“智慧地球”。在这些一脉相承的规划中,对于IBM而言,PC的重要性日渐降低。在当今的互联时代,PC确实已演化成众多接入终端中的一种。

  所以,大象舍弃了PC。

  编者的话

  “新闻是易碎品,但要把它当成艺术品去雕琢。”梅尔文·门彻这样说过。除了当时记者的精深叙述外,还有一个外在的雕琢力量——时间。

  在记录20世纪中期以来信息化变革浪潮的浩瀚文字中,有一些特质在熠熠闪亮,这些亮点不一定总是成功的荣耀,一些走过的弯路、失败的技术和品牌,同样是人类发展史上光辉的实践。记录他们一闪而过的瞬间,是本专栏开设的初衷。

  让我们在这里重温历史,汲取经验。(姜洪军)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