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协作
想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就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尽管有些事儿不是我们份内的事情,但是团队的事情,我们都应该有责任尽自己所能去做。有人会说,做得多,错就多,帮别人修改了程序,当这个程序出问题的时候,就会怪罪到自己的头上。这种情况的确存在,我也遇到过多次,但是我更珍惜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和其他团队成员的交流以及所学习到的知识。任何事儿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具有两面性。而且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帮助过别人,当我们自己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就会有人帮我们。
也有人会说,让一个人做别人的工作,修改自己不熟悉的程序,风险会比较高,很可能会出现其他的问题。的确这种情况也存在,因此在涉及到业务领域知识的时候要谨慎,复核一下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对于纯技术的问题,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一个项目中的程序都应该是风格统一的,程序员彼此之间应该可以互相阅读和修改程序。
另外,协作要体现在整个团队之中,需求分析人员、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之间都要协作。在做自己的工作的时候,都要为别人着想,考虑如何才能够更有利于让别人也顺利开展工作。
尊重理解
人都有长处,都有短处。这是肯定的,没有谁能够是完美的,何况生活中不仅仅是工作,还有很多其它的事情也会对工作造成影响。因此在发现别人犯错的时候,应该去理解,并且以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比方说,测试人员发现开发人员程序中出现了很多缺陷,那么不应该去指责,而是应该记录下来,然后和开发人员一起分析,提醒他以后不要出现类似的错误。
再比方说,当开发人员发现设计人员的设计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应该去商量,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再比方说,设计人员发现最终的程序与自己的本意有出入,也应该去沟通,而不是强硬地要求别人重新编写代码,而应该找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从而去避免以后理解上出现歧义。
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才能够更好地沟通,才能够更好地协作。
我想,如果做到了上面的四点,我们应该建立起一个比较优秀的团队,然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保持团队的稳定,并且在一个又一个的项目的磨练中不断地增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且越来越好地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来分配工作,做到人尽其用,这样团队的工作效率会越来越高,完成任务的质量也会越来越好。
创建一个理想的团队,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团队成员彼此之间不断地磨合、理解和包容,所以,在创建团队之前,要确保团队成员的稳定性,同时,对于人员的增减,都要慎之又慎,必须是完全理解和赞成团队文化,并且能够为团队做出贡献的人,才会加入到团队中来。
上面所述的团队非常理想化,想要真正实现会很困难,而且保持下去更困难,我们要做的也不是一口吃个胖子,一下子就建立一个超级团队,而是要在创建团队的时候就有自己的原则,并且根据这些原则不断地对团队进行改善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