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李跃上位 无线互联不再姓“中国移动”

  【IT168专稿】李跃上位,暂时为人们对中国移动接班人的猜测画上了一个句号。然而,中国移动自身和无线互联产业将会因此受到何种影响,还远没有被人认识清楚。

  1.依靠中国移动掘金时代终结

  从去年开始,中国移动遇到了一系列原先难以预料的麻烦事。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移动发展业务的思路趋于保守。

  年初还是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的李跃,在其分管内容与中国移动原分管数据业务的副总经理鲁向东做相应调整后,中国移动数据业务发展思路就已经沿着趋于保守的方向迈进了。

  此时,中国移动增值业务的支撑企业,不再像以前那样采取合作分成的模式,而是成为纯粹的支持方,主要以提供相关的服务来获得收入。这种模式与李跃所熟知的传统网络技术支撑企业的模式极其类似,而原先分管数据业务的鲁向东所提倡的合作伙伴模式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调整思路在年初就已经在中国移动的市场部和数据部中加以实施。

  近日,李跃荣升中国移动总经理,无论从中国移动面临的外部环境来看还是从其一贯的操作思路来看,都很有可能将其分管数据部和市场部时的保守思路拓展为中国移动的整体发展策略。

  据此,以往通过与中国移动合作,空中网、灵通网和TOM等实现上市,甚至新浪也在互联网发展危难时期受益于中国移动的数据业务政策。此后,为中国移动提供支撑的神州泰岳也顺利上市。然而,如果中国移动保守思路没有出现重大调整,从现在开始,其孵化上市公司的大门将就此关闭。

  2.无线互联创富大门敞开

  在无线互联时代,与互联网不同,无线互联将在物理承载层和实际应用层之间,增加一层强大的功能层。在功能层的支持下,应用将更加丰富。

  无线互联网的功能层不但可以明确用户的身份,而且可以调用GIS平台,提供计费功能和具有内容展示的多媒体功能等。正是因为无线互联网的功能层将非常强大,使新时期无线互联的产业机会和以往相比显得大不相同。

  虽然中国移动在基础网络支持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在2G、3G乃至4G时代提供的管道,为各种无线互联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中国移动在数据业务发展思路方面的保守,将浇灭欲与之合作的众多无线互联应用企业的热情。因为中国移动一旦彻底关掉数据业务开放合作的大门,其他企业与之合作的机会已经变得很少,要想借此上市更是难上加难。

  迫于这种压力,无线互联产业链将要重新思考如何在没有运营商的日子中生活。正是这种现实的压力,无线互联产业中的各类企业,将会在全新的开放产业环境中组织新产业链。祸福相依,在手机游戏、手机支付、GIS等应用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无线互联产业重构并因此变得更加开放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此时,虽然中国移动等运营商还能够为无线互联产业的发展提供管道支持以及参与相关的应用发展,但是,最关键的是,新的无线互联产业链再也不姓“中国移动”。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