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黄建新:用案例解读IBM Smart IT

  【IT168 评论】以“驱动智慧的地球——驭先机•掌胜局•赢未来”为主题的IBM2009中型企业高峰论坛和中国中型企业成功策略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在专访环节,IBM大中华区工商企业部中小企业群总经理黄建新用生动的企业案例解读了IBM提出的智慧的IT架构,并谏言中型企业如何改善IT基础架构,实现智慧型成长。 
       


图:IBM大中华区工商企业部中小企业群总经理黄建新

  黄建新谈到,IBM针对中型企业的策略方面其实也是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从2003年IBM工商企业部提出易捷系列产品,当时IBM的口号是“做大公司的事,花小公司的钱”,当时谈的是价钱,因为当时很多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IT建设刚刚起步,很多时候他们是在关心产品的价格问题。

  到2005年,中型企业在IT系统架构过程中,并不只是单纯购买一个产品,它们更需要注解决方案。“所以当时易捷也转变想法,除了IBM的产品,还与合作伙伴跟ISV(独立软件开发商)一起做一些行业针对性解决方案给到用户。当时的口号是“有易捷,没难题”,你有什么问题我都可以帮你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07年,IBM发现面向中型企业的IT解决方案绝对不能太复杂,否则中型企业、小型企业无法应付,也无法承担IT人员的成本。“所以2007年我们的口号是‘用简单的办法解决你最棘手的问题’,这比2005年又前进了一步。所以要把解决方案更简单化、模块化,使得中型企业能够很快地使用上。当时用了易捷优势计划,包括我们的产品、合作伙伴、客户体验都在强调这一点。”

  到了2009年,IBM开始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今天,互联网和“物联网”都已经发达起来,成为一个最重要的驱动环节,成为国民经济、生产力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补充。整个IT技术的发展也比预期地要更快。

  “中型企业是不是能够变得智慧、能够真正从它的业务转型,特别是在大的经济环境开始有波动,到现在开始复苏时,企业在这个环境中应该考虑什么问题。2009年,今天的话题是在探讨如何帮助中型企业转型,使得企业变得更智慧。 ” 黄建新认为。

  智慧的IT系统成就智慧型企业

  智慧的IT系统和基础架构是实现智慧地球的必要条件。在智慧地球的大背景下,中型企业必须成长为智慧型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证持续性发展。怎样才能算得上是智慧的企业呢?黄建新从4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阐述。

  他认为,智慧型企业第一必需具有“新锐洞察”的能力。其意思是说,当今天信息已经很爆炸了,所有的数据、信息是非常多的,特别是很多企业发展了这么多年,也已经信息化了,也积攒了很多客户数据、供应商数据、销售数据,这些数据很难整合,需要把这些数据重新整理、重新挖掘,可以提炼出对他们业务决策更有帮助的指导方向。这是使得企业能够更有前瞻性、变得更智慧很重要的方面。

  黄建新说,“新锐洞察主要谈四样东西,包括数据海量,如何提高决策速度,如何把数据做分类,怎么从数据分析做调整。”

  企业如何具备“新锐洞察”的能力,黄建新给出了几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案例。

  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IBM帮他们做的一个事情是把病人的病历系统做了规整,以前每个病人来看病时,他可能今天看内科,明天又看了外科,每个科记录他的档案是完全分开的,整理起来很困难。下次这个人再来看耳鼻科的时候,如何知道他以前在我这个医院看过,有这些病历在这边呢?现在有一个IRMS系统,可以把医院所有病人的病历做统计。还有一些问题这个系统也可以处理,比如一个商人今天可能登记的是张三,明天登记的是张三三,这样我们系统可以自动做排除,可以做到统一的客户病历,每个病人进来都可以有很好的服务。这是在数据分析的情况下做的。

  另外一个案例是重庆的金山科技,大家知道照胃镜是很痛苦的,IBM一起研究了一个OMOM胶囊,吃进去之后,外面穿一个特制的衣服,可以在8小时里拍5万张照片。以前大概需要5小时做的事情,在十来分钟之内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这个数据量很大,5万张照片怎么用?IBM也帮他建立了系统把这些图片和数据规整起来,从而提炼出对这个病人的病的研究有用的信息。

  黄建新谈到,下一步,新锐洞察将会谈到三个事情,信息管理,提升整体的预测能力,这对企业来讲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今天经济环境这么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利用现有的数据预测将来发展的事情,这是非常非常有用的智慧做法。第三是如何参与企业的价值链,企业跟企业间的变革。

  成为智慧型企业第二个特征是,必须能够进行智慧运作。所谓智慧运作是指企业在业务流程、内部组织架构管理、人士、培训、跟供应商、客户的沟通时必须顺畅。对此,黄建新给记者介绍了一个实现了智慧运作的企业的案例:杭州黄龙饭店。

  杭州黄龙饭店是一家很老的饭店,刚刚做了重新的装修改建。IB帮他做的事情是建成中国知名家智慧酒店,所谓的智慧酒店是从客户进门的第一瞬间,酒店就可以知道你究竟是什么时候住过我这个酒店,你曾经喜欢的房间灯光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吃什么菜,房间的温度是什么样的,你进到房间时已经都调好了。同时房间里的电话可以像手机一样拿到外面,这对国外来的客户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你可以告诉国外的朋友只要打这个酒店的这个电话,无论出差到哪里都可以用这个酒店的电话接得到。整个系统运用了很多技术和方法,包括RFID的技术、PDA技术等。包括搭飞机,客人可以在酒店前台就办理行李托运。后面还会谈到跟银行、航空公司、机场、跟电信公司的沟通等等,目前已经在建设中了。这是黄龙饭店如何通过IT信息技术把饭店的流程运作变得更加智慧。

  黄建新谈到,智慧动作下一步要做的是灵活的业务模式,与顾客互联互通,还有动态的业务流程。我的业务流程可以随时根据客户的要求做出改变,这也是整个智能运作其中很大的一部分。用到的技术包括SOA、Web2.0协同工作的软件。

  成为智慧型企业第三个特征是必须具备动态的IT架构。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的积累,很多企业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IT架构,包括上网、内部ERP、办公系统等等。这些系统是不是很灵活?有可能我做一个ERP买了两台服务器,做OA也买了两台服务器,而数据库、硬件都是分开的,以前觉得没所谓,机房里摆了一排机器,不但很难管理,同时也很浪费。因为往往当时在考虑这个系统时要达到最大的余量。特别是银行这样的企业必须要满足峰值的要求,所以余量留的很足,基本上80%的时间里使用率只有20%。这时有很多余量。

  动态架构的意思是说如何把现有企业里现有的计算资源,包括员工每一台PC的服务器、内存、CPU共享起来,使得计算能力在企业内部有一个很好的虚拟环境,使其可以动态地调配。以后增加或者是减少应用,也不需要做太大的改动,就可以很灵活地把所有的计算能力都用起来。当我们虚拟计算能力智能地综合起来,就可以提供更大的效率。对于客户来讲,第一降低成本,第二提高服务的期望,第三使用到很多新兴技术,还要避免很多新的危险跟风险。这就是IBM所提倡的动态IT架构的实质。

  现场采访时,黄建新提到了一家袜业公司梦娜集团使用动态IT架构降低车本的例子。IBM帮该企业做的是把现在的系统,硬件、软件用虚拟的技术管起来。这样形成一个小的“企业云”,使得内部的系统很容易地调配,今天可能需要一个ERP,明天需要一个CRM,不需要额外再买一台很大的服务器来做这件事,这就帮他降低了很多管理风险、拥有成本和提高服务。

  “对于动态架构来讲,核心的是后面的三样,第一,降低成本,第二提高服务,第三降低管理风险。”

  成为智慧型企业第四个特征是具有绿色未来。在当今国家大力强调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如何将企业做得更加绿色。“我们提供的产品,包括排放废水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跟市场更贴近,更节能,我们也有这方面的解决方案。谈到智慧企业需要从以上这四个方面来看,IBM也是从这四个方面考虑的。”

  黄建新用网易的例子来说明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创造绿色发展未来的例子。“大家很清楚网易刚刚拿到了最大的网游——魔兽。网易的邮件系统、网游系统,整个机器机房是非常庞大的,有很多服务器,非常耗能。我们做的事情是用刀片的技术、虚拟架构的技术,把它的系统整合起来,使得它更节能、空间更小,能耗更低。”

  他认为,在绿色发展的课题下,企业需要意识到三个方向的价值:第一是环保的价值,第二更智慧的系统,第三社会变革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适合中型企业实现智慧型成长的方案

  最后,黄建新还向中型企业推荐了IBM的各种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和技术,2009年,IBM提出了四大策略特别针对中型企业。第一,精准的行业洞察,IBM对不同的行业做了很细的细分。举个例子来说,制造业、零售业不但做到大行业的切分,甚至是在制造业里会分电子、食品、轻工、重工企业等等,如果去看这个行业里要什么东西,如何用智慧的理念可以帮它做更好的运作。

  第二,高价值的智慧方案,基于对行业的理解,我们做出很智慧的、高价值的解决方案给中型企业。

  第三,区域化的深入支持,IBM目前在全国有200人的团队专门负责中型企业,遍布全中国26家分公司,每个地方都有我们的人员,可以做到在每个区域都可以跟客户贴的最近,能够跟他们进行很好的沟通。

  最后是创新的、全方位的贴心关怀,IBM与合作合作伙伴结合在一起,可以跟中型企业沟通。

  “虽然说IBM的人很多,但其实到今天已经中国有4300万的中小企业了,无论IBM有多少人都没有办法一一跟他们做对应,唯一的办法是利用我们的合作伙伴,通过他们跟我们的客户做更多的接触。创新、贴心的关怀是说在每个地方、在每个企业隔壁都有一个合作伙伴,你很容易找到他,跟他谈我的企业如何变得更智慧。也是通过很多手段,包括使我们的合作伙伴有这个能力做这件事情。”

  尽管2009 IBM中型企业论坛已经落下帷幕,但留给中小型企业思考的东西有很多,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们的发展方式问题,我们的建设思路问题。中小型企业绝对是各种创新(业务模式,技术等)的主力军,一位专家曾经说过,“技术的进步无论我们如何估计都不会过分”,对中小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样如此。在当前“构建智慧地球,感知中国”的技术背景下,无数的奇思妙想一定会被中小型企业激发出來,引导它们实现更加智慧地成长。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