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BSM在中国 花开正当时

【IT168 专稿】    2009年9月24日,以“新一代IT管理,‘云,动’境界”为主题的BMC中国区用户大会在北京召开。BMC董事长兼全球首席执行官鲍秉辰、BMC全球市场副总裁Vick Vaishnavi、BMC北亚地区总经理苏玉龙等就BSM如何让“IT管理进入基于业务新纪元”,BSM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BSM下一代的方向方向等问题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提起BSM,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疑惑:BSM到底是什么?IT管理和业务服务之间有何关系?

    BSM:IT系统的ERP

    从早期的网络管理、面向IT部件的管理,到系统应用管理、面向业务服务的管理,IT管理技术在10余年间经历了丰富的技术变迁。企业对IT管理的需求从过去的维护稳定转向更高的要求,即向管理要效益。只有将IT管理与业务服务融合,从业务角度管理IT和业务流程优化,才能帮助CIO们找到最优IT管理的实现路径,从而更好地实现业务价值,这也成为IT管理的大势所趋。BSM正是从业务角度管理IT的最有效方法。

    BSM是什么?BMC对它的定义是,支持IT运营的功能完整和统一的平台。BMC董事长兼全球首席执行官鲍秉辰(Bob Beauchamp)这样描述它——BSM就是IT系统的ERP。正如ERP系统将企业应用系统集成,BSM将企业分散的IT系统集合管理起来。

BMC董事长兼全球首席执行官Bob Beauchamp

    过去十年中,我们看到Oracle和SAP等大型软件厂商是如何对IT应用层面进行定义的。而在此之前,由于公司不同部门各自为政,大量开发适用于自己部门的IT应用,比如分别为销售部、人事部、会计部、研发部所开发应用,形成一个个应用孤岛环境。直到SAP开发出集成应用环境,对企业的所有资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由此诞生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系统。

    同样的,把企业IT资源集中起来统一管理,这是BSM最基本的功能。其次当基础设施管理发展到一定程度,造成管理软件分离、IT管理人员混乱等问题同样需要通过BSM来整合各类IT服务管理,通过集中化、流程的管理把人为因素降到最低。再往上,企业业务繁杂,一个业务涉及多个IT系统,BSM的精髓正是把IT管理以自动化形式为用户建立集成的、一体化的管理环境。

BMC全球市场副总裁Vick Vaishnavi和BMC北亚地区总经理苏玉龙接受专访

    IT管理和业务服务之间有何关系?BMC全球市场副总裁万纬科(Vick Vaishnavi)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现在你是某个邮件服务提供商的CEO,很不幸地,你们公司的邮件服务系统今天崩溃了。你现在最关心什么?是邮件服务器的问题还是硬件的问题?是技术设备的问题还是技术管理的问题?都不是!对你来说,最关心的是邮件服务系统能回复吗?多长时间能够恢复?IT部门只需告诉你15分钟之内系统恢复正常使用,而无需具体说明到底是系统的哪一部分技术出现问题。这正是IT管理走向业务服务管理的源动力。

    另一方面,当公司提供的多个应用或服务出现问题,就自然产生先解决哪儿后解决哪个的优先级排序问题。这绝对不是技术可以解决的,比如两台服务器同时故障,应该先修哪一台呢?只有从业务角度,综合判断哪个问题对公司业务影响最大,才能准确进行IT管理优先级排序。比如一台服务器是负责公司应收帐款和的薪水发放,另一台仅会影响一台打印机。很显然,从业务角度很快就知道IT部门应该优先解决什么,以把对业务的影响降到最小。难怪有人称“ IT管理即将进入基于业务新纪元”。

    BSM在中国 花开正当时

    本次大会是BMC公司在中国召开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用户大会。不用太费脑子便可知道,这次大会预示着BMC将对中国市场增大投入,而中国市场也将成为BMC的聚宝盆。在大会上,BMC公布了Gartner所作的一组研究数据。该项研究是针对被调查CIO们选择的工作重点,并按照关注度对其进行排序。2年前,世界经济一度出现快速增长的繁荣景象。但是时隔不久,美国华尔街带来了世界经济的急剧下滑。Gartner将2007年和2009年CIO的工作重心进行对比,发现对于CIO来说,他们工作的重心发生如下变化:“降低IT成本”从2007年的第12位跃居2009年的第2位;“实施IT流程改造”从2007年的并列第12位升至2009年的第5位。由此可见,IT客户在对待IT管理的态度上发生了急剧的改变。

    在当前这个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大多数企业缩减了在IT方面的投入。如何在成本降低的同时,还能为业务提共高质量的支持,给CIO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虚拟化、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也对IT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BSM能够帮助企业从业务角度出发管理IT,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有效提升IT效率,减少基础硬件投资,成为CIO们管理IT并为业务创造价值的最有效解决方案。这正是BSM的意义所在,让IT管理更好地为企业核心价值——业务服务。

    ERP从最初的曲高和寡到现在飞入“寻常人家”,BSM也正经历着同样的过程。业界普遍认为,目前BSM正处于非常好的的发展时期。根据Gartner行业分析数据,我们看到IT管理市场的增速是强劲的。2009年到2010年,整个IT管理市场份额在110到120亿美元左右,2013年将会增长到19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又是整个市场增长态势中最突出的。福布斯全球100强企业中,更多的中国企业跻身其中,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移动等都是全球市值增长很大的企业。随着他们的规模和业务不断扩大,他们的IT架构也随之不断扩大。中国企业需要更好的IT架构来支撑他们业务的扩展。

    IDC高级分析师刘宁蔚也认为:“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BSM解决方案市场在厂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水平,客户需求和接受度以及产业链整合程度等方面逐渐成熟。在技术方面,数据中心自动化管理、CMDB实施路线明晰化、BSM实现对业务交易的监控、BSM对虚拟化和云环境的管理等成为新热点。这些无疑都会为BSM解决方案市场的新一轮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而来自用户的反馈是上面的分析数据和预测是完全一致的。来自一线的用户们表示,如果是在几年之前和他们谈论BSM的概念,他们肯定不会对此表现出非常的兴趣。因为几年前,伴随着电信、银行等行业的数据大集中,正是用户们醉心于建立全新IT系统的时候,他们有着更多、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但是现在不同,面对已建好IT系统的管理难题,再对他们来提BSM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是再恰当不过的时机了。中国市场已经对BSM表现出充分的兴趣,并且已经做好准备去实施这一概念。

    下一代BSM的方向

    BMC董事长兼全球首席执行官鲍秉辰(Bob Beauchamp)被称作“BSM之父”,正是他在2002年率先提出BSM这一概念。BSM发展近6年,对于BSM下一步的发展他有何看法呢?面对IT168记者的这个问题,Bob的回答是:未来将是更加自动、智能的BSM。

    在用户大会上,讲得最多的是BMC对虚拟化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支持。这些支持包括包括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在弹性计算云(Amazon EC2)管理上进行合作,将BSM平台引入对云环境的管理;通过与VMware vCenter服务器集成,运用BSM平台检测VMware VMotion事件,确保在不断变化的虚拟环境中操作的准确性等。

    此外,面对云计算、虚拟化的浪潮,BMC将BSM平台引入对虚拟环境和云环境的管理,发布了一系列针对虚拟化和云计算的管理解决方案,包括BSM for Cloud Computing、BSM for Virtualization等,实现对物理、虚拟和云环境的统一管理,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虚拟环境下高度复杂的IT架构,高效支持业务发展,同时有效控制风险。

    除了对虚拟化和云计算环境支持的加强以外,Bob认为,未来BSM的发展将是鼓舞人心的。现在的BSM只是一个管理平台,未来所有的策略、治理、流程都将被放到BSM中实施。根据企业需求的不同,要达到的目标不同,到底是通过外部云,还是通过实体机器来实现,都有管理规则、管理权限来决定。客户的需求被装载到BSM的管理规则中,从客户提出服务需求,到他了解可提供服务的具体情况,直到服务实现产生报告,整个过程都是没有人工参与的自动流程,就好象一个智能机器人在管理着整个IT部门。把管理规则纳入BSM判断,然后自动化执行,这就是下一代BSM的方向:一个智能型和自动化的BSM。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