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视图显示了hello.c的有两个函数,DisplayLocalTime()和WinMain(),在刚才那次测试运行中被调用的次数和代码行覆盖率。用鼠标双击函数名可以将视图切换到代码窗口,如图(3)所示:

图3. 运行结果的“Source Code”视图
代码视图中被标记为蓝色的代码是刚才这次测试走过的代码,被标记为红色的代码表示这次测试没有走过的代码。如果想了解每个函数的具体情况,可以点击工具栏的“Function List”图标,图(4)就是本例中的函数列表,包括函数被调用的次数,总的代码行数,被测试过的行数以及代码覆盖率。

图4. Function List 显示
有时候一次测试通常不能覆盖所有的代码,以上面的hello.exe为例,WinMain()函数的一个分支就没有走到,PureCoverage充分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它能够记录每一次测试结果,并提供了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和合并的功能。下面我们再Run一下hello.exe,这次选择不看当前时间,使程序走过WinMain()函数的另一个流程。此时PureCoverage右边的“Navigator”窗口就记录下了对hello.exe的两次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查看Navigator窗口
在Navigator窗口上用鼠标双击第二次测试的结果条目,就可以在右边看到这次测试的详细信息,如图(6)所示,这次测试Missing了DisplayLocalTime()函数,只走过了WinMain()函数的else分支。

图6. 第二次测试结果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