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如何在信息化项目中进行项目范围管理

    三、项目范围控制要素分析:

    1.项目范围定义的依据

    1.1关键业务需求

    企业在定义其项目实施范围时,要注意紧紧围绕着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核心业务,以内部价值链为主线,而非全部业务,一应俱全。实施信息系统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内部管理效率,因此我们要定位在能够为企业的效益和效率产生最大价值的方面,而不是涵盖企业的全部业务。要避免出现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

    2.项目范围控制要素

    一般来说,在启动项目初期,业主就应该提出一个比较稳定的项目范围,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一个牢固的前提和框架,同时也是为后期的项目管理划出一个明晰的“圈”,所有项目活动的开展,包括项目成本、质量和时间的控制也应该在此范围内进行。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个“圈”的边界有可能会出现模糊、扩大的现象,甚至这些扩大和模糊的部分给项目带来风险。我们从下图看:

 

 

 

 

    如果项目范围即既定的的面积S不变,C、Q、T就可以在一个固定的S的边界限制下给出一个约束的关系模型。但是,如果S的值并不是固定,就如上图所示出现边界模糊或者向外扩展时, C、Q、T就失去可依赖的边界限制,其之间的约束关系就会变得复杂。因此,我们在对项目范围进行控制时,一是要保证项目初期的S是准确可靠的,尽量减少边界的模糊性;二是要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S的稳定,尽量避免扩大化,或是说让扩大化受到合理的控制。

    2.1内部价值链

    项目预算——项目拆分及概算分摊——项目合同——订单——采购——库存——材料发放——合同支付——成本归集

    可以看出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构成了企业内部的核心业务,因此,我们在定义项目范围的时候就可以贯穿着这个价值链,把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定义成具体的项目需求和范围,并且遵循一个闭环的原则来进行描述,如下述对项目预算范围定义中,从预算编制开始到预算回归分析,接着又进行预算编制,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通过上述的定义,我们就可以为价值链定义出多个闭环,而每个闭环将构成一个整体的闭环,同时也构成项目范围的边界。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