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校内更名人人 陈一舟致信用户

【IT168 业界资讯】

    8月4日,千橡集团正式宣布,将公司旗下SNS(社交)网站“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新域名www.renren.com正式开通,证实了近日业界关于校内网的传闻。这意味着原有的将用户定位在在校学生的“校内”品牌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将要面对用户范围更广的“人人网”品牌。

    更名只为战略调整?

    千橡集团CEO陈一舟就更名一事向校内用户致信,简述了校内网近四年的发展历程与理念。陈一舟表示,随着大学生用户加入上班一族和大部分中国网民开始接受Web2.0,校内这个曾经让千万大学生无比喜欢爱戴的名称,逐渐成为限制校内网发展的瓶颈。

    陈一舟解释,经过员工讨论,征询专家、品牌管理公司的意见,“为了给校内网带来一个更长远、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们需要割舍对校内品牌的依恋之情,去积极的、勇敢的创造一个更伟大、更具延展性的新品牌,一个广大用户心目中的至爱品牌。”

    相比于“官方解释”,坊间近日更多传言是,校内网将被迫关闭。至于校内网为何关闭,有两个系列事件可以参考:一是2005年春,全国各大知名校园BBS(一塌糊涂、水木清华、南大小百合等)被永久关闭或者遭遇调整;二是自去年下半年整顿互联网低俗之风的行动开始,到绿坝事件,再到最近的“集体技术维护”,国内各大社交、媒体网站大多遭到不同程度的调整,甚至被直接关闭。

    单就校内网本身,年初因“群组”栏目存在“大量低俗内容”被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点名批评。前不久又其运营的网页游戏“古惑仔”,被文化部定为非法“黑帮”网游,而被勒令关闭。

    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究竟是主动转型还是被动调整,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还很难判断。虽然有望打破“校内网”原有的用户范畴,但更名后“人人网”的定位势必不如校内网清晰,发展起来也有难度。对此质疑,陈一舟坦言,人人网的早期用户将依然以大学生和白领为主,通过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持续改进,人人网的用户群将没有太大限制。

    此次“更名”对陈一舟、千橡集团、投资方软银以及所有校内网用户来说,从短期看,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或打击,面对一个更加未知的未来,压力与迷茫是少不了的。

    再次引燃市场战火

    资料显示,校内网于05年12月由王兴创办成立,于2006年10月被千橡集团以200万美元收购。此后,千橡集团将其与旗下校园社区5Q进行整合。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校内网稳定发展,积累了上千万的学生用户。

    截至2008年11月数据,校内网已拥有2200所大学、500家公司和80所高中,日PV流量超过2.5亿,日登陆人次980万。并拥有Blog、群、即时通讯、相册等丰富功能,成为业界最有影响力的社交网站之一。此次更名无疑是一个大胆的举动。

    成立于2000年的分类信息网站“人人网”在2005年被陈一舟收于旗下,2007年4月又被陈一舟以“分类信息需求还不够,现在做的都是泡沫”为由,强行关闭。此次陈一舟突然决定再次启用“人人网”,让已关闭两年的“人人网”,突然奇迹般“复活”。

    从2008年开始,开心网(kaixin001.com)凭借独特的营销和产品迅速崛起,成为SNS市场和互联网市场的一匹黑马,对校内网形成严峻挑战。在巨大的市场前景面前,搜狐、腾讯及新浪等传统门户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SNS产品,从而加剧这一市场的争夺。

    此外,千橡互动集团旗下,还有另一家专注于SNS的社交网站开心网(kaixin.com)。如果按照此次更名后的新战略,“开心网”的用户群将和“人人网”高度重合。对此,陈一舟表示:“‘人人网’和‘开心网’的用户群都不够庞大,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人人网’将更专注沟通,而‘开心网’则是娱乐。”

    据业内资深人士推测,此次校内网更换品牌符合互联网整合用户的整体趋势,但其未来很可能将“人人网”和“开心网”合并。但对此推测,陈一舟给予了坚决否认。综上,校内网的此次更名,无疑将再次挑起这个市场的战火。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