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使用Cpk指数度量过程能力
在使用Cpk指数进行过程能力度量时,我们将相对于均值的3s标准偏差改为传统做法中的1s标准偏差。基线的上限和下限控制条件也根据1s标准偏差来建立。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如何开展对检测过程的度量。
6.1Cpk目标
本文对于Cpk和Cp指数的导出不作详细讨论,但我们将介绍一下Cpk和Cp指数能够反映过程能力的哪些情况。Cp指数反映的是当指定的规范或基线与实际过程相同时过程所具有的潜在能力,而Cpk指数则反映了在综合考虑过程的潜在Cp和不同的均值之后所具有的实际过程能力。
下表列出了与不同的Cp值相当的s值。
下表展示了针对不同k值的一种定级标准,该标准由Fon K.C.(参考文献[1])所建立,并在Measuring Process Capability(参考文献[2])一文中进行了描述。
有了上面两个表格,Cpk和Cp以及k指数中的每个过程参数都可以独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分析k指数来决定某项工作是否应该做为核心工作来开展,也可以通过集中分析Cp指数来决定是否应该减少对过程的变更。
较大的1-k值(即较小的k值)和较大的Cp指数是比较受欢迎的,因为这样两者的乘积可以得出比较大的Cpk指数。
Cpk指数具有Davis R. Bothe(参考文献[2])所描述的如下各种定级结果:
Cpk<1表示过程没有达到执行能力的最低标准
Cpk =1表示过程恰好达到最低要求
Cpk >1表示过程超过了预定的最低标准
7、 对缺陷密集度的Cpk分析
我们给出了几个项目在不同过程阶段的缺陷密集度的度量,并使用Cpk指数对其进行分析来评定其过程能力,同时与所设定的基线指定界限进行比较。
分析的结果总结如下: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定量化识别过程的3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