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统一配置服务 成功管理分布开发

【IT168 专稿】

    发展迅速、成本不断上升以及不期而至的工作量突升,这一切使IT管理人员疲于奔波。许多公司希望能够快速部署新服务和应用程序,却已无力支付高昂的能源和不动产成本,并且无力应对因服务器无序造成的复杂局面。为增强业务灵活性,各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虚拟化技术,期望借此技术能够更好地利用手中的计算资源。

    虚拟化技术有多种解决方案,主要包括IBM System p服务器高级虚拟化解决方案,以及Sun推出的UltraSPARC + Sun Fire Server并使用带有容器技术的Solaris 10操作系统的虚拟化解决方案。

    IBM ClearCase/ClearQuest借助以上虚拟化解决方案搭建一个虚拟软件配置中心,将ClearCase/ClearQuest不同服务器集中在一个物理实体中,为企业级软件开发团队提供统一的软件配置服务,成功的管理分布地域的开发。

    为了描述方便,在后文中统一将ClearCase简称为CC,将ClearQuest简称为CQ。

    1. 虚拟数据中心简介

    1.1 IBM p5服务器逻辑分区(LPAR)

    IBM的p5系统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允许在一台物理的服务器上同时运行多套不同的操作系统,每个操作系统及其所使用的资源定义文件就组成了一个逻辑分区,也叫LPAR。

    IBM的p5系统服务器不仅能够将硬件逻辑地划分为多个LPARs,而且还提供了在分区正常运行时动态添加、删除或在分区之间移动资源的能力。可以对正在运行的分区添加或删除CPU、内存,而不必首先关闭该LPAR。动态逻辑分区(DLPAR)为计算环境提供了大量的灵活性。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以通过将硬件资源移动到需要的地方而不中断对LPAR的服务作出反应。

    每个LPAR包含自己的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可以是AIX、Linux或i5/OS。

    1.2 Sun Solaris容器技术

    Solaris 10操作系统是Sun公司虚拟化战略的基石,它具有跨平台的能力和系统分区功能(Solaris Containers)。Solaris Containers有资源管理器和Solaris Zones软件分区技术两个组成部分。这两个组件分别代表该容器能够实现的两种不同的功能,两者协同工作可以创建完整的容器环境。利用资源管理器可以根据Zone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变化来动态分配系统资源。Zone软件分区技术提供从应用程序到平台资源的虚拟映射,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使应用程序组件彼此隔离,互不影响。

    Solaris Zones软件分区技术属于操作系统分区类的解决方案,它提供虚拟操作系统服务,对用户和应用而言就像不同的Solaris实例一样。这种架构隔离了进程,隐藏了底层的平台,使必须运行在不同物理系统上的多种应用能够共存在同一台机器上的不同的Zone里。

    Solaris 10操作系统支持两种类型的Zone:Global Zone(全局Zone)和Non-Global Zone(非全局Zone)。

    · Global Zone

    每个Solaris 10系统都有一个Global Zone。Global Zone是系统的缺省Zone,同时也是用来执行系统管理控制的默认Zone。只有在Global Zone里才能够对非全局Zone进行配置、安装、管理或反安装。如果全局管理员没有创建任何非全局Zone,所有的进程都运行在Global Zone中。

    · Non-Global Zone

    非全局Zone包含一个已安装的完整Solaris操作系统软件包的子集,也能包含从全局Zone共享的Solaris软件包以及其他的已安装的非共享的软件包。在非全局Zone中不会意识到其他任何Zone的存在,它无法安装、管理与反安装任何其他非全局Zone。

    1.3 虚拟数据中心的优势

    ·集中管理服务器资源,降低管理费用:服务可以更安全地部署在较少的服务器上,通过减少操作系统实例及相关软件的许可证费用,从而减少了管理的复杂性和成本。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动态资源再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让闲置的资源转移到其他容器所需的位置。

    图 1  虚拟数据中心的实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