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杨大川:未来BI重点回归客户端

【SQL Server商业解决方案成功之道系列报道】

  【IT168 专稿】
在现今数据的世界里,公司要获得成功和不断发展,首先就需要定位主要的数据趋势。商业智能(BI)作为大多数公司投资的关键领域和对于公司所有层面的用户来说是一个无价的信息源。08年初微软发布的SQL Server 2008是一个重大的产品版本,它推出了许多新的特性和关键的改进,使得它成为至今为止的最强大和最全面的SQL Server版本。

  第二篇:徐世武:体现用户价值 做BI市场的赢家
  第三篇: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软件BI之争 谁将胜出?

  在商业智能方面,SQL Server 2008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平台,当用户需要时就可以为其提供智能化,充分满足数据爆炸和下一代数据驱动应用程序的需求。那在企业当中究竟有什么样的实际应用呢?这些应用是否帮助企业更高效?为此,IT168记者走访了迈思奇公司,看看他们是如何运作,如何营收的。


北京迈思奇科技有限公司(MineSage)CTO、董事长 杨大川先生

  IT168记者:我想问您一下,咱们现在市场竞争也很激烈,很多人都看出来这个市场的先机,还有一些很好的趋势,并且对客户也做出了快速反应的需求,在BI方面,微软为什么会选择您这个公司呢?您在什么样的机缘下跟微软合作的?
  
  杨大川:我五年级就开始接触计算机,那时候还是苹果机,包括大学学计算机,毕业以后到美国,我96年到2002年在美国念书,然后在硅谷工作,当时做了很多跟BI相关的东西。当时很多企业每天有很多的广告,怎么样做一些客户的分析,针对什么样的客户做什么样的广告,对于企业非常重要。我在美国工作时间比较长,在一些学术会议上,包括IT会议上认识很多人。
   
  我从美国回来以后真正做公司是2003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创业的时候,是经过硅谷的泡沫破灭以后,在泡沫时期,很多人从国外融资回来,但那时候我们基本属于白手起家,一开始就是20万人民币做的这个公司,那时候用的比较传统的方式慢慢在发展。当时就我一个人。因为BI,一方面我比较了解,有兴趣,另外一方面,我看到中国很多信息化建设,像ERP、物流的都有很多人在做,这时候做一个类似的企业管理软件,也可以接点项目赚点钱,但是长远来看,没有很强竞争力。
 
  当时中国的情况有非常多的企业,特别是大的企业,政府部门,经过这么多年IT建设,积累了一些数据,企业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把积累的数据真正转化成信息,BI要做的事就是把数据变成信息。当时我国在2003年底的时候知道BI的词的人不是非常多,但企业确实有这个需求,有的企业不知道这个词,但希望有个更有效的报表,数据量很大的时候进行数据挖掘。当时我觉得创业公司一定要选择前景很大的方向,而且目前没有人来做,因为你是一个小公司,如果很多人都来做,你去做就不可能赚钱,这就是我选择BI的原因。
   
  为什么选择微软的BI呢?其实好的BI产品非常多,虽然我们个别项目也选Oracle,或者其它的软件平台 。,从我的技术背景来说,我在硅谷的时候用JAVA的技术,我在去硅谷之前在大学的时候是学微软的东西,我对技术、产品、路线没有特别强的偏见。我理解数据库的产品,或者BI的产品,就好比说微软是刀,Oracle是箭,IBM是长矛,哪个武器好,关键是你如何应用,其实刀、箭和矛都是好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今天为止经过很多数据库和BI厂商产业的整合,一些公司因为规模小,公司产品不好,被淘汰掉。能活在今天的产品,我们说不好,就是外行话了,微软的,IBM的,Oracle,还有被收购的产品,海波龙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产品,因为企业BI的需求都是很古怪的需求,通常不仅数据量大,而且超级复杂,不同的产品有细微的差别,产品特性适应这个需求,另外一个产品适应这个需求,95%甚至98%的以上BI的产品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与你选择的产品好坏无关,关键是你能把这个东西用好,用对了。

  比如举个例子,有一个人说微软的服务器怎么这么差?后来我把这个系统优化了,改了一个数值,建立一个索引,原来要4、5分钟查的东西,现在1秒就出来了。问题不是微软的不好,关键是你会用。

  当时我们选择微软的产品的原因在于,第一是我们不开发核心的产品,没有跟微软竞争。
 
  第二,我觉得真正国外的产品,国内的客户也用不起来,它能不能用好,关键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做什么事情,而不是简单做什么产品。中国的客户比较欠缺在于,中国相对来说客户体验不那么成熟,很多客户想哪个产品便宜,性价比好,或者通过微软的,Oracle,其他厂商跟他讲好。其实更多人忽略了什么产品如何实施得很好。

  所以我们第一要做BI,第二我们要做BI的解决方案,不是简单的代理产品。当这个方向定好之后,我们现在要选择的是,要做BI的解决方案,我们选择哪款产品,第三点在于客户,他们只要有BI需求,我们能很快实现做好。原因是你要有一个特别好的发展,你要仔细钻研产品,所以这时候我们要先选择一款产品,可以解决客户的问题。这是当时的思路。最后就到了是选微软的,还是选Oracle,这个现在来看也没有非常明确的原因,也是因为机缘巧合,跟微软的一些经理聊了聊,觉得不错,就选一个。
 
  今天来看选微软来说,至少不是个错误,是不是选Oracle更好,我不敢说,但是选微软的产品,是因为我们看到它不少的软件,因为微软的产品不管是针对大型企业,还是中型企业,甚至小型企业,部署非常容易,上手非常快,包括它的性价比,面对金融风暴、金融危机,企业不愿意花大价钱买贵的产品,更能解决成本的问题。
 
  现在的情况来看,凭微软BI的性价比来说,凭它易于部署和安装,易于使用来说,而且在微软维护上比较方便,有些产品维护是很复杂的,本身产品价格也比较高,但维护一个项目,需要四五个人,微软的BI就一两个人就可以满足需求了。

  IT168记者: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您自己感觉非常好的、优秀的解决方案?
  
  杨大川:其实优秀的项目是非常多的,而且这些做BI项目客户数据是非常非常巨大的,而且做BI项目都是海量数据,客户的信息可能不方便透露,但可以说一些项目的内容。我们做的比较好的有一个国际性的大网站,这个大网站已经超过任何一个中国的网站,是一个互联网公司。
 
  你可以想象每天上网,像搜狐、新浪,国外上雅虎、Google,上网都会点击新闻,然后搜索,这个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对于网站来说,它的用户是千万级的用户,是上亿的用户。这个网站有上亿的注册用户,上亿的网民的时候,每人每天都要点几下,就形成了大量的数据,这时候互联网站想把业务做得更好,就需要一个非常好的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把数据收集起来,清洗一遍,然后发现用户对这个感兴趣,对其他的频道感不感兴趣,看这个汽车频道的,是不是对媒体频道也感兴趣,这时候就需要数据分析了。
 
  互联网也做类似的分区。这个BI项目对全世界来说都是非常庞大的项目之一,能够跟这种级别的项目相比,估计可能只有电信,用手机发短信的数据量,包括银行的数据量也没有这么大。你可能不会每天去银行,但你每天都会上网看新闻。
  
  IT168记者:这个产品用的是SQL Server产品吗?

  杨大川:这个产品本身搜集数据的数据仓库基本上是SQL Server,是我们自己做的成熟的数据库。因为这种数据库不用做任何的修改和删除,都是日志记录,需要在大量的数据上挖掘东西。这个数据量每天的增量至少是4个TB,在进行预处理之后,做一些报表,挖掘出一些东西,在清洗的基础上来做,。

  IT168记者:海量数据处理属于技术方面,业务方面有何优势?

  杨大川:从业务角度来看,还有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行为分析是对用户的行为做有目标的分析,包括手机,我在上海也给手机客户做互联分析,比如说诺基亚之类的,它的短信频道,或者手机网络,用户行为,这些都要分析。

  上海中远地产这个案例,是我们几年以前帮他们做的,这个就是分析房地产,比如说二手房,房地产中介公司,包括房屋价格变化,以及业务人员业绩考核情况,当时这个项目的背景,是因为通常,在微软数据库产品发布之前,产品需要真正在客户处部署实施,以从第一线收集到最有用的反馈,这在微软称为TAP计划。

  在几年以前SQL Server 2005,最近是SQL Server 2008版本, TAP对客户的要求是,第一客户要非常有名,第二项目要做的很漂亮,。SQL Server 2005在全世界有30多个加入TAP的客户,其中两个是中国的,这两个一个是新浪网络分析,一个是中远房地产。SQL Server 2008有一个大的样板客户,就是天狮集团。

  IT168记者: 您认为公司的优势在哪里?

  杨大川:我们的优势就是在微软的平台上,微软的平台在中国规模是很大的,是不是最大的,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微软便宜,用的客户数量最大,而且微软也有盗版。我还是很看好微软的BI产品,它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使用它的企业数量来说是都是最高的产品之一。

  只要是在微软的BI平台上,我们在中国一定是最好的BI解决方案提供商。你现在看到的微软的新产品发布,微软本身实施的项目,很多都是由我们做为咨询并联合开发与实施的。  我觉得我得成功主要还是一个预见性,因为2003年我在大家还不懂BI概念的时候,就做BI了,那时候做BI的非常少,没有几家,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到现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几家,我们一直在坚持,我们做了五六年的时间,这块是我们最大的优势,积累了在微软平台上很多项目的实施经验。

  IT168记者:既然您在中国来说这个企业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对客户来讲,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怎么来挑选,就像您刚才说的,可能有很多产品,需要看哪些方面?

  杨大川:我们目前只做BI,从BI的角度来说,如果我推荐产品,我很客观的来说,一是性价比,性能和价格,二是安装部署非常快,非常容易部署,三是维护起来比较容易,这是产品主要的优点。
  但是你买了微软的产品是不是就一定用的好。有的客户有误区,比如一个客户钱不多,买一个比较便宜的产品,我买微软的产品,另外一个客户买一个贵的BI产品,价格差三倍。

  买贵产品的客户项目实施费用也就更多一些,因为我的产品贵。但这个思路其实是不对的,因为产品价格有厂商定价,软件也有知识产权,但是从项目实施来讲,客户不管花多少钱买产品,不管是高端的,还是低端的,从实施来说是一样的。
   
  这方面我们不断跟客户说,客户有时候觉得微软的产品比IBM产品的便宜,实施是不是也便宜一点。我说是两码事,实施都是一样的。

  IT168记者:客户对微软产品和其他产品的认可程度,有什么样的差异和区别?

  杨大川:我目前接触的客户对微软的BI认可度比较高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讲BI,关于BI的架构图,我给你看一眼。一说你就明白,用户本身有很多的业务数据,比如说销售的,财务的数据,用的是SQL Server的数据库,生产数据用的是Oracle,库存用的是IBM的,我们想做一个BI项目,BI项目是分析你的历史数据,BI不会影响你原有的系统,你原来用什么都可以。

  BI就相当于一个加工的机器,这个机器把你的数据都导入过来,然后做一些处理,这时候你原先用的Oracle,根本不受影响。从某种角度来说,客户并不是都用微软的产品,相当多的产品基础数据库用的是Oracle,或者IBM的,或者是其他的数据,对BI来讲都可以做BI的数据库。对于这个来说,我们不说100%是微软技术,但是在BI分析技术里面还是微软的。

  我们也会自己找客户,BI来说都围绕微软平台,这也是我们的优势。

  IT168记者:公司下一阶段的挑战是什么?有没有新的突破?

  杨大川:现在其实对业务平台来讲,扩展得更多的就是BI系统,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但现在不是时机,我们发展到更多的产品,优点就是我们的市场会更大一些,但缺点在别的平台的企业也会做的非常好。我们还是基于微软平台,微软的平台有金融的,有电信的,有制造业,零售业、互联网行业都有,初期的时候大家都不会BI的时候没关系,你只要技术好就可以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了,有一些很强劲的竞争对手逐渐浮现出来。

  下一步再发展:

  第一,我们有几个主打的行业,我们经过这么多年项目实施,在很多行业积累的很多的经验,这时候从水平做垂直行业。

  第二,微软的产品非常多,我先做数据库,从BI来讲,有数据库了,有数据挖掘了,还缺什么,我们缺的不是BI的后端,后端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缺的是BI的报表出来了,我们怎么样更好的展示。这方面还需要完全自有知识产权,对于这部分我们还做了一个产品,我建议你去看看。

  IT168记者:您认为SQL Server以及商业智能的发展趋势的什么?

  杨大川:SQL Server可能要更好,但我相信BI是微软公司战略上很重要的一块,它一定会随着大家对BI的需求不断的改进。对BI的商业智能的趋势来说,刚才我演示客户端的设备,也是另外一个预见性,在2003年的我们选择了BI这个方向,今天为止,我们看到了很多企业,发现他们的前端搜集到信息,但是信息怎么展现给企业决策者,这是一个很大得成功。

  往往说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做特别好的报表,报表无法第一时间让决策者看到,这个月开会了,大家看一下这个月的报表,那时候其实已经失去了BI的价值。BI就是迅速把数据变成信息。这时候我想有一个短期的趋势,好比说03年我们讲课,跟客户介绍的时候,说过去这么多年,2000年到2003年做了很多数据的积累,现在要把这些数据挖掘成信息。
 
  现在我要说的,过去这么多年,通过BI已经把数据变成信息了,但信息放在这儿,大家还是没有人看到,未来几年的趋势就是让客户的报表及时展现。包括微软的DPI,专门就是展示的,每个业务关键数据都可以看到,然后数据分析。各个厂商都会有一些新的产品,都是在后端。

  后记

  采访结束后,杨大川先生亲自为记者演示了BI客户端。在一个大屏幕上支持多点触摸,可以做多点、上延、下延分析。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一些客户用此企业方案,如无锡政府用了其中的政务智能。政府关注的税收、经济、税收分析,通过这个客户端轻触几下就可以了解到某个行业的税收情况。除此之外,微软(中国)大厦有一个历史墙也采用了该技术。

  在早期PC机功能尚弱的年代,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强大,客户端只能做很少的事情。随着PC机功能逐渐强大,桌面系统的应用变得丰富,三层结构逐步取代C/S结构,Web应用大行其道,因为其“零客户端”的部署而备受宠爱;最近几年, AJAX技术的出现,应用计算似乎又重新偏向客户端。多点触摸技术的出现,又会将前端展现推向新高潮。

  在整个软件体系的变迁中,BI产品的前端也跟随这个大趋势。如今,几乎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Web应用,甚至有些产品出现了将所有的应用前端都转成Web界面的趋势。在未来,有了BI客户端,对于决策者,他们可以简单、快捷地看到结果;对于分析师、系统设计师,功能丰富的客户端体验,方便地操纵数据,可以快速定制报表提供给决策者。到那时,BI客户端将一统江湖。

  什么是商业智能?

  商业智能,又称商务智能,英文为Business Intelligence,简写为BI。

  商业智能是对商业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过程,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洞察力(insight),促使他们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商业智能一般由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商业智能的实现涉及到软件、硬件、咨询服务及应用,其基本体系结构包括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三个部分。

  因此,把商业智能看成是一种解决方案应该比较恰当。商业智能的关键是从许多来自不同的企业运作系统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并进行清理,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然后经过抽取(Extraction)、转换(Transformation)和装载(Load),即ETL过程,合并到一个企业级的数据仓库里,从而得到企业数据的一个全局视图,在此基础上利用合适的查询和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OLAP工具等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时信息变为辅助决策的知识),最后将知识呈现给管理者,为管理者的决策过程提供支持。

  杨大川的个人简历



  杨大川,北京迈思奇科技有限公司(MineSage)CTO、董事长。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计算机系硕士,在美国硅谷多年从事尖端的IT工作。曾任Brightinfo 公司高级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 Annuncio Software 首席工程师,部门主管; BrightSage 系统师。2002年归国后,深圳招商迪辰系统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产品研发部总经理,主管研发中国知名套大型物流软件平台DAP (Dichain Application System)。目前还兼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微软亚洲研究院教师联盟专家会员,美中科协技术顾问。并于2004年获得微软最有价值专家称号。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