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配置管理的主要活动

  七、确定配置结构:

  确定IT基础架构的配置结构,由此识别和记录各CI关系。

  八、确定CI命名规则:

  配置管理应建立所有CI和控制形式(如RFCs)的命名规则。规则应考虑CI名称的延续性,易记性可扩展性。

  九、配置项控制:

  指在正式建立配置文档后对CI变更进行控制的各种活动,包括对变更的评价、协调、批准或否决等活动。
  确保CMDB中只记录那些得到批准和可识别的CI,确保CI的增加,修改,替换,删除是根据适当的控制文档进行的。
  具体的活动有:

  1.注册新CI及其版本
  2.更新CI
  3.许可证管理
  4.撤消或删除CI时将相关记录存档
  5.保护各种CI的完整性
  6.定期检查CI以确保CI是否实际存在及是否合规,并更新CMDB。

  十、配置状态报告:

  针对所有受控CI的当前版本和变更记录定期制作配置状态报告。
  通过状态报告,配置管理人员就可以了解CI以前,当前及计划的状态,可以跟踪基准线和发布版本之间的变动情况。
  内容:

  1.基准线和发布标识符
  2.为构建系统或应用所使用的软件的最新版本
  3.对系统进行的变更次数
  4.基准线和发布版本的数量
  5.CI的使用和变动情况
  6.对基准线和发布版本的比较结果

  十一、配置审验:

  配置管理人员对CI和CMDB进行审验,确保CMDB中的配置信息能真实反映IT基础架构中CI的存在和变更情况。
  审验的时机:

  1.实施新的CMDB后
  2.对IT基础架构实施重大变更前后
  3.在一项软件发布和安装被导入实际动作环境之前
  4.灾难恢复后或事故恢复正常后
  5.发现未经授权的CI后
  6.任何其他必须的时候(等于没说)

  提示:一些常规的配置审验操作可由审计软件完成。但审计软件即使发现不一致,也禁止自动更新CMDB,必须由有关小组调查后再更新。

  十二、CMDB备份、存档和保管:

  为了应付灾难的发生,建议将CMDB备份到一个较偏远的地方。
  备份频率和保管政策需根据IT基础架构的规模和变动情况来确定。

  问题:
  配置基准线在技术上如何实现呢?《指南》中没有进一步阐述,但这才是很关键的地方。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似乎和CC一类的版本管理工具实现原理类似? 不知道HP有没有这方面的实践?

0
相关文章